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3月6日,工人在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作業 (丁汀/攝)
蘇州推出全國首個針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惠十條”,南京市領導帶頭逛街“下館子”……長三角一體化與疫情聯防聯控、企業復工復產融為一體。早在2月底,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復工3099家,復工率超過96%。3月底,貫穿示范區的滬蘇湖高鐵正在抓緊前期工作,即將動工。
作為離武漢最近的都市圈,疫情初期,長三角反應迅速,第一時間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后疫情時期,長三角又第一時間按下“智慧復工”加速鍵。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認為,“長三角地區快速復工,最根本的原因是充分發揮了城市一體化在聯防聯控和政策協同上的優勢?!?/p>
長三角城市在此次防控疫情、復工復產過程中,從政府到企業,從金融機構到行業協會,多方“抱團”戰疫經驗不斷相互復制、推廣,不僅讓跨省市通勤族與企業得到當下的便利,更是在探索形成一種長效機制。
1月23日,浙江省率先啟動重大公共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2月,浙江成為全國首個健康碼全覆蓋省份。
隨著形勢變化,健康碼不斷被賦予新功能,“跨省互認”“一碼就醫”……這項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在提升群眾出行便利性以及疫情管控精準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標貼、紙箱產自江蘇太倉,包裝所用30g小瓶產自上海青浦,500g大瓶產自浙江嘉善,原液材料產自湖南長沙,泵頭產自廣東中山……任何一個供應鏈斷掉,洗手液就生產不出來。
4月22日,浙江省率先上線企業碼。對此,浙江省經信廳有關負責人說,“借鑒健康碼的成功經驗,新推出的企業碼聚焦企業,可以更精準地服務于復工復產。”
建立專班專人負責的協作溝通機制,全面梳理跨區域產業鏈的企業清單,強化供需匹配和原材料、零部件生產供應協同,落實通關、物流一體化等舉措保障物資暢通,正是這些協同機制助力長三角都市圈高效“動起來”。
開米科技對長三角協調機制的高效深有體會。
作為一家生產消毒液洗手液的上海嘉定企業,復工后能否順利復產,取決于供應鏈上游11家企業是否復工復產。
標貼、紙箱產自江蘇太倉,包裝所用30g小瓶產自上海青浦,500g大瓶產自浙江嘉善,原液材料產自湖南長沙,泵頭產自廣東中山……供應鏈上任何一個環節斷掉,洗手液就生產不出來。
開米科技向上海市經信委、發改委等相關職能部門上報問題清單,僅僅5天,從原材料到物流一系列難點均順利解決。
“前期,我們主要通過‘五個協同(物資生產協同、事前事后協同、產業鏈協同、科技賦能協同、惠企政策協同)推進復工復產復市工作。首抓防疫物資保供促復工,先后發布了5個版本復工指引;發揮區域產業鏈集群優勢,組織實施長三角區域備品備件供應商計劃;優化申報流程、通過‘一網通辦等平臺辦理服務事項;推動‘惠企28條落地,通過‘點對點‘一站式‘包機包車等方式接運員工,解決用工難?!鄙虾J薪浶盼嚓P負責人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2月19日,上海建立復工復產復市工作協調機制,18個市級部門、16個區共同參與,將工作重心逐步從應急防疫物資“小生產”轉向全市復工復產和經濟運行“大生產”。


5月28日,蘇州市吳江區政務服務中心長三角“一網通辦”服務窗口 (李博 /攝)
上海奉賢在防疫過程中專門打造了“線上直通車、駐企店小二”服務平臺,“店小二”通過與企業結對,做到不留盲區、消除斷層,形成企業服務、管理、監督的閉環。
江蘇南通為確保企業復工達產,專門建立機關干部派駐聯系企業制度,全市派駐聯系干部6500人,掛鉤聯系企業超過1萬家。
浙江溫州平陽縣針對企業復工復產中反映強烈的產業鏈上下游聯動難問題,創新推進產業鏈黨建聯盟建設。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建明3月2日透露,通過長三角產業鏈復工復產協同互助機制,已為上海市42家重點企業協調外省市318家供應鏈配套企業,其中長三角217家。
5月中旬,上海發布復工復產復市指南6.0版,明確進一步開放相關文化和旅游場所復市,分批恢復線下培訓服務。上海線下招聘已于近日重啟。
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創企業用科技賦能產業鏈、供應鏈恢復,效果顯著。
2月23日,為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各方面的需求,“長三角G60科創云平臺抗疫專區”火速上線,專區由供需對接、聯合攻關、成果轉化3個板塊構成,專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的企業復工提供服務。在供需方無法見面的情況下,“G60科創云”化身協調員,已經幫助6.1萬家企業實現“云對接”。
位于浙江湖州的安美德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就是獲益者之一。安美德的原材料供應來自嘉興,由于疫情,運輸成了難題,企業面臨停產。通過科創云平臺,湖州市經信局在了解到企業需求后,立即與嘉興市相關部門取得聯系,兩地通力協作,解決了企業的難題。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辦還匯編了各地企業扶持政策,多次組織產業聯盟和產業合作示范園區企業參加線上政策解讀培訓,讓更多企業了解、享受政策紅利。
“這里聚集了九座城市的‘硬核資源,可以理清企業供需關系,推動上下游企業同步復工,使產業鏈加速運轉。” 聯席辦相關負責人稱。
