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美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紹興 312000)
2012 年我國頒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 年)》,明確指出“建設智能化教學環境,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智慧教室作為智能教學環境,在教學環節中能夠實現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隨時進行交流互動,從而進一步推動教學改革。
我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要培養學生具有電子產品的安裝、調試、檢測、維護的專業能力,并向學生傳授繼續學習、信息處理、溝通合作、解決問題、組織協調和創新應變等關鍵能力。《電子技術實訓》課程是基于《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的實訓課程,是培養專業技能的基礎支撐。
黃榮懷、胡永斌等認為智慧教室有效地利用了各類先進技術,如傳感技術、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及富媒體技術等來裝備教室和改變學習環境。智慧教室的“智慧性”體現在以下五個維度:內容呈現、環境管理、資源獲取、及時互動和情境感知,縮寫為S.M.A.R.T[1]。與傳統的多媒體教室相比,智慧教室有更強的智能化和交互性等特征,學習內容智慧化呈現,學習資源泛在化獲取,師生和生生的交互更加立體多樣,學生主體作用與教師主導作用都能充分發揮。智慧教室的設計大多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記錄、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并借此提高教學效果。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智慧課堂教學的一種典型模式。智慧課堂是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智能高效的課堂,包括網絡教學平臺、多媒體教學課件、微課、網絡試題庫、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智能教學終端等,形成了富有智慧的理想學習環境,為開展混合式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智慧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特點是:在教學形式上實現傳統面對面教學與網絡教學的結合;在教學手段上采取傳統教學手段與信息技術手段的結合;在教學目標上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評價上注重過程評價、結果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的結合[2]。
智慧教室環境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分為三大階段:混合式教學的前期準備階段、基于智慧教室混合式教學活動和教學考核。基于智慧教室的《電子技術實訓》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如圖1 所示。

圖1 基于智慧教室的《電子技術實訓》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
下面以家用恒溫箱電路的制作為教學案例詳細闡述教學過程。
教師在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建立班級群,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任務分解,制作了三端固定穩壓器、三端固定穩壓器的應用、三端可調穩壓器、運算放大器、理想運算放大器、反相比例運算電路、同相比例運算電路、差分放大電路、比較器、任務布置、調試過程共十一個微視頻上傳,同時上傳的還有教學PPT、圖片等教學資源,并發布了信息檢索作業。
3.2.1 線上自主學習
學生根據教師下發的任務清單,梳理學習任務,自行下載學習本次任務的教學資源,線上觀看教學視頻等資源,通過自主學習,學生獨立自主完成課程作業,總結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利用平臺的討論區發帖,與老師和同學共同交流、學習。教師通過交流、答疑、作業批改,可以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調整教學內容。
3.2.2 線下講授
教師通過雨課堂發起簽到,系統會將簽到信息發布到學生微信端,學生即可參與簽到。通過雨課堂發布任務測試題,雨課堂自帶的大數據分析如圖2 所示,統計出學生共性問題,引出本節課教學重點、難點,采用任務驅動、演示操作、研討學習等教學方法實施教學過程,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重點、難點突破。教學實踐中采用隨機點名、彈幕和問答等互動方式,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檢驗集中授課教學效果[3]。
學生認真學習課上教師所教學內容,掌握重難點,參與教師設計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如課堂上彈幕、限時答題等,可以強化記憶,掌握各知識點。

圖2 家用恒溫箱前測試題統計

圖3 某試驗臺示波器面板設置圖
3.2.3 線下操作
教師登錄智能實驗室系統“Easylab”, 安排好上課時間,增加實訓課件。在學生調試時,查看這個實驗室儀器運行情況如圖3 所示,必要時可以遠程干預。等學生上傳實訓報告后,及時批閱學生提交的實訓報告,并一對一指導,遇到共性問題,可以把問題投屏,進行討論、講解。
學生根據材料清單,領取元器件,進行元器件的篩選和電路板的檢查。對照電路圖進行焊接。焊接完成后。登錄智能實驗室系統,進入課堂,根據老師下發的任務單要求,進行電路的調試,調試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打開省在線開放課程App“在浙學”的調試視頻,一步一步跟著調試,也可以和小組同學探討,經過反復的調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調試過程,完成理論知識的內化,達到教學目標。
3.2.4 總結提高
課后,學生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需要繼續學習視頻內容,并爭取對電路做適當的改進或創新,在平臺進行發帖討論,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和實訓經驗。
課程評價采取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路。為引導、激勵學生重視學習過程,過程評價包括平時的學習表現、課前自主學習的作業完成情況、討論區的參與度、焊接、調試、匯報等環節的完成情況,而且加大過程考核比重,適當降低期末考試成績所占的比重,并引入加分項目。
智慧教室中進行混合式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使教師真正成為課堂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宗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線上學生有效的自主學習,能減少課堂教師的講授時間,增加了師生互動交流,活躍課堂氣氛,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實際操作和問題探究,提升了教學質量;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智慧教室改變了傳統的“先教后學”,實現了“以學定教”的目標,使教學設計更靈活、更富有針對性,也增加了挑戰性。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存在部分學生刷課程視頻的學習時間,平臺互動兩頭(開學初和期末)熱,中間冷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