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應成,王安洪,張文慶,張萬里,曾宇麗,安傳相,劉富春
(鳳岡縣農業農村局,貴州 鳳岡 564200)
雜交油菜是鳳岡縣冬季種植的主要油菜品種,常年種植面積1萬hm2,平均產量110 kg/667m2。肥料是保障雜交油菜增產的必要投入品,一般占雜交油菜種植物化成本的70%左右。為鳳岡縣雜交油菜種植施肥提供科學依據,實現雜交油菜種植化肥減量、增收增效、培肥地力、改善農田生態環境目標,根據遵義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的要求,于2018—2019年在鳳岡縣進行了本試驗,以期為雜交油菜三要素配方制定提供科學數據。
試驗在鳳岡縣綏陽鎮大石村龍橋組安斯瑤家責任田進行。試驗地海拔812 m,總面積1 200.6 m2,常年年均氣溫15.2℃、降雨量1 246.2 mm、無霜期272 d、積溫5 542℃、日照時數1 139 h、降雨日180 d左右。試驗地土壤為大土泥田,前作水稻,土壤pH 5.65、有機質42.45 g/kg、全氮2.10 g/kg、堿解氮214.3 mg/kg、有效磷12.65 mg/kg、緩效鉀176 mg/kg、速效鉀143 mg/kg。
試驗用氮肥為尿素,含N 46%;磷肥為普鈣,含P2O516%;鉀肥為氯化鉀,含K2O 60%;硼肥為硼砂,含Na2B4O7·10H2O 99.0%以上;有機肥為腐熟豬糞。
試驗用雜交油菜品種為德新油49號,屬甘藍型半冬性隱性核不育兩系雜交油菜品種,由四川新豐種業有限公司選育。
試驗設不施肥、施有機肥、常規施肥和施配方肥共6個處理(表1),不設重復。各處理小區面積66.67 m2,長為13.34 m,寬為5 m。肥料分配與施用方法:氮肥20%作基肥、40%作苗肥、40%作臘肥,有機肥、磷肥、硼肥100%作基肥;鉀肥60%作基肥、40%作臘肥。
表1 鳳岡縣雜交油菜配方肥料試驗設計方案 kg/667m2
試驗油菜采用育苗移栽方式,于2018年9月9日播種,9月15日出苗,苗齡35 d移栽。移栽時間為10月14日,采用單株錯窩定植,每處理栽10行,每行栽55或56株,共555窩(密度5 550株/667m2)。小區四周設保護行。
基肥在油菜移栽整地時窩施。各處理移栽后噴農藥吡蟲啉一次防菜青蟲,10月23日追施清糞水肥一次、同時除草。 11月7日追施苗肥,12月27日追施臘肥,追施苗肥和臘肥時各處理均用清糞肥120 kg淋施(除不施肥處理外)。各處理其余管理一致。
試驗各處理定株觀測記載生育期,成熟后收獲前各處理取5株考察經濟性狀。全區收獲計產,收獲后每處理稱量1 kg,曬干后計算折干率。
由表2可見,不施肥較其余處理蕾薹期延后了2 d,初花期提早了2~6 d,成熟期較常規施肥和配方施肥提早了5 d,全生育期短了6 d。施有機肥,蕾薹期與常規施肥、配方施肥相同,初花期與常規施肥相同,但較3個配方肥提早4 d,成熟期和全生育期與不施肥相同,但較其他提早了6 d,全生育期短了6 d。常規施肥除初花期和盛花期較配方施肥提早4 d外,其余與配方施肥無差異。說明雜交油菜種植供肥不足,會使蕾薹期延后、初花期提早、成熟期提前、全生育期縮短;氮磷施用比例相同情況下,鉀肥施用量的變化對雜交油菜生育期無影響。
表2 鳳岡縣雜交油菜配方肥料試驗各處理的生育期
從表3可見,株高是配方施肥3>配方施肥1>有機肥>常規施肥>配方施肥2>不施肥。經顯著性分析,除不施肥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外,其他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有效分枝高度是配方施肥1、配方施肥2>配方施肥3>常規施肥>有機肥>不施肥,除不施肥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外,其他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一次有效分枝數是配方施肥1>配方施肥2、配方施肥3>常規施肥>有機肥>不施肥,配方施肥與常規施肥差異不大,但與施有機肥、不施肥差異較大。
