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燕,覃海兵
(1.銅仁市碧江區農業農村局,貴州 銅仁554300; 2.銅仁市碧江區滑石鄉農業服務中心,貴州 碧江 554309)
銅仁市當地珍珠花生具有莢果小,果殼薄,果仁飽、色澤粉紅,脂肪、蛋白質、氨基酸含量高,香味濃郁,品質好等特點,種植歷史久遠,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2015年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18年種植面積約2萬hm2,產量約 3.7萬t[1-3]。為進一步提升當地珍珠花生品質、增加種植戶收入,踐行“到2020年化肥零增長行動”,減少花生種植中的化肥施用量,促進產業綠色發展,于2019年開展了本地珍珠花生種植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用量田間試驗,以期為當地珍珠花生綠色生產施肥提供依據。
試驗地位于碧江區滑石鄉滑石社區肖沖組銅仁市愛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海拔556.3 m,土壤為潴育型水稻土,前茬蔬菜,試驗前取土樣化驗結果為有機質28.68 mg/kg、堿解氮156.8 mg/kg、有效磷 33.4 mg/kg、速效鉀 180 mg/kg、pH值6.6。
試驗用有機肥為金浩斯特牌,總養分含量≥5%,有機質≥45%;氮肥為尿素,N≥46%;磷肥為過磷酸鈣,P2O5≥16%;鉀肥為硫酸鉀,K2O≥50%;復合肥為N∶P2O5∶K2O=15∶15∶15,總養分含量為45%。均由銅仁市土壤肥料站統一購買。
當地珍珠花生有機肥替代化肥田間試驗是在確定全生育期氮肥、磷肥和鉀肥施用量的前提下,以不同比例有機肥替代化肥作基肥設計試驗處理。 試驗設4個處理,每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30 m2。各處理施肥種類與施用量見表1。
試驗花生采用露地窩栽方式,10 582窩/667m2,2株/窩,2019年4月12日播種,5月10日追花前肥,6月5日結合中耕除草追花針肥,7月10日追結莢肥,8月30日收獲。收獲前每小區采5窩花生植株考種,全小區收獲計產。
表1 花生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驗各處理設計與施肥量 kg/30m2
從表2可見,處理4(不施肥)的株分枝數、株莢果數、株飽果數、百粒重都較其他處理低,而株秕果數較其他處理高;處理2(等養分商品有機肥代替50%化肥+50%化肥作基肥)的百粒重、單株莢果數都較其他處理高,而株分枝數、株飽果數較處理3低;處理1(等養分有機肥替代100%化肥作基肥)的株分枝數、株莢果數、株飽果數均低于處理2、處理3。說明不施肥對當地珍珠花生的經濟性狀影響較大,等養分有機肥替代100%化肥作基肥會使當地珍珠花生的株分枝數、株莢果數、株飽果數較等養分商品有機肥代替50%化肥+50%化肥作基肥和習慣施肥的有所減少。
從表3可見,花生產量最低的是處理 4(不施肥),最高的是處理 2(等養分商品有機肥代替50%+50%化肥作基肥)。處理 2較處理4增產88.88 kg/667m2,增產率為54.05%;處理1(等養分有機肥替代100%化肥作基肥)較處理4增產56.30 kg/667m2,增產率為34.23%;處理3(習慣施肥)較處理4增產43.70 kg/667m2,增產率為26.58%。說明合理施肥能有效提高花生產量。
對各處理花生產量進行方差分析(F測驗與多重比較)的結果表明,處理1與處理4間差異極顯著,處理1與處理3、處理4間差異顯著,處理2與處理3間差異不顯著。
由表4可見,肥料投入成本是處理1最高,處理3最低。除去肥料成本后,純收入是處理2最高,較對照處理4增加880.76元/667m2,產投比為5.74;純收入處理1較處理4增加433元/667m2,產投比為2.78;純收入處理3較處理4增加366.9元/667m2,產投比為3.33。說明合理的有機無機化肥配施量,能夠提高花生經濟效益。
表2 各處理當地珍珠花生的經濟性狀
表3 各處理當地珍珠花生的產量
注:F測驗得出,處理間F=6.791大于F0.05=4.757,F=22.086大于F0.01=9.780,說明處理間差異極顯著;重復間F=1.016小于F0.05=5.143,F=0.042小于F0.01=10.925,說明重復間無差異;不同小寫英文字母代表多重比較LSR0.05差異呈顯著水平,不同大寫英文字母代表LSR0.01差異呈極顯著水平。
表4 各處理當地珍珠花生的經濟效益
注:效益分析按鮮花生12元/kg、金浩斯特有機肥1.6元/kg、尿素2.6元/kg、過磷酸鈣0.88元/kg、氯化鉀2.4元/kg、45%復合肥3元/kg計算。
試驗結果表明,當地珍珠花生種植采用化肥+有機肥配合施用較單施化肥,能夠提高花生產量和收入。從提高花生經濟效益的角度考慮,初步認為當地珍珠花生種植采用等養分商品有機肥代替50%化肥+50%化肥作基肥的經濟效益最高,在當地花生種植中可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