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迅速發展,為了提高城市的整體交通運輸能力,提高人們出行的便捷性、舒適性,越來越多的城市已開通并運營地鐵線路。隨著地鐵在城市公共交通運輸中占比的不斷提升,選擇地鐵出行的市民越來越多,保障地鐵運行的安全性、準點性尤為重要。地鐵車輛為城市運輸、載客的核心平臺,與人們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同時保證著城市交通運輸的服務質量。因此,本文地鐵運營安全管理對策研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地鐵運營;安全管理;對策;研究
引言
隨著地鐵的日益增多,那么所帶來的便是大量的運營管理實務,曾經的管理方式已經逐漸不適用于快速增多的事務,顯得有點棘手,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
1 地鐵運營安全管理面臨的問題
1.1維修管理監督
地鐵機電設備一旦出現異常情況,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進行檢修和維護。在此過程中,檢修人員需要嚴格按照技術的有關規范進行維修,這是確保可以盡快處理故障,并最大程度保護機電設備的方式。但是在實際機電設備維修管理中,很多檢修人員由于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在維修中沒有完全按照技術規定進行檢修,同時缺乏管理人員的監督。由于缺乏監督,導致檢修人員沒有按照規范操作,也沒有被及時發現并改正。使得機電設備維修效果差,甚至損害設備,給后期機電設備運行帶來較大安全隱患。
1.2環境方面原因
地鐵正常運營所遭受的環境影響可分為內部和外部環境影響。內部環境影響因素是社會和運營環境的考慮因素,人為因素也是內部環境影響的因素。這種影響主要包括地鐵工作人員與乘客之間的各種心理問題和思想。在情緒變化的情況下,必須及時有效地解決這種內部原因,以避免在地鐵運營中潛在的安全隱患。地鐵運營的外部環境影響主要是由于天氣引起的自然環境問題,例如地震和洪水等自然災害,以及氣候變化對外部環境的安全影響。另外,從我國目前的社會發展狀況看,如果引入有關的規章制度,政策法規和法律法規措施,對于地鐵的安全運行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意義。
1.3設備因素
地鐵系統由多個設備組成,其運行需要多個部門的合作與配合。因此,設備是影響城市運行安全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在設備因素方面,涉及列車、軌道、供電等諸多內容。具體來說,由列車因素引起的常見安全事故包括列車偏離軌道。造成這種事故的原因是列車的超速產生了很大的離心力,使地鐵偏離了正常軌道。軌道因素包括試運行階段軌道建設的失敗和維護維修的延誤,使軌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不利于地鐵的安全運行。供電因素包括供電系統跳閘現象或地鐵電池電量不足,導致地鐵在沒有足夠牽引功率的情況下無法正常運行,從而導致地鐵系統癱瘓,引起事故的發生。
2 地鐵運營安全管理的有關解決對策
2.1制定應急方案,提升救援效率
為了在緊急情況下能夠有條不紊地開展救援工作,有必要根據我國地鐵的總體運行狀況和運行安全經驗,制定具體而全面的計劃發生的事件。應急計劃和救援計劃可以在發生緊急情況時有效地提供科學有效的參考。此外,應定期進行應急預案演練,以使員工在演練過程中熟悉,理解和掌握整個應急救援過程及相應方法;應急救援人員的專業培訓也應通過專家講座活動進行,或通過現場培訓的形式,使員工真正了解應急策略和應急救援方法,有效提高員工應急救援的效率。只有這樣,在緊急情況下才能及時有效地救助乘客。只有確保安全和及時的緊急救援,才能大大提高救援效率,將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才能促進和保護地鐵的安全運行。
2.2優化地鐵機電設備維修管理模式
根據有關的制度規定,加強和升級地鐵機電設備維修管理模式是發展的趨勢。在進行管理模式的優化方面,需要借助現代化、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技術,構建信息化的機電設備維修管理模式。在管理工作中,通過信息技術等增加信息化建設,對設備維修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監控,以此達到提升交通體系現代化的目的。同時,需要依托計算機技術,構建完善的數據庫,將機電設備的故障信息全部存儲。使得設備故障時,維修人員可以在數據庫中找到之前的維修記錄,有利于維修人員判斷故障原因,提高機電設備維修工作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為了檢修人員使用更加便捷,需要在數據庫中進行分類記錄和管理。
2.3設備全壽命管理體系
設備全壽命管理體系覆蓋了設備從投運、運維、檢修到退役等各環節全生命周期管理,取代了原設備臺賬紙質化、非動態更新,解決了設備臺賬及狀態信息的一體化動態管理;避免了容量配置不合理、負荷突變的矛盾,建立了對運行設備性能管理實施的有效性;補缺了設備資產資源可用性展示及對變更的動態管控;建立和規范了供電業務管理執行流程,為業務關聯的各類資源、制度、輸入等提供標準。
2.4加強受電弓故障監測與防治
相關人員需要加強受電弓故障監測與防治工作,確保受電弓的正常使用,提升剛性接觸網質量。1)選擇高品質的受電弓零部件相關人員要選擇更高品質受電弓的零部件,從根本上提升受電弓抗磨損能力,確保受電弓的正常使用。在受電弓選擇上可以根據地鐵工程的實際情況,具體測算受電弓各項參數,盡可能使得受電弓可以滿足地鐵發展需求。2)加強凹槽與滑板等部位檢測相關人員要定期對凹槽與滑板等部位進行檢測,避免其出現拉線或者卡線異常,降低受電弓與接觸線接觸的可能性,降低受電弓磨損可能性,提升剛性接觸網整體質量。
2.5構建科學的風險管理指標體系
統計上文中分析的地鐵風險源形成機制,將地鐵站的風險源分為人員、設備、管理和環境四個方面,并以此建立分為三個層次的地鐵交通治安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第一層次為人員、設備、管理、環境四類安全風險指標;第二層次為內外部人員等風險源的治安風險指標;第三層次為對第二層次的風險源進行再次細化。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鐵是城市地下交通的命脈,在當前高速發展的公共交通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應當對地鐵運營安全管理進行強化。利用風險管控手段,定性分析地鐵運營中安全風險,同時對地鐵設施監測養護類風險、設備運行維修風險、客運組織類風險、行車組織類風險、運行環境類風險等安全板塊風險的顯隱性、等級、概率進行逐一評估,并將評估結果與地鐵運營活動掛鉤。做好及時的預防警戒,在意外風險發生時及時采取對應的解決措施,保證地鐵運營階段相關人員生命、財產安全,為城市經濟、交通秩序平穩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開.地鐵運營事故分析及其對策研究[J].智能城市,2020,6(01):137-138.
[2]楊靜.信息化技術在地鐵運營安全系統中的應用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01):180-181.
[3]張繼哲,王琪,楊輝,任艷江,鞏奇,鈕佳麗,蔡冠楠,王多,許武雷.基于績效分配的地鐵運營安全管理模式探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9,15(S1):63-67.
(昆明地鐵運營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