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全海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智能電網的發展,農網改造也在不斷推進,與此同時,農電管理問題日益凸顯,農網建設基礎薄弱、設備老化,管理方法亟待改進。現基于網格化服務理論,分析了網格化服務在農電運行維護、城鄉一體化建設、農民訴求響應等方面的應用,總結了網格化服務取得的效果,同時探討了其在現行應用中面對的問題,指出網格化服務在農電管理中的應用是一個長期、動態、持續的過程,需要持續不斷地完善。
關鍵詞:網格化服務;農電管理;應用
1電力企業農電管理服務概述
1.1農電服務現狀
電力企業堅持以“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理念作為企業宗旨,從根本抓起,全力開展服務水平提升活動,旨在為人民提供安全、舒適、優質、效率的用電體驗。由于國家發展政策的不斷變動,電力企業農電管理的服務層次也在不斷提高,從最初的結構簡單、管理服務被動的階段逐漸完善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自主服務階段。電力企業農電管理服務機構創立初期,錄用員工素質水平有限,員工認為優質的服務活動是企業上級領導布置的一個任務,并沒有應該主動為客戶解決問題意識,也沒有意識到服務質量不僅影響著用戶體驗,還間接與自己的工作有關,以至于用電過程中發生了問題,農電工作人員竟然在用戶通知后才了解情況[2]。
1.2農電服務存在的問題
觀念問題:某一時期我國在探索適合特色主義經濟道路的過程中,實行很長一段時間的計劃經濟。改革開放后,國家開放市場,但計劃經濟中殘余的 ?“我的感受第一,用戶第二”觀念在農村某些地方遺留下來。經過長期的發展,這種觀念根深蒂固,隨著社會進步,電力企業優質服務要求的強化,這種觀念已逐步扭轉,在這種情況下,電力網格化服務進村社將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使農村客戶感受到電力服務的用心、貼心和真心。(2)管理問題:由于電力企業的管理人員結構簡單,造成“電力網格化服務進村社”活動的開展存在一定困難,電力客戶與供電企業的溝通、了解存在障礙。為了替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方便、規范、真誠的供電服務。電力企業創建電力網格化的服務管理模式,但在實踐中,管理過程依然存在不少薄弱環節與問題。(3)農電員工問題:能留在電力企業工作的人普遍文化素質水平不高,在面對市場經營政策改革的時候,農電員工沒有足夠的經營意識,服務流程技能操作能力差,市場觀念與服務意識淡薄,不懂得與時俱進,抱著老一套的服務方式解決問題[3]。
2網格化服務在農電管理中的應用
2.1網格化服務模式助推農電服務水平對策探討
(1)對網格實行全方位、扁平化、聯動式的動態管理,定時檢測農村電網的穩定性,對電服務工作流程進行精細化設計。通過對服務方式的細化達到完善網格化服務模式的目的。健全農村電力的優質服務體系有助于提高電力企業服務水平,分享企業內部服務動態信息,降低因為信息差帶來的工作延誤。秉承開放精神,將網格數據系統終端進行全面開放,對外,用戶可以查詢自己的用電信息,對內,降低工作人員之間的交流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又保證服務質量。定期召開服務建議研討會,對服務工作進行總結與分析。(2)優化管理結構,針對當前社會服務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精細化服務管理。要求區域供電服務人員將用電客戶的身份信息與用電信息進行收集統計,小問題自己解決,大問題上報電力企業相關部門解決,將收集的各項信息進行整理分類錄入,每隔一個月對服務工作信息進行研究與分析,并及時改進。培養出一支以“用戶至上”為服務宗旨,切實為用電客戶解決問題與困難的服務隊伍(3)員工問題對策,網格化服務模式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適應不同情況下的服務要求,實現網絡硬件一體化,連通電力企業的網格信息層面。提高員工素質,對電力企業農電管理工作人員定期進行服務意識的培養。采取責任分配制,對員工工作的數量與質量進行綜合考核,考核結果與員工待遇直接掛鉤。根據供電服務范圍大小分為不同的供電區域,每個區域定額設置服務人員,專門負責該區域的用電業務、電費收繳、檢測維修、咨詢投訴等問題的處理服務。
