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平
每天早上七點半左右,我總會站在校門口迎接孩子們上學,每每望著睡眼惺忪的孩子們跨進校門,我就心疼不已。“把上學時間從八點推遲到八點半,讓孩子多睡半個小時。”望著一張張童真的小臉,我產生了這樣的想法。
當我把這個想法與教師、家長和學生交流的時候,有的贊成,有的反對,且各有各的理由。我想,我不能憑校長一個人的想法而作出決定,應該聽聽每一位學生和家長的意見。于是,我在全校學生和家長中做了問卷調查。低、中、高三個年段的學生和家長的贊成率分別為98%、85%和65%,呈現出了不同年段學生和家長的不同需求。
根據調查結果,我決定在贊成率比較高的低年段搞試點。當年寒假過后,低年段學生的上學時間就從八點推遲到了八點半。通過觀察發現,推遲了半個小時上學,低年段的孩子們上學時精神特別好。孩子們可以在家安心吃個早飯,也避開了上學早高峰,上學路上的時間也縮短了。隨著低年段學生上學時間的推遲,中高年段的學生和家長發現了八點半上學的益處,他們主動要求也推遲半個小時上學。經過充分論證,暑假過后的秋學期,全校便整體實施了八點半上學的制度。
對學校教育而言,學生、家長和教師是一個共同體,大家同呼吸共命運,學校領導在做決策的時候,應該多多傾聽各方的聲音,這樣就會提高決策的認同度。在這樣的管理理念指導下,我還推進了一系列的學校變革。
我常常聽到教師抱怨學生節假日作業質量差,常常聽到家長和學生吐槽節假日因為要完成作業而玩不定心。我想,教師在節假日能不能不布置紙筆作業。于是,我在全校家長和學生中又做了次問卷調查。結果,贊成率和反對率幾乎相當,且沒有呈現年段差異。根據這一結果,我們出臺了《節假日學生彈性作業制度》。教師布置節假日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選擇,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學生做了,教師批改,也不作表揚。學生選擇不做,教師也不批評。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學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