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直播電商以最快捷的方式,成為諸多企業一根救命稻草。
年初,廣州市商務局出臺《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決心將廣州打造成全國著名的直播電商之都。這是全國首個出臺的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
6月6日至8日,廣州市商務局、廣州市直播電商協會籌備組聯合舉行首屆直播節(中國·廣州)活動,掀起直播電商熱潮。
廣州這座千年商都能否成功變身直播電商之都?商家如何實現直播帶貨從0到1的轉變?如何實現直播電商平臺、商家、消費者等多方共贏?6月中旬,《民生周刊》記者走進廣州。
羋姐工作室掛著直播節活動背景板。圖/張兵
官業桃是廣東省連州市大山地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是當地有名的果農,有兩萬多株桃樹,世代以種桃為生。
6月6日,一大早,官業桃就爬上樹摘桃,上午10點多帶著10多箱鮮桃與朋友一道,冒雨驅車6個小時,直奔直播節主會場廣州塔。
“由于暴雨,交通不便,一路上我不斷打電話問他到哪兒了。后來跟主辦方商量,把直播時間延長了一個小時。”主播蘭蘭村長告訴《民生周刊》記者,“從來沒見過他這樣,像換了個人一樣。平時意氣風發,那天走進直播間時眼眶發黑,淋得濕漉漉的。”
蘭蘭村長名叫羅惠蘭,是廣州鳳凰國際旅行社團委書記。她所從事的旅游業受到疫情影響,接觸直播帶貨后她就想到了官業桃。
在直播間,官業桃覺得自己表現不佳,面對鏡頭說不出話來。同時,想到因為下雨,自家的桃子爛在地里,每天要損失一萬斤,官業桃便十分焦慮。
“怎樣才能把桃子賣出去?他沒有任何廣告意識,一直依靠傳統的銷售渠道,甚至不會在網上開店。”無助的官業桃讓羅惠蘭很是心疼,“他只懂得種桃,不懂得上網,不懂得淘寶,我希望通過直播,能夠真正幫助這些大山里的人。”
羅惠蘭說:“我是新主播,粉絲少,那個時段又是下班時間,看的人也少。”直播當天羅惠蘭他們只賣出100多箱,廣州電視臺接力幫助官業桃,節目播出一個小時后又有600箱訂單。
“到現在已有1600箱訂單。”幾天下來,官業桃總算松了口氣。
走進直播間的不僅是農產品。“從傳統終端銷售、電子商務、微商,到如今火爆的全民直播,我都參與過。”廣州美吉第六感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姜浪滔說,“我專注把產品品質做好,主播把銷量做大,并獲得我公司產品的忠實粉絲。”
“通過開展首屆直播節活動發現,傳統企業、品牌、商家對于直播電商帶貨模式依然不熟悉、不了解,許多品牌是第一次通過直播電商帶貨。”廣州市商務局一名工作人員說,“舉辦首屆直播節,是許多商家從0到1的轉變,踏出了第一步,有了第一次直播帶貨經驗,將有利于他們后續舉辦更多直播活動。”
6月6日,廣州直播電商節開幕,在快手上擁有逾480萬粉絲的羋姐上線直播,40分鐘銷售額破1000萬元,全天銷售額為8100萬元,成為直播節白云區分會場冠軍。
這個奇跡是如何創造的? 6月9日晚上9點半,《民生周刊》記者來到廣州市天河區漁沙坦市場,穿過一樓一扇很不起眼的門,便進入了羋姐的直播工作室。
工作室里燈火通明,桌上、地上堆滿箱包、鞋、飾品,工作人員都在忙碌著,羋姐和丈夫王陳早已坐在直播間。
直播間很簡陋,一間屋子隔出一塊角落,攝像機背后,兩盞補光燈“炙烤”著兩位主播,透過虛掩的屏風,羋姐正在吆喝叫賣。
助理王飛向記者介紹,2019年5月,羋姐首次開播,當時才12萬粉絲,準備了20到30款春夏連衣裙,最終賣出一萬多件。
如今,羋姐基本是晚7點開播,一場直播時長5個小時左右,一般會賣50到60款貨品。
羋姐團隊一般會篩選3次,包括圖片篩選、版型篩選和直播間的出搭貨篩選,團隊配置上包括直播、運營、產品、客服、倉儲等200多名員工。
“快手賣貨最重要的一點是廠家直供消費者,手握工廠的好處在于,掌握貨源,品質環節更能保證,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更具價格優勢。” 王飛介紹,“除此之外,羋姐能夠快速在平臺上立足,還因為她有豐富的服裝銷售運營經驗,有一定的粉絲基礎。”