2.2建立管理制度
根據臺區網格化管理運作實際, 建立健全與之相配套的管理規定、工作流程。 主要有:臺區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供電所綜合評價管理辦法、防區責任人考核規定、農電管控中心工作流程、異常工單處理流程、臺區常規業務操作流程等。
2.3網格化服務于農網運行維護管理
在農網運行維護管理方面,基于技術性、經濟性、可靠性等因素綜合考慮,應用網格化思維,能夠構建最優體系,優化農網運行維護管理以及農網設備管理和服務等策略,實現進一步細化管理。具體如下:構建三層網格化體系,首先,結合地區農網的具體情況和實際規劃,將其詳細劃分為小網格;其次,在劃分的網格基礎上,根據各個網格面積、網格內變電站的規模,再詳細劃分小區域;最后,基于劃分出的小區域,對農網各個臺區進行劃分管理,結合各個區域地理位置和面積,對農網各個高、中、低壓臺區進行科學劃分,這樣能夠更加精細地對各個臺區內的農網用戶、用電負荷和設備進行管理,提升農村電網的運維和管理服務水平。在這種方式下,農網范圍內各個網格之間是相互獨立的,不僅范圍不疊加,而且能夠相互獨立管理,這樣就為電網進行業擴接入、可靠性管理、線損管理等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有利于提升農網基礎臺賬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從而為提高農電管理水平打下基礎。
2.4網格化服務于農網供電“城鄉一體化”
除了運行維護方面,網格化服務在“城鄉一體化”“村電共建”方面也能夠很好地發揮作用,網格化方式下,農電工駐村服務,能夠便利供電服務,貼近基層,直接縮短電力企業與農電用戶的距離,從而極大地改善農網用戶的用電條件,廣大農友也能夠更好地享受用電服務,從而構建國家電網的優質服務形象。網格化服務于農網供電“城鄉一體化”時,其運行機制主要包括工作推進機制和綜合服務機制,通過雙重保障給廣大農友帶來實惠。以“村電共建”的實施和推進為例,在網格化方式下,每個對應的網格均成為獨立的工作單元,建立“村電共建”聯絡點,供電公司與村委會合作,配備專門的“電力網格員”,村委會為網格員提供工作場地,與供電公司簽訂《協議書》,共同維護相關辦公設施和硬件設備,做好電力服務。同時,基于農網服務的特殊性,針對老弱病殘用戶,供電公司提供人性化的幫扶服務,建立專門的特殊服務臺賬,對這些特殊用戶進行逐個幫扶,定期幫助他們檢修用電設備、居住區線路,更好地體現供電服務的差異性,提供盡可能優質的電力服務。
結束語
電力網格化管理目前尚處于探索和完善的階段,在具體實施中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各類問題,但是,網格化服務在農電管理中應用的有效性是不可忽視的。因此,我們應進一步推進網格化服務,探索網格化與農電服務相結合的最優方式,扎實推進網格化在農電管理中的應用,實現“村電共建”,推動“城鄉一體化”,進一步提高農網農戶滿意度,打造品牌形象。
參考文獻
[1]周兆利.分析農電管理模式的創新和應用[J].通訊世界,2017(21):96-97.
[2]沈菲林.農電管理體系的發展研究[J].低碳世界,2017(28):120-121.
[3]陳長漫,章娟,吳澤.淺析農電管理模式創新與應用[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2):108-109.
[4]王衛東.提升農電管理水平淺談[J].農村電工,2017,25(04):8-9.
[5]趙麗霞.推進一體化管理 ?提高農電管理水平[J].低碳世界,2017(0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