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花

微信幾經改版,其中一項是把先前的“好看”按鈕換成現在的“在看”。
其實,對于這種小改動小米同學是不買賬的。用她的話說,就是“在這個連垃圾都要分類的時代,怎么還會有這么不體貼用戶的功能?”——是的,對于一個連發條朋友圈都必須分組的人來說,這一字之差的改動如果不具備分組功能的話,就是換湯不換藥的bug(漏洞)。而小米不買賬的原因,還得說回微信改版“好看”按鈕后。
那天,小米陡然發現工作中有過交集的某位朋友把她拉黑了。經多方打探,才探知被拉黑的原因,居然是自己總是出現在對方的“看一看”里。繼續八卦,是小米點“在看”的那些文章,大多都是勵志“毒雞湯”,那位朋友認為這些文章既沒格調又沒營養,只會讓人生煩,最后就“心臟受不了”了。古有割席斷交,今有取關拉黑,人生旅途中總會有朋友走著走著就散了。但,以這種方式消失在對方的朋友圈,還是有點難過的。因此,小米的心臟也打起了麻花結。
屋漏偏逢連夜雨,痛點不止這一點。作為一個待字閨中的姑娘,小米圈友中有一個她非常欣賞的寶藏男孩。憑感覺,她認為那男孩子對自己的印象應該也還不錯。但上次閑聊時,男孩突然問小米平時在微信朋友圈里都喜歡瀏覽些什么樣的文章,是不是不太喜歡看專業的東西……啊,杯弓蛇影,小米秒變驚弓之鳥,總覺得自己的形象正在男孩心目中發生著驚天逆轉,人設有崩塌的危險。
雖說自己以前是朋友圈里的活躍分子C位擔當,但那些友情點贊是帶著一種自我欣賞的情愫(好心)進行的,而且,對很多轉發的內容也已經很克制地分組可見了……都這么隱私地進行了,卻栽在微信改版后的“在看”功能上。小米既沒想到自己點贊的內容會跑到所有微信好友“看一看”界面里去,也沒想到只要微友們進入那個界面,就會很輕易地發現自己點贊了哪些內容。
好看?不好看?在看?不在看?也許一枚小小的按鈕就能鑒定一個人的心中大戲。就像朋友說的,古有“華山論劍”,今在“看一看”里煮江湖。倒是羨慕我的另一個朋友,坦坦蕩蕩分享,選擇自己所愛,不論他人評價。想在社交平臺上立人設,終歸還是會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