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芬
摘 要:幼兒午睡是幼兒園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幼兒的生長發育主要是在睡眠中完成的。午睡有益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睡眠好壞直接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身體健康、學習狀況等。睡眠是與覺醒交替出現的一種生理狀態,睡眠不足的兒童會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脾氣暴躁,食欲降低,身心健康狀況不佳等。為此,幼兒的午睡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午睡管理呢?
關鍵詞:健康;午睡;管理
幼兒睡眠有助于疲勞的細胞得到休息,保護腦神經細胞免于過度勞累而損壞,幼兒期又是身體發育迅速的時期,睡眠時釋放的生長激素是平時的3倍。由于幼兒參加了早上的體育和各種游戲活動,并在活動中不停地學習、交流、互動和思考等,身心及大腦都會很疲憊,所以幼兒園安排午睡是很有必要的。午睡可以讓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得到休息緩解和調節,更好地接受下午的學習活動。
充足的睡眠可以促進幼兒各方面良好的成長,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幼兒的睡眠問題一直是家長和老師共同關注的焦點。為此,幼兒教師必須做好幼兒午睡的管理工作,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抓住睡前、睡中、睡后的潛在教育價值,采取溫馨有效的教育策略,充分發揮午睡環節在幼兒成長中的特殊作用。
一、幼兒教師該如何做好午睡前的準備工作?
(一)營造午睡的氛圍
睡前幼兒就不做激烈的活動了,散散步,聽聽舒緩的音樂,或者教師朗誦古詩,講講故事等;用搖籃曲等,輕聲進入午睡室,暗示幼兒盡快入睡;拉好窗簾,準憊好床鋪,調節好室溫和好光線,做好適宜的通風等。
(二)做好睡前如廁工作
睡前教師組織幼兒排隊如廁,細化到每個幼兒,有大小便的盡量排空。監督每位幼兒確實如廁沒有?因為有個別的幼兒玩得太開心,暫時沒有如廁的意識,可是午睡不到兩三分鐘就叫:老師,我要尿尿。而其他某些調皮的孩子也就跟著湊熱鬧:老師,我也要尿尿。結果,影響了整個班的睡眠。因此,我們在午睡前5分鐘,要耐心細心周到地督促等待幼兒大小便的排泄過程,不要過多地催促和干擾,盡量讓幼兒排空膀胱內的尿,清除生理對午睡的干擾。
(三)睡前準備工作
上床前,將幼兒隨身攜帶的小物件(紐扣、皮筋、發卡、紙張等)集中放在一起,避免發生意外。指導幼兒脫鞋并擺放整齊,幫組幼兒脫掉外衣并折疊整齊。以游戲的口吻引導幼兒放平枕頭,鉆進被窩,再用輕柔的語調、緩慢的語速講述簡短的故事,平靜幼兒的心情,幫助入睡。接著用輕柔的語言使幼兒安靜、獨立入睡、右側臥或仰臥入睡。多用鼓勵性的動作夸獎他們,輕輕地安撫他們的頭部,使他們產生一種安全感、溫馨感。
二、幼兒午睡過程中教師該如何科學地管理?
首先,做好睡前午檢工作,認真清點人數,了解幼兒身體、精神狀況,特別是女孩子的發卡、皮筋等物品要集中放置,防止幼兒口含異物入睡。午睡時要注意適度開窗通風,值班教師要保持寢室的干凈、通風、無臭氣、霉味。嚴格貫徹午睡巡視制度,幼兒午睡時值班教師全程看護,做到“一聽”、“二看”、“三摸”、“四做”:“一聽”是聽聽幼兒的呼吸是否正常;“二看”就是看看幼兒的神態睡姿,并糾正幼兒的不良睡姿,嚴密注視幼兒的舉動有無異常,如打鼾和夢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三摸”就是摸摸幼兒的額頭溫度,看看體溫正常與否;“四做”就是對個別踢被子的孩子要親自為其蓋好,蒙頭睡的、含手指頭的及時糾正。
