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萍 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第二幼兒園
早在1979年,美國教育家協會(N E A)主席就首次提到教師職業倦怠的現象。他感嘆“一個重大的新的疾病正在折磨著教師職業”,并預言“如果不能有效的糾正,那么就會達到流行的程度。”筆者上網略微搜索,發現北京、昆明、大連等城市的幼兒教師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職業倦怠的現象。那么我市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如何呢?近幾年幼兒教師打罵幼兒事件不斷涌現,人們不禁要問:我們心目中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哪去了?出現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文獻法對我市7所幼兒園1 2 5名教師進行調查研究。共發放1 2 5份問卷,回收問卷1 0 0份,其中有效問卷9 8份。
2.調查對象:4所公立幼兒園、3所私立幼兒園

表1
由表1可知:如果找到合適的工作,但工資沒現在高,4 7%的幼兒教師表示不會放棄幼兒教師的工作;只有2 0%的教師會放棄幼兒教師的工作。可見工資待遇是影響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2
由表2可知:1 7%的幼兒教師覺得所帶班級的幼兒不難管,5 7%的幼兒教師覺得還可以,可見幼兒難管的程度并不是導致幼兒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主要原因;1 2%的幼兒教師一天工作下來很疲倦、覺得沒意義,想發牢騷。如果能適當減輕幼兒教師的工作量,相信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減輕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機率。

表3
由表3可知:4 1%的幼兒教師經常因為擔心幼兒的安全而提心吊膽,其中1 0%的幼兒教師表示一進幼兒園就會感到壓抑、苦悶、無奈。可見幼兒園的安全事故對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產生有一定的影響。

表4
由表4可知:79%的幼兒教師在遇到負面情緒時會找人傾訴,68%的幼兒教師都會經常與同事間交流。由此可見,幼兒園里同事之間的交流、溝通是幼兒教師處理負面情緒緩解壓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表5
由表5可知:我市幼兒教師中67%的教師每天上班都很開心,但其中8%會經常在幼兒面前表現出焦躁不安、易怒,1 4%的幼兒教師會經常希望早點下班休息。由表1-5可見,我市幼兒教師雖然并未在行為上表現出倦怠現象,但是在情緒、情感方面表現出了一定的職業倦怠的傾向。
影響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因素有多種,本文分析結果顯示造成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主要原因有:工資偏低、工作量大、專業發展和學習的機會少、參與管理權低、幼兒安全方面存在的隱患、以及與同事間人際關系處理問題。
相對于其他教師、醫生、警察等服務性行業的工資待遇來說,幼兒教師工資待遇只處于中等水平。待遇會影響到人們對待工作的心態,幼兒教師們普遍認為自己勞動所得的報酬與家長和社會賦予教師的崇高使命并不相稱,相比其他工作,幼教的事情不僅繁重還責任心大,這使幼兒教師感到非常的不平衡。
現代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較長時間和追求完美的責任,容易導致幼兒教師產生壓力。而上級有關部門和本園制定的繁多的教學計劃,組織的各種評比、競賽、教研活動、公開課,更是讓幼兒教師應接不暇,無形當中也增添了幼兒教師的工作負荷量。再加上教育改革及為適應知識信息時代必須不斷“充電”避免產生教育知識、技能的枯竭癥狀等等,使幼兒教師身心疲憊。若長期如此最終將會導致職業倦怠的產生。
許多幼兒教師在幼兒園里“談傷色變”,本文調查表3顯示41%的幼兒教師在幼兒園里經常由于擔心幼兒的安全而提心吊膽。可見幼兒的安全問題給幼兒教師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本文問卷結果顯示:7 9%的幼兒教師在遇到不開心、有負面情緒時都會找人傾訴,6 8%的幼兒教師在園會經常與同事交流。如果教師缺乏經常的欣賞與支持性的反饋,領導或同事之間缺少溝通,都容易使幼兒教師產生壓抑感、無歸宿感。可見,人際關系緊張也是導致幼兒園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因素之一。
職業倦怠會減弱幼兒教師的能力發揮,進而影響教育質量,對幼兒和教師自身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所以我們幼兒教師要盡量避免走進職業的倦怠狀態。那么,幼兒教師應該如何避免職業倦怠狀態呢?
通過多種渠道,積極提高教師待遇。如注重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和政策導向作用、幼兒園利用有效資源、幼兒教師本身資源等等,提高教師待遇。
從幼兒教師本身來說,要備課、布置墻飾、做研究、寫計劃,還要對幼兒進行全面的照顧和指導,只有精通了自己工作中的各個環節,才能對自己的工作產生勝任感、輕松感,才不會為工作所累,工作才會從真正意義上變成一種精神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加強自身的素質,從本質減輕壓力。
運動、洗熱水澡、聽音樂、向朋友傾訴、去美容院換個發型這些松弛的方法,還可以學習放松訓練技術來應付壓力,在一旦出現焦慮或抑郁心理障礙時,可以向領導請假,外出旅游,放松心情。
人是群居動物,生活中無時無刻不與其他人打交道,因此好的人際關系對幼兒教師顯得至關重要,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1)尊重他人。(2)胸襟豁達。(3)學會贊美。(4)換位思考。(5)心態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