
“春天不播種,夏天就不生長,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嘗?!?/p>
我想,畫畫也是這樣,有量變才有質變,有思考才會得以進步。在匆忙的歲月里,想到詩和遠方,對比理想與現實,生活需要斷舍離才會越來越幸福。
畫畫需要付出努力、汗水和堅持。畫畫這件事堅持很難,卻是我迄今為止堅持了最久的一件事情。一直以來都覺得學習中國畫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美麗的錯誤,但是現在對我來說卻是我做得最正確的一個選擇。上大學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考大學會選擇中國畫這個專業,因為一開始喜歡的專業是室內設計,雖然已經想不起為什么會喜歡室內設計了,但是每每想起來總會讓我有一種幸福的感覺?;蛟S冥冥之中早有定數,當年藝考的時候,我考純藝的入圍分數比設計的入圍分數高出了許多,因此經過深思熟慮后最終選擇了中國畫這個專業。由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漸漸地也喜歡上了這個專業,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下了很大的苦功,陸陸續續地創作了一些作品。

隨著多年的一點點積累,國畫筆墨所承載的文化內涵讓它在我心中的分量越來越重。畫畫成為了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已經不單純只是畫畫,更是一種情感的表達與抒發。很多時候畫畫都需要良好的狀態,狀態好,畫畫便可以一氣呵成,就算連續畫幾個小時也在狀態里;狀態不好,就需要停下來認真思考接下來該怎么畫,不然繼續畫下去的話腦子會一片空白,一不小心還會毀了一幅作品。畫畫有時候也需要打個岔,以分散自己對畫畫的倦意或是打破自己繪畫技法的慣性。這個時候,我會選擇練練字,或者放一些抒情的音樂來聽聽,就好像給電視換一個頻道。有時候畫畫也會沒頭沒腦的,也不清楚自己想要表達的是什么,只是習慣了每天畫幾筆,不然就會渾身難受,手感生疏。我喜歡利用業余的時間畫一些小品畫,很喜歡這種狀態,也特別放松,不像畫大創作那樣累且費腦,隨心所欲地畫上幾張,總能在其中選出一張稍微滿意的作品來。
近年來,在美術事業的高速發展下,中國人物畫得以發展迅速,創作水平和鑒賞水平不斷提高,而“少數民族題材”也已經成為藝術家們獨具特色的創作素材。我從小生活在廣西,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少數民族題材中國人物畫創作,并且創作了一批具有少數民族特色與文化內涵的作品,如《德峨跳坡節》《瑤族婚禮進行時》《瑤鄉人家》《瑤鄉圩日》《侗族喬遷之喜》《大明遺風·大漢族系列》《德峨圩日》等作品。在這個新舊文化不斷交替,文化趨向多元化的大環境的影響下,我的創作更多的是以少數民族的勞作、趕圩、節慶等生活場景為主要題材,在主題上表現了少數民族的人文風光和自然特色。
讀研期間,我時常跟隨導師前往少數民族聚居地采風寫生,深入到少數民族的生活當中,與少數民族同胞同吃同住,共同生活,因此對少數民族同胞及其聚居地有著獨特的個人情感。在創作時通過細致地觀察少數民族同胞真實的生存狀態,以少數民族原始的生活為主要素材進行中國人物畫創作。同時,利用傳統的筆墨勾勒出少數民族的民族特色和精神面貌,從不同的角度去表現少數民族鮮明的時代特征與鄉土氣息,以及中國少數民族傳統繪畫的文化精神。
進入21世紀以來,在文化背景的變化下,關于美術創作的觀念也隨之發生變化,少數民族題材美術創作開始面臨困境,那么在當代文化語境下的少數民族題材美術創作應該以什么樣的形態發展?這是當代藝術家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也是我現在碰到的一個難題。如何超越自己,提升藝術修養,打破自身創作的慣性?這都是值得我去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除了少數民族題材的創作之外,我還創作一系列表現環衛工人題材的作品,如《城市美容師系列》《最美倩影》《午間小憩》《美麗家園》《回歸新面貌》等作品。其內容主要是通過水墨的形式和明朗的色彩來表現環衛工人形象,將環衛工人形象轉變為水墨在中國人物畫上的表達,從而突出環衛工人的造型特點。同時,在技法上,從傳統的水墨人物畫的新語境向新筆墨的過渡,進行藝術的進一步提升。作品大部分是圍繞環衛工人的日常生活:清晨工作、街邊進餐、午間小憩、收工回家等場景展開創作。希望全社會能夠傳遞正能量,并借此機會引發全社會對環衛工人和環衛事業的尊重、理解、關心和支持,傳承與贊揚他們這種吃苦耐勞、勤勞勇敢、樂觀向上的優秀品質。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來勢洶洶。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藝術家們紛紛拿起手中的畫筆投入到這次戰疫中,我也不例外。由于無法奔赴前線進行現場寫生,又不想簡單地像照相機一樣做一個呆板的復制工和搬運工,因此,我在創作的時候通過網上收集到的素材,結合自身的想象力盡量去創作一個新的畫面。于是,作品《曙光》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完成了,同時還創作了作品《執子之手共戰病毒》《最美天使系列》《致敬白衣天使》等一批表現抗擊疫情的作品。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我每天都在期盼這場疫情盡快結束,每一次醒來第一時間就是打開手機查看疫情動態,看到新增的病例一天天減少,我堅信我們距離抗擊疫情勝利已經不遠了。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我能做的就是以筆作槍,拿起手中的畫筆來向始終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在心里為他們祈福,希望他們能夠平安歸來。
給時間一點時間,慢是一種失傳已久的藝術。未來,我依然會對畫畫保持執著的心,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不為繁華而動,只為初心而畫。



2019年畢業于廣西藝術學院,獲藝術學碩士學位,師從著名人物畫家黎小強先生。2018年7月參加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貴州少數民族題材美術作品創作人物培養”培訓班學習;2019年7月參加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國家重大歷史題材中國畫創作人才培養”培訓班學習。廣西美術家協會會員、廣西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書畫工作委員會會員。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