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晴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的中職體育課教學,老師應該多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技能大賽,以適應社會的各種需求,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要大膽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鍛煉,要讓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外就是培養學生多鍛煉身體的好習慣。這樣,才能較好達到教學目的。
關鍵詞:技能 ?競賽 ?創新 ?鍛煉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b)-0075-02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teaching, more than our teacher should organiz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various skills contest, to meet the various needs of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o bold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means and teaching methods, lead students to exercise themselves, to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sports have strong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develop the good habit of students to exercise more. In this way, we can better achieve our teaching purposes.
Key Words: Skill; Competition; Innovation; Exercise
1 ?組織學生參加技能競賽
傳統的中職體育教育很多都特別重視理論教學,非常輕視技能訓練,教學也未取得重大成效。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職職業技能比賽的大力開展,各項體育項目教學應運而生,越來越多的課程采用項目教學法,以工作任務為導向,按照職業技能大賽的比賽項目進行教學,大家都知道,任何一項比賽都有其具體的要求和分值的評分標準,這給中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就應該注意到學生將來可能參加到的各項技能比賽,可以以技能大賽為載體,以項目任務為驅動,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把更多的實訓項目當作崗位工作任務來訓練,使學生所學知識在項目訓練中得到鞏固,技能得到鍛煉,職業素養得到提升。畢竟各項職業技能大賽的目的是以就業為導向,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升教學質量,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對口人才。當然,我們在組織體育教學的時候是不能脫離課堂教學的,畢竟課堂教學是基礎,各項比賽只是提升學生能力的體現。只有立足于課程的競賽,才是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競賽。競賽引領者課程的方向,凸顯的是課程重點。競賽不僅是提升了學生的能力,還可以引導學校重視學生實踐動手技能培養,為社會造就大量技能型實用人才。組織學生參加職能競賽如果取得較好的成績,不僅反映了學校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還可以讓社會、企業更加真實地了解學校的辦學實況。也為各行各業選拔人才帶來了方便,這些單位也愿意用更多的財力、人力、物力來支持學校的發展,技能競賽搭建了學校企業交流的平臺,實現了校企合作“零距離”接觸。當然,讓學生多參加一些技能大賽,老師的綜合素養還必須得提高,我們要提高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還要在指導學生參加技能比賽的過程中,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能夠得到不斷優化,理論知識水平、實踐操作能力和專業知識應用能力能夠得到提高。不可否認的是,職業技能競賽有其優勢,但是也關注它的缺點。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組織學生參賽,很多人認為每次比賽,往往收獲最大的就是參賽的那幾個學生,好像其他學生并沒有什么收獲。這種說法似乎不無道理,老師在教學的時候盡量讓全班學生參與到賽前準備中,多講解與訓練比賽規則,讓所有學生都明白參賽的規則。一定要消除精英式教育的弊端,職業技能競賽必須真正融入課堂教學中。要做好參與競賽與教學很好地銜接,對中職教育一線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2 ?創新教學方式
中職體育教師對于教學方式的選擇往往因人而異,帶有個人風格的教學方式更能讓學生接納,不能千篇一律,有的時候一個人的課,內容不一,教學方式都不一,何況每個老師上課風格肯定不一。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老師不妨試著創建屬于個人、因地制宜的教學方式。體育教學一般離不開分組方式,合理的分組可以提高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這也是體育教學最明顯、最活躍、最有效的教學方式。關于教學分組,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高、體格、興趣為標準,要讓學生在體育訓練中更好地團結合作。體育課只要不刮風下雨或者遇到惡劣天氣,盡量選擇室外,讓學生多運動、多鍛煉。室外老師上外課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游戲類的體育活動,畢竟游戲類的體育課堂之所以深受學生的喜愛,那是因為游戲與活動是他們在其他的文化課程中無法體會的項目。當然,在游戲類的體育教學活動中,老師就應當公平公正、點到為止,避免發生安全事故。如果真遇到天氣不好的情況,就只有選擇室內,可以給學生播放教學錄像,給學生提供更為直觀的課堂感受,提高學習興趣。不管在室內還是室外,體育老師不僅要創新教學內容的選擇,同時更要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借助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形式和教學經驗,一定要讓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體育產生了興趣,才會學好體育,鍛煉好身體。在新課程背景下,老師就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通過實踐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鍛煉,教師只負責引導和輔助,在學生遇到問題和動作不規范的時候予以指出說明,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不斷學習,引進新的活動內容,將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帶入教學當中,不必過于死板。所以,我們老師要大膽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力爭打造高效的體育教學。
3 ?培養學生鍛煉身體的習慣
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于2019年7月2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到2018年體育健身指數得分60.2分,相比2016年59.3分有所提高。比如,雖然我國青少年形態發育水平在不斷提高,但超重和肥胖等問題卻日益嚴重。1985—2014年的全國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學齡兒童超重率從1985年的1.1%上升到20.4%,肥胖率從0.5%上升到7.3%。當前還有學生視力等問題,亟待重視。現在是學生都不是很喜歡鍛煉身體,光靠老師在學校所上的體育課是遠遠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老師在學校教學的時候就要充分利用短時間內、在學生承受的能力范圍內增大學生的運動量,比如男生跑1600m、女生跑800m,也可以采取常規的俯臥撐、三級跳遠、球類運動等簡單有效的動作,當然,強度不宜過大。在學生培養起一定興趣的基礎上,向學生傳授一些不受場地限制的鍛煉身體的方法,比如立定跳遠等。這樣可以為學生不受限制地鍛煉身體創造條件。為了鼓勵和監督學生鍛煉,比如教太極,當堂課教授的動作,在下一次課上檢驗學生熟練度并納人期末考核的方式進行。這種課上與課下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鍛煉習慣的養成可以有很好的幫助。老師在學校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多參加體育鍛煉,多嘗試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個人觀點是體育課上的教學內容主要在2個方面,首先是教給學生基本的鍛煉方法、體育項目和器材的使用方法等;其次是對學生的鍛煉成果進行監督和檢驗,起到一個督促學生鍛煉身體的作用。而不是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很多很多的鍛煉,這樣的效果是不好的。要教會學生各項體育運動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課后自己可以加強鍛煉。這樣,才能較好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 譚曉宇,王顯明.論中職職業技能競賽對中職教育的逆向促進作用[J].贏未來,2018(11):443.
[2] 閆茹冰.高職體育教育中的體驗式教學方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5):86-87.
[3] 尹吉玲.試論中職體育教學如何體現職業特色[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