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輝 袁冬梅
語文課堂需要詩意。詩意,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靈魂,精彩而富有詩意的語文課堂是一種意境。
一、通過詩歌找到情感表達的密碼
詩歌是詩人情感表達的密碼,通過詩歌撫慰自己的心靈?,F在的詩歌已經不局限于詩人創作了,像孩子就是天生的詩人。農村的孩子,父母身在異鄉打工,他們只能在爺爺奶奶的膝下長大,缺少了父母的關愛和呵護,大山的老師教他們用詩歌表達自己的感情,訴說自己的心事,雖然詩歌課對教學沒有什么幫助,考試也不加分,但是這節詩歌教學課卻給了孩子們一種撫慰自己的心靈方式,就像李漢榮所說的一樣,用精神擦拭缺少光澤的內心,那詩歌就是孩子們情感的寄托。最近央視的一部紀錄片《人生第一次》中的第三個專題《長大》,所說的就是這么群孩子,他們的父母離開大山去遙遠的地方打工,在詩歌課上老師們帶他們外出采風,帶他們感受大自然,用眼中的大自然寫成詩透視自己的情感。“種子,被埋在大雪下,安靜發芽。老枯樹,在夜里,長出一根新枝丫。而我,在爸爸媽媽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長大?!边@是孩子們寫的詩,表達著這些孩子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但依然能夠悄悄長大,并且懂事的樂觀積極的心態。“閉上眼睛的時候,我看到了綠色的風,它撫綠了山林樹木,燙金了我的小牛,親吻了家里的白墻,染黃了阿爹的苞谷,但我不會把風變色的秘密告訴你。”這首詩是小鎖寫的第一首詩歌,但是他并沒有讀給自己的爸爸聽,大山里的大人們更多的時間是務農或者外出打工,很少時間拿來陪伴孩子,這首詩仿佛在告訴我們大山里的孩子的孤獨,他們更需要的是溫暖與呵護。小云也寫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首詩歌《孩子》:“小鳥是大鳥的孩子,白云是藍天的孩子,路燈是黑夜的孩子,母親去廣東的時候,我把我的鞋放在母親鞋的旁邊,因為我是母親的孩子。”短短一首詩飽含著小云多少的感情,父親去世,母親外出,姐姐讀書,偌大的房子里只有一只小小的身影,她照顧自己,努力念書,只為考上高中,踏進大學。小鳥依靠大鳥,白云依靠藍天,路燈依靠黑夜,小云何嘗不需要依靠父母,她用詩歌表達著希望得到母親的關愛,希望可以靠著母親長大。詩歌是內心情感的另一個寄宿,房子大大的,卻只有一個小小的我。原本安靜的孩子,找到了情感表達的密碼,它勾起了孤獨的孩子內心的美好,他們用天馬行空的想象表達著自己細膩的情感,寫出了對人生的不滿但卻擁有希望和期盼。他們希望擁有朋友,他們希望躲過黑夜,他們想探索世界,他們想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二、通過意象描繪意境抒寫人生
意象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里面蘊含著詩人獨特的情感。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边@里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古道”,“夕陽”等等都是意象,把所有的意象串聯起來就是一幅秋天郊外夕照圖。一匹瘦馬馱著游子前行,夕陽緩緩落下,悲傷的旅人還在天涯,通過意象描繪的意境正是抒寫著羈旅之人悲傷苦楚的人生,表達著他們思念家鄉,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詩人使用眾多密集的意象來訴說羈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滿濃郁的詩情。不同的意象寄托著詩人不同的感情隱藏著詩人的人生,他們在用“詩”訴說著自己的“情”,如那一輪明月總會引發詩人的離愁別緒,思鄉之愁,他們在告訴世人自己處在不能歸鄉的境地是何其的痛苦,有的人則是無奈被貶,有的羈旅漂泊,有的失去國家而無能為力……還有菊花的高潔品質總會讓詩人拿來自比,鄭思肖的《寒菊》中“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香中?!痹娙擞镁栈ㄟ@一意象暗示著自己的國家雖然已滅亡,但是他忠于故國絕不會向新朝俯首的堅貞。百花盛開于春,寒菊在凜冽的寒冬下綻放,那寒菊便是詩人,象征著詩人的品格,寄托著詩人絕對忠心的感情。所謂詩意人生,是詩人從意象意境中找到情感的棲息地,使心靈得到釋放,使人生充滿活力和意義。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