上海松江是G60科創走廊的策源地,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表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在疫情給經濟帶來的波動沖擊中體現出較強的抗波動性。松江區要全力抓好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和工業鏈的有機銜接,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高質量發展。
來自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九城市的3800 余家企業通過“九城納賢”專欄發布了超過45000個中高端用工需求,其中8000 多個崗位專門針對高校應屆畢業生,為解決疫情導致的就業難、用工難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海優必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為了新產品的研發生產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應屆畢業生。公司負責人朱先生通過G60科創云登錄“九城納賢”發布招聘信息后,短短兩天就收到許多簡歷,經過一周線上面試,公司招聘到了合適的新員工。
這是G60科創走廊“云招聘”的成果之一。來自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九城市的3800余家企業通過“九城納賢”專欄發布了超過45000個中高端用工需求,其中8000多個崗位專門針對高校應屆畢業生,為解決疫情導致的就業難、用工難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
2月2日晚,蘇州出臺《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從加大金融支持、穩定職工隊伍、減輕企業負擔多方面,全力支持生產經營遇到困難的中小企業。這是疫情發生后全國最早發布的針對中小企業的地方扶持政策,被稱為蘇州“惠十條”。
“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不能按原計劃經營生產,而剛性支出又不能少,壓力前所未有的大。”蘇州市工信局副局長蔡劍鋒說,蘇州是全國制造業大市,擁有眾多中小企業,為防止疫情帶來的經濟風險,蘇州提早著手研究對應政策。
“最近公司收到3200萬元退稅款,這么大的數額,讓我們復工復產的動力足了?!碧K州美特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點贊”蘇州相城區的退稅速度。

數據截止5月27日,數據來源:美團研究院。設計/ 劉章豐

2月27日,企業員工乘坐深航包機,準備從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出發前往浙江臺州(邵瑞 /攝)
“惠十條”發布后,針對不同類型企業和經營情況,蘇州市相城區稅務部門通過免、減、緩三大類措施,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
“中小微企業在此次疫情期間受創最嚴重,他們的平穩發展關系到社會穩定、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如果中小微企業大面積倒閉,可能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安全?!?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對《瞭望東方周刊》分析,“政府、銀行、稅務部門、甚至房東等要共同組成一個命運共同體,精準發力。”
3月6日,寧波銀行上海松江支行攜手長三角G60聯席辦公室,聯合設立了“G60金融云端直播間”,推出“小微貸”“科創貸”等特殊貸款產品,助力雙創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產業鏈停止、現金流告急等“生死考驗”。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疫情將大量中小科創企業的金融需求放大、暴露出來,倒逼金融機構尋求觸達路徑、科技使用、數據合作等方面的革新,而這種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認知的“雙打通”十分有助于完成將金融活水引向企業的“最后一公里”。
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長三角辦組織各城市聯合搭建“長三角就業招聘聯盟”平臺,暢通企業之間的用工對接通道。三省一市還簽訂《勞務協作對接和農民工返崗復工協議》,加強大數據分析,精準匹配缺工企業和就業重點群體供需情況,開辟綠色通道,實現常態化返工。
截至3月底,上海上線1406家企業、7298個崗位、17149個職位的“企業招聘信息包”。安徽省已將“長三角就業聯盟”鏈接至“安徽公共招聘網”,舉辦“長三角地區企業復產復工復市網絡招聘活動”。
上海還積極推動“零延時”審批速度,青浦工業區3小時完成海而斯生物科技、七感食品等企業經營范圍變更手續;臨港新片區簡化申報流程、統一網上受理,企業一次不跑即可享受九大支持政策。
3月23日,上海市經信委等相關部門,會同保險企業圍繞上海外來復工人員的實際保障需求,創新保險方案,推出國內首款“上海市外來人員復工復產復市疫情防控綜合保險”,并率先為建筑施工、家庭服務、美容美發、餐飲烹飪等四個行業提供保險保障,助力這幾個中小微企業較多的行業復工復產。
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與消費習慣,不少長三角中小微企業創業者看到新的發展契機,開啟抱團互助。
近日,浙江東陽市印發《關于加強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明確由金華市保險行業協會東陽聯絡處牽頭,聯合相關保險機構組建共保體,開展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綜合保險。