“廣州做直播最有產業基礎支撐,廣州有千年商都美譽,坐擁全球最大的貿易集散地珠三角,在這一輪各大城市視頻時代爭搶戰中,毫無懸念會成為直播電商之都。”
廣東黑馬影視首席執行官宋春鴻在廣州電商直播節現場。圖/張兵
6月10日,廣東黑馬影視首席執行官宋春鴻告訴記者,“廣州首屆直播節期間,雖天公不作美,暴風雨肆虐,但依然擋不住直播在全城各地火爆登場。”
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也是享譽全球的千年商都,這里有引領全國、輻射全球的644個專業批發市場,有全國首個跨入萬億俱樂部的天河路商圈,有跨越千年繁華的北京路步行街,也有“中國第一展”廣交會,有聯通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網絡,商業底蘊深厚,產業供應鏈完備。
宋春鴻的辦公室在名高大廈,透過11樓的玻璃能看到花都區的分會場思埠集團。在宋春鴻看來,分會場遠比主會場熱鬧,為了給主播造勢,花都區的汽車生產商甚至將汽車開進了會場。
廣州電商直播節采取“1+N”形式,設置主會場和多個分會場,11個區悉數開播,在花都區就設有一個主會場和7個分會場。
“直播產品要具備小而精、小輕新的特點,要有高頻次的復購,是網民的剛性需求,絕大多數受眾都需要。”
宋春鴻分享自己對直播的一些感受,“傳統企業商業變現訴求更強烈,視頻直播時代已經到來,專注于幫助實體企業、實力商家升級搭上直播經濟風口,通過咨詢服務切入,提供視頻內容的策劃與生產,在視頻時代會有無限商機。”
“因為我們擁有珠三角完備的供應鏈優勢,還擁有快手、抖音官方授權代理運營商的渠道掌控實力,所以參與了這次廣州主會場廣州塔的全程策劃組織。”宋春鴻說。
“砸了不少銀子,當時開通網絡直播銷售SKEGGER小鮭魚魅足鞋和鞋墊,每場粉絲觀眾高達300萬至1000萬,但綜合成本高,粉絲購買轉化率低,不得不停止直播。”2015年初,廣州朔杰世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石衛兵就開始嘗試直播。
提起當年受挫的經歷,石衛兵感慨萬千。
“直播爆鏡好掙錢。”石衛兵認為,2020年初全國網絡直播重新火爆,有點類似電視購物的升級版,能夠取得銷售好成績的,仍然是原來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和商品。
“作為消費者,通過直播平臺或電商平臺購物,要多看,做到理性消費。”6月3日,廣州首屆直播節上,廣州市場監管局副局長丁力提醒,“看經營資質,謹防‘釣魚網站;看支付方式,謹防‘直接匯款;看商品價格,謹防價格陷阱;看交易說明,保障自身權益。”
廣州首屆直播節覆蓋了汽車、服裝、家電、美妝、鞋帽等行業的上千家企業,通過溝通直播電商平臺、MCN機構和商家報名參加此次活動,1個主會場、11個區分會場、159個特色分會場,共吸引30家全國主要知名電商平臺和欄目參加,100多個MCN機構、10萬多個品類商品登臺亮相。
有業內人士指出,直播電商是一種新興的營銷模式,目前,廣州依然缺乏深度了解直播電商的人才。
此次直播節,由于時間倉促,商家、機構、主播、平臺之間溝通的時間不足,未能完全做好選品、上產品等細節,未來還有不小上升空間。
姜浪滔注意到,隨著主播帶貨的快速發展,五花八門的產品紛紛上架,因為消費者貪圖便宜,主播的需求利潤點過高,部分產品的質量因為成本原因不過關。而且,有部分主播因為銷量太大賣期貨,從而導致消費者可能兩三個月無法收到貨物。
“直播帶貨的產品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審核,方可銷售,主播應以實實在在的內容進行推廣銷售,嚴打專業水軍和言語不文明的主播,對只為了賺錢而售賣不合格產品的主播要停播封號。”姜浪滔建議,“希望直播平臺讓利給品牌商,讓實業有合理的利潤點,讓更多消費者得到實惠。”
“實體店、網絡銷售、直播帶貨銷售渠道都必須建立在良好的商業模式上,多方共贏,否則一切都是瞎忙,甚至連廣告效果都無法達到。”
石衛兵說,“如果沒有宏觀的產業規劃指引,優化源頭商品的生產布局,全民一窩蜂,拿起什么就直播什么,極有可能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