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水利水電工程項目規模不斷擴大,項目數量日益增加,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水利水電工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是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須予以高度重視。為保障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延長水利水電工程使用年限,充分發揮其功能性,應重視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對其進行嚴格管理。不斷創新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建立健全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體系,以提高混凝土施工技術水平,實現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施工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技術;水利水電;施工;應用
引言
水利水電工程中應重視混凝土施工環節,實施有效的混凝土施工技術,以保障混凝土施工質量,充分發揮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優勢,明確混凝土施工特點,科學應用混凝土施工技術,提升混凝土施工效率。
1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優勢
(1)混凝土施工技術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可通過科學的混凝土配合比方案,制作高質量的混凝土,混凝土凝結后,其具有較強的物理穩定性,不會輕易發生變形,使用年限較長。(2)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經濟性較高,由于混凝土原材料簡單常見,且其價格較低,混凝土施工最終取得的效果較好,混凝土結構穩固,具有較好的耐久性、可塑性。(3)混凝土施工技術具有抗干擾性,可有效適應自然環境,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較低。
2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特點
(1)水電工程涉及多項技術應用,且對技術水平的要求較高,對混凝土強度要求較高,應做好防滲水、防凍措施,提高其混凝土耐久性。(2)混凝土施工工期較長,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進行施工,且存在工程項目上的交叉作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3)部分水利工程的施工規模較大,混凝土施工貫穿施工項目中,應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充分考慮人為因素,實施科學的混凝土施工技術。
3 ?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
3.1 在水閘施工中的應用
3.1.1 水閘底板混凝土施工
通常來說,水閘底板在進行到澆筑環節前,還要經過模型設立、鋼筋綁扎、腳手架搭建等環節。在確定好底板地基范圍后,因其多為軟土地基,通常在底板澆筑前要進行墊層預鋪,其厚度為1cm,可起到一定的保護與找平作用。水閘底板模板支立工作,其架設范圍主要是水閘四周,可借助木樁等結構實現有效支撐。要想降低水閘底板的沉降風險,需嚴控底板澆筑工作。在混凝土強度方面,水閘底板與基礎部分需一致,而且要保證底板澆筑質量。對于底板鋼筋部分,要注意形變問題預防,主要通過腳手架、鉛絲幫吊等加以實現,還需檢驗底板鋼筋的固定效果。當實際開展底板澆筑工作時,需要結合底板鋼筋分布情況,合理要求澆筑過程,并達到底板澆筑的預期厚度。
3.1.2 水閘閘墩混凝土施工
