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
執教年級
一年級
群文議題
有趣的動物兒歌
群文朗讀篇目
《小老鼠上燈臺》《虎大王照相》《小貓釣魚》《小熊過橋》《小刺猬》《小猴子下山》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掌握讀兒歌的方法,并在朗讀中體會兒歌的音韻美,體會兒歌語言的趣。
2. 通過朗讀、表演兒歌等多種形式,積累語言,學習并掌握如何把講故事講得生動有趣,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動物王國前幾天開大會通知了什么嗎?
2. 原來是通知動物王國將要舉行動物兒歌比賽呢。
3. 許多動物都在準備自己的參賽兒歌了,你們想不想去看看?
二、指導讀兒歌《小老鼠上燈臺》
1. 小老鼠說他準備好了,我們來讀一讀他準備的兒歌吧。
2. 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 誰想代表小老鼠把兒歌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讀。
4. 這么有趣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齊讀。
5. 這則短短的兒歌不僅讀起來有趣,更有趣的是它還是一個好聽的小故事呢!自己再讀一讀,想想: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故事呢?
6. 指名交流后老師講故事。
7. 老師講的故事好聽嗎?說一說老師為什么能把這個故事講得這么吸引人?
8. 指導總結講故事的技巧、方法。板書:想象、動作、表情、語言生動。
9. 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老鼠?
10.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兒歌。你覺得可以用什么方式讀,把這首兒歌的趣表現出來呢?(拍手讀、加動作表演讀)
三、半扶半放讀《虎大王照相》
1. 看著小老鼠展示自己的兒歌,虎大王也等不及了,他又給大家帶來了什么兒歌呢?
2. 學生自讀兒歌,指名讀兒歌。
3. 你喜歡這首兒歌嗎?為什么?
4. 這首兒歌其實也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誰來給大家講一講呢?
5. 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兒歌。齊讀。
四、總結學法,自讀其他幾首兒歌
1. 小朋友們,讀了兩首兒歌是不是覺得動物兒歌太有趣了?想不想去讀更多的動物兒歌?
2. 別著急,還有許多動物也準備好了兒歌參賽,請你們自己讀一讀,用喜歡的符號畫一畫兒歌寫了誰的什么事?結果如何?再在四人小組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首?為什么?
3. 指名交流。引導講一講兒歌中的故事。(你說的真好,你能把這首兒歌讀給大家聽嗎?你能講一講這首兒歌中的故事嗎?)
五、比賽讀兒歌
1. 小朋友們,動物王國的兒歌大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動物們想委托我們班的小朋友們參賽,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2. 請你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動物,用你最喜歡的方式代表它來參賽吧!
4. 指名戴頭飾讀兒歌,評選出最佳選手。(讀得好的把頭飾送給他作為獎勵)
六、總結,推薦書目
1. 同學們,今天我們讀了那么多兒歌,兒歌簡單又有趣,一首兒歌就是一個小故事,兒歌是寫給小朋友讀的。其實在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兒歌等著我們去讀呢,等著我們去體會兒歌中的樂趣呢。
2. 今天老師就給同學們推薦幾本關于兒歌的書籍:《中華歌謠》、《繞口令》、《兒歌大全》,同學們,去大聲地朗讀這些兒歌,去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吧,去發現兒歌中的樂趣吧,兒歌將會帶給你快樂。
設計思路及反思
群文閱讀教學要求教師在一個單位時間內指導學生閱讀相關聯的多篇文章,但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要在短時間內閱讀一組文章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兒歌是孩子們最早接觸、接觸最多的兒童文學形式,教師引導孩子通過讀兒歌、表演兒歌、講兒歌中的故事等形式感受兒歌的樂趣,讓學生走進兒歌,從而推開一年級學生的群文閱讀之門,在孩子們的心里撒下閱讀的種子,讓這粒種子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一、二年級的孩子要“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研究也表明,兒童閱讀能力的關鍵期應在一、二年級,中年級之后就會相對困難??傻湍昙壍暮⒆佑捎谧R字不多,又處于啟蒙階段,閱讀具有一定的難度,而兒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俗易懂的內容、朗朗上口的韻律,在學習生活中深受兒童的喜愛。因此,我嘗試用動物兒歌引導孩子進行群文閱讀,形成一年級兒歌群文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使課堂變得異彩紛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讓學生通過讀兒歌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為此,我在設計《兒歌中的故事》這組兒歌教學時,先確定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教會學生讀兒歌的方法和交給學生講好故事的方法和技巧,然后緊扣目標完成教學設計。課前,我安排學生完成了預習,掃除了字詞障礙。教學時結合剛剛學的課文《動物王國開大會》創設了情境,很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通過教師范讀、指名讀、比賽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體會讀兒歌的方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讀兒歌的方法,在讀中體會兒歌的音韻美,找到其中的樂趣。把故事講得生動、吸引人,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也是很困難的,我通過自己繪聲繪色給孩子們講《小老鼠上燈臺》的故事,引導學生邊觀察邊聽老師講故事,然后和學生一起總結講故事的方法和技巧,讓孩子們知道怎樣才能講好故事,而不是平淡無奇地讀故事。教學時,我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先帶著學生一起認真品讀第一首兒歌《小老鼠上燈臺》,然后半扶半放學習《虎大王照相》,最后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小組合作學習《小貓釣魚》《小熊過橋》《小刺猬》《小猴子下山》。合作學習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自己喜歡的兒歌,并嘗試根據兒歌用老師教給的方法講故事,感悟兒歌中的樂趣。最后,讓學生戴上頭飾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兒歌代表動物王國的動物們參加兒歌大賽,整節課達到了高潮,孩子們有的拍手讀,有點表演讀,有的雙人組合讀……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和目標。在教學結束的時候,我給學生推薦了兒歌相關的讀物,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課外閱讀,從課外書中獲取養分。
總之,這節群文閱讀課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孩子們不僅掌握了讀兒歌的方法,而且喜歡上了讀兒歌,還學會了如何把故事講生動,講得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