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選友
摘 要:數字化轉型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各種企業都在尋找推動數字化轉型所需的人才,以跟上變革的步伐,確保不會被市場所淘汰。然而,目前業界對于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來推動企業變革并沒有統一的認識。本文概述了企企業數字化轉型人才的能力結構。
關鍵詞:數字化轉型;能力;結構
引言
人才是實現企業健康發展的動力源泉。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離不開技術和人才的支撐。如何吸引、留住和培養人才,已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的重大挑戰。人才生態環境理論成為近年來學術研究領域的熱點。結合以往的研究,將人才的生態環境定義為兩類。一種認為人才生態環境是人才生存和發展的社會條件,即外在因素。另一種認為影響人才發展的課程在研究人才生態系統時,不僅要考慮外部條件,還要考慮人才本身的特點。在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不僅要考慮公司的內外部環境,還要根據人才的特點,綜合考慮建立人才生態系統。
1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特點
數字化轉型是指通過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改變個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政府和社會組織的管理和服務方式、以及企業的組織和運營方式。企業數字化的一個外在表現是數字技術的應用將企業的在線工作、應用移動性和決策數字化。但其本質是業務運營的資產、其創造價值的方式、業務生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目的是提高企業內部管理的效率,實現企業、員工、商業伙伴和社會的共贏。企業傳統的價值創造方式是產品和服務的功能或使用價值,關注的焦點是產品和服務。在數字化轉型時代,創造企業價值的途徑是客戶體驗價值,關注的焦點是客戶。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新一代消費者本身就是互聯網的“原住民”。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具有個性化、多樣化和體驗化的特點。如何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提升價值客戶體驗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轉型是利用數字技術模糊邊界,重塑客戶體驗流程,從整體上改善客戶和企業的需求、交易和體驗。把用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把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數字技術的應用,而是數字應用能否解決的問題,能否滿足快速變化的客戶需求,提升客戶體驗的價值。
2 企業數字化轉型人才的能力結構
2.1快速了解業務的能力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特點,同行業不同的公司不一定相同。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路徑來實現數字化轉型。因此,數字化轉型首先要了解企業的行業和業務,了解企業的業務性質。公司的內部人才在這里有一定的優勢。多年的工作對公司的業務、流程和行業特點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這也可能成為公司發展的障礙。因為他們往往受到過去經驗的限制,他們可能無法跳出自己的障礙,從其他角度思考。外人沒有這方面的積累,因此可以發現問題,但應該有針對性,避免讓外行人笑話。快速了解公司是入門和立足的第一課,一般來說,要了解的關鍵因素是行業特征、監管要求、主要競爭對手、公司市場定位、銷售模式、公司結構、勞動力水平等。
2.2企業數字化轉型背景下人才生態系統構建
人才生態系統是企業內部人力資源體系、組織架構和外部環境的有機結合。也就是說,要構建人才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結構,企業自身必須依靠外部環境中相關機構和組織的協同作用。在多年的數字化轉型發展中,依托自主管理經驗和大數據技術、扁平化的組織管理架構、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等綜合因素,積極打造適合和諧發展的人才。努力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生態系統。在企業內部人事制度層面,企業應考慮自身經營特點、人才需求、員工特點,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適合企業的人才勝任力模型,招聘優秀人才。招聘時,按需招聘人才,真正做到按崗位招聘,實現崗位匹配。公司根據制造企業的可操作性、技術技能、熟練程度要求,以及尖端人才的短缺,利用內部人才發現和培養新的人才,在內部實現崗位輪換和技術輪崗培訓。滿足人才自身對職業素質提升和自我發展的需求,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增加員工工作滿意度和實現自我價值的幸福感,提高工作勝任力,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維護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管理的穩定性對公司的經營非常重要。由于公司管理層多為本地員工,穩定性強,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公司經營管理一致性強,數字化轉型順利。
結束語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面臨企業文化融合、技術成熟、新技術推廣、行業變革、監管要求不斷變化等諸多挑戰。業務情況大不相同,實現的路徑也大不相同。因此,在尋找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時,更重要的是關注技術的同時關注人才的選擇。對于引領數字化轉型的人才而言,行業經驗和特定項目或技術的經驗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林麗卿.工作嵌入視角下改善中小企業核心人才生態環境[J].現代商貿工業,2015(21).
[2]楊佩卿.數字經濟的價值、發展重點及政策供給[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51.
[3]李曉雪,路紅艷,林夢.零售業數字化轉型機理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20(4):36.
[4]趙佳新.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8(07):78-79.
[5]蘇長楓.社會學視閾下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及文化價值[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7(04):124-126.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車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