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篇幅大幅縮減,但重點突出,通篇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及實事求是、尊重規律的務實作風。在今年的報告中,我特別關注支持“兩新一重”建設、“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等方面的內容。
提速“新基建”,賦能新經濟發展。總理在報告中指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新基建”是今年以來的熱詞,發力“新基建”是立足當前,應對疫情沖擊、促消費、穩增長的有效手段,更是面向長遠,構筑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之基、謀取未來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之舉。“新基建”特點在“新”,核心是“基”,要義為“建”。“新”,意味著“新基建”推動新的增長,形成新的生產關系,“新基建”一頭連著投資和生產力,另一頭連接著消費升級,不僅有利于對沖疫情導致的經濟下行,而且還可以推動整個經濟邁向數字化,進入下一個新增長的時代。有數據顯示,到2025年,我國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2020年至2025年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將達10.6萬億元,當所有企業都實現聯網后,業務全面數字化,這將帶來生產力的全面提升,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形成新的生產關系。“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礎層、融合基礎層和創新基礎層,都需要先把基礎打好,上層建筑才牢。“新基建”的“建”,是要義,也是方向。不久前,上海發布了《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初步梳理排摸了未來三年實施的第一批48個重大項目和工程包,預計總投資約2700億元,決心和力度都很大,走在了全國甚至全球城市的前列。基礎電信企業要積極響應國家加快“新基建”號召,落實上海“新基建”行動方案,全力加快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讓“新基建”釋放更大潛能。
不斷推廣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動政務數據開放,優化營商環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實施“互聯網+政務服務”有助于提高政務公開水平,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未來的營商興業離不開大數據和信息化的支撐。有了大數據觀念,市場的需求和競爭的態勢就會非常清晰,可以幫助創業者做到“心中有數”。而我國的信息數據資源80%以上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里。因此,政府部門的數據開放對商業生態非常重要,需要進一步打通數據壁壘,實現各部門、各層級數據信息互聯互通、充分共享。基礎電信企業要以5G建設為契機,加快推進5G+智慧政務應用落地,推動更多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助力政府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進一步助力穩企業保就業。總理在報告中對保障就業和民生、支持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作出了具體的部署和要求。穩企業才能保就業,讓企業得到更多實惠,穩定就業崗位,是履行國有企業三大責任的重要體現。電信企業要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整體工作部署,推進各項工作。一方面,通過企業寬帶減負計劃減輕企業成本壓力,盡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另一方面,通過云平臺及云化應用實現企業信息化上云,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優質的“云+網+應用”一站式移動云服務,提升企業信息化能級,為發展注入智慧化、高效率的新動能。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是一種以民生為導向的、支撐內需擴大的重大舉措,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建議在推動落地的過程中進一步加強對建設主體的政策扶持,統籌資源規劃,推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