二次有效分枝數是配方施肥1>配方施肥3>配方施肥2>常規施肥>有機肥>不施肥,配方施肥間差異不顯著,但與常規施肥、施有機肥、不施肥差異顯著,特別是不施肥無二次有效分枝發生。
主花序有效長度是配方施肥1>配方施肥3>配方施肥2、有機肥>常規施肥>不施肥,且配方施肥、施有機肥間差異不顯著,但與常規施肥、不施肥差異顯著。
單株有效角果數是配方施肥1>配方施肥2>常規施肥>配方施肥3>有機肥>不施肥,且配方施肥、常規施肥間差異不顯著,但與施有機肥、不施肥間差異極顯著。
每角粒數是配方施肥1、配方施肥2、常規施肥>配方施肥3>有機肥>不施肥,且配方施肥、常規施肥、施有機肥間差異不大,與不施肥間差異較大。
千粒重是配方施肥1、配方施肥2、配方施肥3、常規施肥>有機肥>不施肥,且配方施肥、常規施肥、施有機肥間差異不大,與不施肥間差異較大。
由此說明,雜交油菜全生育期供肥不足,會使植株高度、有效分枝高度、單株有效角果數、每角粒數、千粒重、一次有效分枝數、二次有效分枝數、主花序有效長度較大幅度降低,從而影響產量。
表3 鳳岡縣雜交油菜配方肥料試驗各處理的經濟性狀
由表4可見,油菜產量是配方肥1>配方肥2>常規施肥>配方肥3>有機肥>不施肥。不施肥雜交油菜籽產量為35.3 kg/667m2,說明該試驗地土壤地力較差。施有機肥油菜籽產量為78.9 kg/667m2,較不施肥增產43.6 kg/667m2,說明在不施化肥氮磷鉀條件下,每施1 000 kg/667m2有機肥的養分含量可生產油菜籽29.1 kg/667m2。常規施肥較施有機肥增產88.3 kg/667m2,說明每1 kg化肥氮磷鉀可生產油菜籽4.4 kg。配方施肥1較施有機肥增產97.6 kg/667m2,說明每1 kg化肥氮磷鉀可生產油菜籽3.5 kg,而較常規施肥增產9.3 kg/667m2,說明每增加1 kg化肥氮磷鉀僅可增加油菜籽1.2 kg。
表4 鳳岡縣雜交油菜配方肥料試驗各處理的產量和差異
配方施肥1比常規施肥增產9.3 kg/667m2、增產率5.56%,比施有機肥增產97.6 kg/667m2、增產率123.7%,比不施肥增產141.2 kg/667m2、增產率400.0%;常規施肥比施機肥增產88.3 kg/667m2、增產率111.91%,比配方肥3減少18.6 kg/667m2、減產率11.12%,配方肥1優于配方肥2。說明雜交油菜施用合理的配方肥,能顯著提高菜籽產量。
由表5可見,油菜純收入是配方肥2>配方肥1>常規施肥>配方肥3>有機肥>不施肥,配方肥1比配方肥2純收入少3.67元/667m2,從純收入看以配方肥2較優。
投產比是配方肥1為1∶1.11,配方肥2為1∶1.12,配方肥3為1∶1.0,常規施肥為1∶1.11,有機肥為1∶0.61,不施肥1∶0.35。從投產比看是配方肥2較高。
表5 鳳岡縣雜交油菜配方肥料試驗各處理的經濟效益
注:產品價格為油菜籽5.2元/kg,油菜籽粒與秸稈之比1∶1.5,油菜稈0.10元/kg,種子150元/kg,有機肥0.10元/kg,每個工50.00元,N 5.43元/kg, P2O56.25元/kg,純K2O 5.83元/kg。
試驗結果表明:雜交油菜種植供肥不足,會使蕾薹期延后、初花期和成熟期提早、全生育期縮短,植株高度、有效分枝高度、分枝數、主花序長度、單株有效角果數、每角粒數、千粒重較大幅度降低,從而致菜籽產量顯著減少。菜籽產量是配方施肥>常規施肥>有機肥區>無肥區,3個配方肥中是配方肥1>配方肥2>配方肥3。配方肥2純收入最高,投產比最大。從產量、收入綜合考慮,認為鳳岡縣雜交油菜種植667 m2三要素施用量N 10 kg、P2O55 kg、K2O 8 kg、硼砂2 kg較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