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龍 申政
摘 要:我國幅員遼闊,水資源存在著分布不均的問題,因而需要強化水利工程建設。水利工程不但能解決水資源有效分配的問題,更能有效治理洪澇災害。洪澇災害嚴重影響國家經濟發展,更威脅著國民的生命安全,因而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要進一步完善防洪治澇設計,使得整個水利工程規劃發揮實際效用。本文論述了水利工程規劃中防洪治澇設計的原則,提出了水利工程規劃中的防洪治澇設計的對策。
關鍵詞:水利工程規劃;防洪治澇;設計
雨水天氣,低洼地區會產生漬水,甚至被淹沒,從而出現洪澇。洪澇災害嚴重影響了農業等領域的發展。洪澇災害也會影響水利工程建設,造成工程結構的破壞,影響其正常使用。因而在水利工程規劃中,工作人員應重視洪澇災害的控制問題,加強防洪治澇設計,明確規劃目標,進行合理規劃,提高水利工程的質量,確保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1 水利工程規劃中防洪治澇設計的原則
1.1從整體性出發
水利工程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項目,在進行規劃設計時,要基于整體角度考慮,將綜合利益置于首位。在防洪治澇設計中,工作人員應注重上下游和兩岸的災害抵御,在整體上考慮防洪治澇問題。規劃人員要優先明確防洪治澇的整體任務,即對洪水的抵御和疏導。以此為出發點,明確工程設計的重點。同時,工程建設要注重輕重緩急,特別關注重點要素,包括名勝古跡、交通樞紐、農田等,進行規劃設計時,要注重對這些要素的保護,進行優先考慮。
1.2結合相應的防洪措施
防洪治澇的工程項目規模較大,需要占據較大面積的土地,耗費較高的成本。工程建設中,存在一些非工程處理措施,能夠以較少的人力與物力投資降低洪澇損失。這種措施是水利工程防洪治澇設計的要點之一。例如,國家規范水利工程人員技術操作的相關法律法規、現代化防汛指揮系統等,都是此類措施之一。規劃人員要將這些非工程處理措施應用到防洪治澇設計中,全面提高規劃效率。
1.3有效利用水資源
洪澇災害帶來的損失較大,但是洪澇過程中的水資源也可以被有效利用,對損失進行彌補。我國國土面積大,地形地勢復雜且差異性較大,導致水資源的分布不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洪澇地區的水資源可以被引至水資源缺乏地區,從而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因而,防洪治澇設計要與水資源分配結合起來,在易出現洪澇的地區強化洪水疏導工程建設,在水資源匱乏地區興建水庫,實現儲水。在防洪治澇設計中融入水資源配置思路,可以因地制宜地選擇治理辦法,降低成本,提高防洪治澇設計的有效性。
1.4節約成本的原則
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對于防洪治澇進行有效的設計,要對成本進行節約,既要提高洪澇治理的質量,同時,要對所應用的技術和方法進行優化,非工程類的技術措施,不需要較多的資金投入,要結合工程防洪防澇的具體狀況,使非工程措施與工程措施進行結合,從而降低防洪防澇施工項目的整體造價成本。
2水利工程中防洪治澇規劃設計的具體路徑
2.1開展設計準備
在對水利工程防洪防澇進行合理設計的過程中,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要對工程建設區域的地質、水流等環境因素進行充分的分析,做好參考數據的整理;其次,明確工程建設的標準,對洪澇災害的相關信息進行整合,綜合開展數據分析,對重點問題進行標注;最后,在調查期間,要利用專業的勘察技術和工具,使得數據的準確性得到提升,所建立的設計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2制定統一的標準
在進行防洪治澇規范設計的過程中,要對流程進行有效的對接,開展科學調研,結合調研的結果,對防洪治理進行統一標準的制定。結合現實狀況中洪澇災害發生的程度,對安全的距離進行測定,同時,針對不同地區的項目要進行綜合考量,從多方角度進行測評,推動水利工程質量的提升。
2.3推動完善體系的構建
在對水利工程防洪治澇體系進行構建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調研活動和標準的制定,要考慮體系的合理構建,對不同因素所造成的影響進行綜合考量,形成完善的防洪治理體系。同時,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移民安置問題,對利益突出矛盾進行有效的解決。比如,在三峽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對防洪治澇進行科學設計,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對移民問題進行解決,可以使得整體的設計規劃體系能夠獲得考驗,進一步推動其規劃設計效果的提升。
2.4環境測評與綜合效益評價
在水利工程建設時,對防洪治澇進行科學的設計,要降低洪澇災害對人們所造成的影響,使人們能夠提高抵抗災害的能力。因此,在具體的規劃設計過程中,要兼顧生活環境,進行綜合的評價,加強對長遠利益的兼顧,對規劃設計的標準進行提升,也要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防洪防澇能力效果提升的過程中,要加強綜合實踐問題的考慮,結合典型的洪澇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對每年的效益進行科學的估算,可以反映洪澇災害與經濟之間所存在的影響關系,提高防洪治澇的整體效益。
2.5合理開展報告的編寫
水利工程防洪治澇規劃報告撰寫的過程中,要涉及到所在流域的自然狀況與經濟基礎,加強對水文環境相關數據的分析。結合往年洪澇的典型數據開展計算機的分析描述,對工程進行有效的投資,對移民安置問題進行解決,要明確水利工程防洪治澇對洪澇災害降低的幾率。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對原有的河流流向會造成一定的更改,對河流中的生物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對水域中生態系統所產生的影響進行科學的撰寫,才能使得報告的可行性更高。
結束語
開展水利工程進行合理的規劃,有利于防洪治澇工作的開展。特別在我國當前的基礎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其建設的效果在不斷的提高,要加強對水資源的合理調節,使得水利工程防洪治澇規劃設計體系能夠更加完善,降低洪澇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同時,為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提供供水保障。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要開展調研,結合調研的結果來制定統一的標準和完善的體系,對經濟和生態效益進行有效的評估,使得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更加合理,有效的對洪澇進行治理。
參考文獻:
[1]常建軍,陳威,糜寧等.城鎮化進程中山地城市排水治澇設計研究[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16,14(04):147-152.
[2]李建州,張勇,段喬.水力模型在深圳新安片區防洪排澇規劃中的應用[J].西南給排水,2016(04):19-23
(山東弘潤水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聊城 2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