考慮到閘墩結構特點,存在著較高澆筑難度,尤其是門槽部位,由于結構需要,往往涉及有許多的鋼筋及預埋件,而且閘墩本身作業空間比較狹小。當澆筑閘墩時,應處理好施工縫問題,通常應結合其實際傾向,確定合適的澆筑順序。要想保證水閘整體質量,無論是底板還是閘墩,應當重視兩者連接問題,連接部位澆筑時要盡可能保持對稱,以免因兩側沉降不均勻而對水閘帶來新的問題。閘槽往往是澆筑難點,也對閘墩質量有重要影響,一般有兩種澆筑模式:預制與現澆門槽,對于后者要求進行一次性澆筑。在閘墩澆筑工作中,最為常用的工藝模式為固定模板施工,在實際操作中,可借助立模工作實現閘墩尺寸數據的控制,但要確保固定模板搭設質量。而閘墩模板支立也有順序要求,通常徐先后進行平面及圓頭模板的支立工作,直至完成閘墩立模工作。但是,對于閘墩澆筑工作,對其厚度的控制主要是通過對拉螺栓加套的方式加以實現,然而也存在不足,閘墩在澆筑后隨著螺栓的拉出會出現明顯的表面凹槽,影響閘墩外觀效果。為此,當前主要是利用橡膠墊片來規避上述問題,待將其穿入螺栓后再進行預埋操作,通過控制螺栓長度及墊塊厚度,可使其達到閘墩厚度,簡化了后續操作。
3.2 在大壩施工中的應用
3.2.1 分縫分塊施工技術
在實際水利工程中,分縫分塊技術較為適用于大壩澆筑,而根據分塊方式的不同,大體混凝土分塊施工又有如下分類。第一是通倉分塊,在該施工方式下,壩體的澆筑不再進行縱縫的預留,也省去了冷卻管路的埋設,基本上是對壩體采取分層澆筑的模式,其關鍵在于在大壩澆筑中注意溫度的有效控制,但也因為壩段長度大,整體澆筑下溫度裂縫病害嚴重,同時通倉分塊也有倉面大、易施工的優勢,尤其是在機械化加持下,通倉分塊施工效率較高。第二是錯縫分塊,在該施工方式下,其分塊依據主要是方向及高度,相較于上述通倉分塊方式,其澆筑塊的體積更小,不再需嚴控澆注溫度,也省去了接縫灌漿的環節,然而因為錯縫分塊容易出現塊間干擾,進而帶來壩體澆筑裂縫的情況。第三使縱縫分塊,通過采用這一分塊模式,免去了塊間干擾影響,而且分塊澆筑溫度控制難度低,然而需要進行接縫灌漿操作,可使壩體更為穩固的同時接縫灌漿難度也大,需要有較高技術水平。
3.2.2 接縫灌漿施工技術
在對壩體進行澆筑時,接縫灌漿也是關鍵環節,有助于提升壩體整體性。灌漿管路系統的布置對其施工效果有直接影響,主要有騎縫式、盒式以及重復式灌漿等類別,需根據大壩澆筑特點加以選擇。首先,騎縫式的優勢在于灌漿效率較高,在大壩塊縫中也能實現平均升漿,而且堵塞問題幾率小;其次,重復式的優勢在于能夠實現重復灌漿,管路系統利用率高;最后,盒式可達較高的灌漿質量,而且也不易發生阻塞問題,較多應用于縱縫灌漿,然而整體耗材高,灌漿成本大。考慮其隱蔽工程屬性,更要重視接縫灌漿工藝控制,這關系著大壩整體質量。在實際進行接縫灌漿操作時,應注意壩體分塊的變形情況,以免因此造成接縫變化,若其實際張開度偏離設計值,出現變窄、閉合等情況,會改變其內部應力分布,如不加以關注,接縫灌漿部位可能出現拉裂等問題。要注意灌漿順序的選擇,應當結合壩體受力,更多情況下是橫縫為先,而若壩塊對側向穩定性有更高要求,則要以縱縫灌漿為先,但要注意的是橫、縱縫的灌注操作必須要錯開,以免相互間產生影響。
3.2.3 灌漿壓力及接縫張開度設計
為確保接縫處置效果,應當做好灌漿壓力設計工作,而且以此為據進行灌漿壓力控制時,也要分清主次。通常情況下,要優先控制灌區頂部灌漿壓力,這也是控制的重點,而對于遞呈接縫應當置于次要的位置。對于進漿口部位,通常無需專門進行壓力控制。灌漿壓力的設計,應當有所依據,尤其是對于代表性的壩塊,需要預先對其應力情況加以分析。同時,張開度也是壩塊接縫的關鍵性指標,可用于其可灌性的描述,為使接縫灌漿具備可行性,首先要滿足張開度要求,在設計時需以水泥最大粒徑為對照,不得小于3倍數值。要有合適的張開度數值,最佳數值為1mm,若張開度過大會因此而帶來水泥干縮問題,影響到接縫灌漿處置效果。當實際操作時,考慮到灌漿會帶來張開度的增長,應當對接縫張開度增大量加以限制,盡可能降低對大壩壩塊的應力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水利水電工程要想具備可持續性,關鍵還是要看建設質量,而混凝土作為主體結構,更要在水閘、壩體、地基等施工中,把控好混凝土施工技術,做好環節管理及施工設計,建設高質量的水利施工檢驗隊伍,滿足水利水電工程交付質量要求。
參考文獻:
[1]謝曉芳.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20,11(02):74-75.
[2]王榮華.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實踐[J].四川水泥,2020(01):28.
[3]康楠楠.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9,5(24):143-144.
[4]閆彪.淺析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9(11):152-153.
(安徽宇翔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