其次,特殊幼兒要特別關注,生病及體弱幼兒午睡時多留意幼兒體征,并提醒按時起床。如果孩子胃口好,吃多了,或者孩子飯后入睡有些困難,教師千萬千萬不要強迫孩子立即入睡!!!允許他們在老師身邊疊紙、看圖書等,食物消化一會兒,身體舒服了情緒也培養的差不多,入睡也就容易了。對晚睡早起、中午不想睡覺、精力還特充沛的幼兒,要把午睡時間推遲幾分鐘,允許他們在老師身邊疊紙、看圖書、玩玩具等,讓興奮神經系統慢慢安靜下來,使周圍安靜的氣氛勾起他的睡意,自然也就睡了。值班教師要保持寢室午睡時的安靜,不能擅自串班、離崗、接聽電話、玩手機、睡覺、湊堆聊天,不做與幼兒午睡無關的事情。
幼兒午睡期間易出現的安全事故:蒙頭睡覺、憋氣、玩危險物品進入口腔、鼻腔、耳朵等部位,上床和下床玩耍,衣服、枕巾纏著給幼兒造成人身安全危險等,都屬于值班教師的安全責任。值班教師要認真填寫幼兒午睡記錄情況表,加強巡視,注意發現并消除午睡時的安全隱患,堅決杜絕意外事故發生。
案例說明分析:小班年齡段孩子存在的現象
依賴型的孩子:對成人的依賴性強,午睡需要教師的陪伴、哄勸。對這種孩子,在他(她)入睡之前,坐在其旁邊輕輕地撫摩他的頭,或輕輕拍打他的身體,跟他(她)講悄俏話,慢慢地,孩子的情緒安定下來了,也就睡著了。
有戀物癖好的孩子:午睡時需要摟布娃娃、鞋、玩具等才能入睡。對這種幼兒,剛上床時可遷就他們,當他們睡著后再悄悄把東西拿走,如果有的幼兒一定要摟著自己的東西才睡覺,就暫時讓他緩解一下,過幾天再開導他。
頑皮型的孩子:體力充沛,上床后不停地折騰,不脫鞋,不脫衣褲,不粘床,不睡下,有的甚至爬上爬下、哭鬧不停,道理不聽,焦躁不安,大聲喧嘩,老師用盡一切辦法都不起作用。
過激型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聽哄勸,對這樣的孩子,只要不哭先不管他,等到其他孩子入睡后再與他聊天,或玩一些沒有聲音的玩具,等他困了以后再上床睡覺。
通過以上小班孩子的幾種午睡案例,不難發現,幼兒的午睡工作,也是要講科學和策略的。
三、如何建立幼兒良好的午睡習慣?
幼兒需要做的:睡前散步、聽音樂、閱讀、聽故事等,進入午睡室后保持安靜;逐漸學會自己穿脫衣服,并把衣物疊放整齊放在指定地方;養成良好的睡姿與習慣,側臥式或仰臥,不俯臥或蒙頭睡,不玩東西,不吮手指,安靜入睡;按時起床,自己迅速穿好衣服和鞋襪,不在床上磨蹭,然后自覺地如廁、盥洗,并自己檢查衣服是否穿戴整齊。
對教師的要求:預先拉上窗簾,使寢室保持一定室溫;指導或幫助幼兒正確有序地穿脫衣服,檢查蓋被情況,糾正不良睡姿;隨時巡查睡眠情況,觀察是否有咳嗽、流鼻血、打鼾、磨牙等異常,教師不得離崗。孩子在被窩里做的事情,不容易被發現,比如有孩子帶小豆豆或石子,很有可能就會塞到耳朵或者鼻子里去,還有一些有癲癇的幼兒如果在睡眠的時間發作,很可能錯過搶救的時間,直接導致無法挽回的失誤等,所以教師隨時要認真細心地觀察幼兒的舉動。大多數孩子身體不適或生病時常會反映在睡眠上,幼兒在午睡以后精神呆滯、面帶潮紅、呼吸急促、預示著孩子發病了,教師立馬就要采取措施,不能耽擱和拖延。對個別入睡慢、交頭接耳、玩小動作的幼兒,教師要用暗示的語氣、悄悄話的形式或撫摸的手段來鼓勵幼兒入睡。對于會夢哭的孩子,教師不能離他太遠。教師除了巡查以外,還要做好起床的準備工作。個別孩子好動好奇,不知深淺,常常隨心所欲,無所顧忌,特別在睡前和睡醒后的那段時間,因耐不住安靜,有的還趁老師不注意會做一些不安全的舉動,著實令人害怕。因此,教師要隨時警惕,不能有麻痹思想,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杜絕意外事故的發生。
良好的睡眠習慣可以增強幼兒的體質,科學有序的午睡可以提高幼兒的一日生活質量及教育教學水平。良好的午睡管理,可以促進幼兒園向更好更遠的目標方向發展。因此,我們要重視孩子良好睡眠習慣的養成,重視幼兒園午睡環節的管理水平及質量,保證幼兒的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吳丹.幼兒午睡安排改革初探[M].教育部基礎教育司,2006.
[3]王順妹.學前教育研究[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4]李道佳.幼兒園素質教育[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1997.
[5]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6]托馬斯·科里.富有的習慣[M].奧地利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