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顯嬌



摘 要:通常人們對家庭教育的理解包括兩個維度,廣義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員在家庭互動的過程中相互實施的一種教育;狹義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家庭中的長者自覺或不自覺地、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對未成年兒童施加的教育和影響。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父親參與幼兒家庭教育的現狀,調查報告主要通過家庭生活環境包括家庭結構、家庭經濟狀況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家長的教育態度、方式方法三方面的調查分析得出父親參與幼兒家庭教育的程度較低但呈上升趨勢、對父親角色認識不到位。
關鍵詞:父親參與;幼兒家庭教育;重視程度
一、問題的提出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對未成年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父母是兒童成長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是缺失的。隨著社會對父親參與家庭教育重要性認識的不斷提高,筆者通過系統文獻檢索與分析發現,涉及父親參與幼兒家庭教育的現狀調查的相關內容較少,多數是論述父母雙方對家庭教育的影響因素及解決的措施。研究也發現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中國的父親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偏低,父親參與家庭教育的程度偏低,父親的教育方式比較落后等問題。因此筆者從家庭生活環境、家長自身的教育觀念和家長對子女的態度與教育方式三方面對父親參與幼兒家庭教育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了解父親參與家庭教育的程度以及父親自身存在的問題。
二、研究方法
1. 被試。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以3到6歲幼兒的父親為研究對象。由于時間不夠充足及發放問卷時考慮到某些因素限制,因此筆者采用在網上發布問卷的方式收集資料。
2. 測量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同時參考了有關父親參與幼兒家庭教育的相關文獻。問卷以選擇題的方式呈現。問卷設計主要圍繞家庭生活環境(包括家庭結構、家庭經濟狀況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家長自身的教育觀念和家長對子女的態度與教育方式三方面來設置題目,以全面了解父親對參與幼兒家庭教育的現狀。
3. 資料的收集與處理。本次調查按照問卷設計的原則精心設計。問卷共39個問題,包括9個基本問題和30個主要問題。筆者采用網絡問卷形式,一共回收了35份問卷,剔除不完整問卷后,本次測試余30份有效問卷進入后續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一)對早期教育的認識
從圖一中可以看出34%的父親認為早期家庭教育非常重要,41%的父親認為早期家庭教育重要,25%的父親認為一般,而認為不重要的為0%。由此可見,父親對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很高。隨著社會對父親參與家庭教育重要性認識的不斷提高,“養家糊口”不再是父親唯一的課題,與孩子共處、與孩子共同成長也是父親的另一個方面。
(二)對家庭教育的認識
從表一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的父親們在觀念上都認為家庭教育也是一項成功的事業,照顧孩子是父母雙方的事情。家庭教育是孩子的最早課堂,家庭中的成員都是孩子的學習向導,對幼兒的教育不僅僅局限于母親,父親也是幼兒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對父親角色的認識
從表二的相關數據看出大多數人認為父親的角色就是賺錢養家,而母親的角色是在家教育孩子。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在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終身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傳統的父親角色定位應該有新的內涵,要求父親迅速實現角色定位,從觀念到實踐充分發揮父親在幼兒成長中的作用。
(四)參與家庭教育程度調查
從表三中孩子的照看情況得知46.5%的家庭是由母親照顧,其次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照顧較多,其中僅有6.6%的家庭是由父親照顧,可見父親在幼兒照顧幼兒方面參與度較低;從參加幼兒園開展的親子活動、家教講座來看,59.5%的家庭是母親參加,22.3%的家庭是父親參加,祖父母的占11.7%,據此得知母親的參與度遠比父親的高;從給幼兒講故事的情況來看35.28%的父親能經常給孩子講故事,47.06%的父親偶爾能做到,有11.76%的父親很少給孩子講故事,有5.88%的父親從來沒有給孩子講故事。由此可以得知父親在幼兒的生活照料、學習及幼兒的陪伴上參與度不是很高,但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已經有了改善。
四、討論
(一)對研究結果的討論
1. 父親參與幼兒家庭教育的程度偏低
在家庭教育的教育形態中,父母的教育狀態和教育行為越來越成為家庭最主要的教育因素,母親參與比較多,對孩子管得也比較細。而父親在改善家庭條件中承擔的責任比較多。各項研究表明,父親參與幼兒家庭教育程度偏低,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父親的教育缺位很容易造成孩子性格、情感、智力、社會性等方面的缺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親應該承擔起教育子女的責任。
2. 對父親角色內涵的認識傳統、陳舊
相當多的父親對父親角色的認識還比較傳統,認為父親是一個賺錢養家的角色,不必花時間去關心孩子的心理。這種對父親角色的認識比較傳統,影響了父親參與幼兒家庭教育的程度和效果。一個合格的父親應該是一個愛孩子,對孩子有啟發、榜樣、引領作用的角色。
3. 父親參與家庭教育有上升趨勢
根據調查得知,父親對幼兒家庭的參與度在不斷提升。隨著社會、學校和家庭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的提升,父親也逐漸融入家庭教育的氛圍中來,表現在對幼兒日常生活的照料、關注幼兒的學習和給幼兒講故事等方面。
(二)對研究方法的討論
由于條件的限制和時間的影響,本研究采用網絡問卷的形式收集信息。由于網上問卷調查法自身的缺點,無法確保資料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因此所收集的資料分析結論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其次研究方法比較單一,筆者只能停留在對資料的表面分析,無法了解更深層次的內容。
參考文獻
[1]楊萍,閆旭蕾.家庭教育新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3(9).
[2]趙忠心,黃富順.中國家庭子女教育[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3]吳錦良.父親的角色[J].幼兒教育,2001(4).
[4]李一凡.父性教育不可缺失[J].學前教育:家教版,2004(5).
[5]鐘立新.父親獨有的作用[J].寧夏教育,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