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與消費習慣,不少長三角企業看到新的發展契機,開啟抱團互助。
疫情發生后,餐飲、旅游、代駕行業受影響較大,紛紛陷入停擺,從業人員收入驟減,企業還要承擔固定成本支出。
復工初期,閃送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企業雇員幫扶計劃”,鼓勵一時無法復工復產的企業組織員工加入閃送員隊伍,通過靈活的短期用工方式,緩解企業成本壓力,增加員工收入。
“疫情期間我們的業務量有所上升?!笔澈啵ㄉ虾#┛萍挤沼邢薰緞撌既藦垈Α恫t望東方周刊》說。
作為一家從事外賣代運營服務的創業公司,食亨主要針對傳統餐飲品牌互聯網技術弱、信息化水平低、線上運營經驗少、專業團隊匱乏及線上運營成本過大等問題,為他們提供線上代運營服務。
疫情發生后,餐飲業受到重創,大部分門店堂食到3月底都處于關閉狀態。知名餐飲品牌紛紛開啟線上業務,抗擊疫情期間,全國至少超過10萬家門店新上線外賣功能。食亨的業務量獲得巨大提升。
他們幫助綠茶等品牌店將年前囤積的大量貨品做成半成品以線上方式銷售出去,幫助中小餐館發揮與附近居民較熟悉的優勢,為其提供線上線下結合的解決方案。
疫情之下,許多餐飲人認識到線上服務能夠提升品牌“免疫力”,作為外賣平臺和商戶之間的橋梁,食亨為全國餐飲人推出了一系列免費上線支持、免費外賣公開課、社群免費線上診斷,免費搭建微信和支付寶小程序服務。
張偉的同學徐飛是杭州好奇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好奇谷的業務量也在疫情期間大增。
“疫情宅家期間,父母幾乎日日與孩子相伴,如何高質量陪娃成為許多家庭的難題,我們通過繪本平臺向他們輸出父母課堂、線上育兒沙龍等活動,幫助寶媽寶爸提高陪娃能力?!毙祜w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
火熱復工中的上海中小微企業,都在疫情下尋找著轉型發展之路。
位于上海松江的嗨酥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速凍點心和調味制品,定向為機場航線和酒店供應配餐,與多家傳統老字號食品企業有合作。
嗨酥副總經理曹哲慧表示,在公司產業鏈的上游,已經復工的長三角多地供應商能夠保證原料供應沒有問題,“在下游,我們的產品已經入駐了電商平臺,目前還在與直播平臺洽談。”
作為膠粘劑研發制造商,上?;靥煨虏牧瞎煞萦邢薰驹诨鹕裆结t院建設消息發出的當天,就與醫院建設項目部取得聯系,免費支援醫院建設所需全部結構膠、密封膠產品。“如今,海外疫情依然嚴峻,國外競爭對手的產能與服務都受到影響,一些有需求的高端客戶便將訂單轉移到國內企業,這也倒逼國內已經復工的企業對產品進行轉型升級。”回天董事長章鋒說。
進入4月,長三角的活力越來越充沛。
“上海在建的重大工程項目復工率超過95%?!?月10日,上海市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王扣柱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為了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上海市政府還制定了《上海市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進一步推進重大項目開工復工。

2月12日,杭州市余杭區某公司的員工餐廳,工人在臨時制作的小隔間內用餐(徐昱/攝)
5月7日,上海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最新出臺的《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未來三年實施的第一批48個重大項目和工程包,預計總投資2700億元。
4月1日發布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江蘇實施方案”中,明確到2025年,江蘇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科技戰疫”在疫情期間發揮重要作用,后疫情時代,長三角都市圈正大力支持治療方案、藥品疫苗、檢測試劑、醫療裝備等抗疫科研創新,并以此形成加快復工復產、提升城市經濟發展質量能級的創新驅動力。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辦產業組組長楊元表示,下一步,聯席辦還將積極引導園區企業研究疫情下的新變化、新模式,加快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提高企業智慧化管理水平和風險應對能力,把握產業發展的新機遇、新變革,搶占智慧醫療、人工智能與工業互聯網應用等領域新高地。
作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區域之一,疫情防控后期,長三角要繼續打造全國發展強勁活躍的增長極,尋找新的經濟發展動能,推動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全球光纖通信前三強企業蘇州的亨通集團,2006年在上海就扎下了制造與研發基地,如今在浙江、安徽都有布局。近期,亨通集團與汾湖高新區簽約“長三角科大亨芯研究院項目”,項目以建成智慧城市產業總部為目標,聚焦相關領域的產品研發和系統集成。
“在長三角產業一體化發展格局深度嵌入全球價值鏈的情況下,左右一個地方復工復產進程和水平的是整條產業鏈的協調,產業鏈上任何一個工序和環節不銜接,勞動力、原材料、需求端等在鏈上不協調,都會影響長三角整體功能發揮。”劉志彪對《瞭望東方周刊》說,“隨著全球產業鏈呈現出在縱向上逐步縮短、橫向上逐步向空間集聚的特點,長三角要把全球產業鏈集群建設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抵制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一方面加強中國產業鏈的競爭力,集群當中各城市各企業密切互動,共同提升產業鏈的國際競爭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