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茂盛

2020年5月中旬的一天,初夏的重慶有些微熱。
和天氣一樣“熱”的,還有重慶市大渡口區半島逸景農貿市場。
在半島逸景農貿市場里,來來往往的顧客們提著菜籃,拉著小推車,穿梭不息。而市場內隨處可見的觸摸屏、二維碼,讓這里顯得與眾不同。
位于蔬菜區的王從華正和手機較著勁兒。作為一位有著十年經驗的老菜農,他用手指小心翼翼地“點”著今天的改價項目。“以前價格記心里,現在還得讓顧客看得明明白白。”王從華樸實地笑了。
這笑臉,不僅源自空間更大、氛圍更佳的市場環境,更源自大數據技術帶來的消費者口碑。智慧采集、智慧分析、智慧應用、智慧發布、智慧交易,讓這里的笑臉越來越多……
信息透明
5月18日上午,楊洪波的水果店內。
“老板,這個西瓜給我切一下。”
話音剛落,楊洪波拿起西瓜掂了掂,手起刀落,再將切好的西瓜在智能溯源電子秤上一放,由藍牙連接的商戶顯示屏上,總價數字隨即“跳動”出來。
“一共17.5元。”楊洪波把切好的西瓜遞了過去。
“老板,現在這里好有科技感!”顧客周先生拿出手機,掃描了顯示屏上的收款二維碼。
“我們這里的秤都是統一的電子秤,絕不缺斤少兩,不多收一分錢。”楊洪波一邊說一邊按下電子秤上的打印鍵,“小票上有二維碼,有問題隨時找我。”
“方便”“科技”“透明”這些詞不是楊洪波頭一次聽到。4月8日,半島逸景智慧監管系統正式運行,在這一個多月里,楊洪波逐漸習慣了“數字賣菜”的節奏。“疫情期間我擔心過生意的問題,沒想到現在的生意比年前更紅火了”。
提起智慧監管系統,商戶們贊不絕口,但在系統建設之初,反對的聲音也不絕于耳。
2019年10月開始,大渡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重點打造半島逸景農貿市場智慧監督系統,并聯合杭州林鯤科技有限公司、農貿市場開發商開展工作。
“是不是政府想多收手續費?”
“我一個‘大老粗,用不慣這些高科技玩意兒。”
最初,商戶們并不支持。為此,農貿市場總經理龔漢周費了不少口舌。他將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相關制度、法規講給商戶們聽,并保證所有設備都由大渡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統一招標提供,商戶們可放心經營。最終,132家商戶同意安裝智慧監管系統,入場商戶建檔率達100%。
不僅如此,為了給消費者帶來“貨比三家”的體驗,大渡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及農貿市場聯合杭州林鯤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前期價格調研。
“與周邊宜容、誼品生鮮、豪聯超市的價格進行比對,再結合我們市場各類商品的均價,在市場監督管理局價格的規定范圍內,我們將指導價格對外公開。”龔漢周指著分布在市場內的放心農貿觸摸查詢機解釋道。
“目前,我們正在把逸景社區、常嘉社區周邊的散戶管理起來,讓這4100平方米的面積輻射出更大的能量。”龔漢周如是說。
食品安全
“嗡嗡嗡……”5月18日上午,半島逸景農貿市場百貨區的側面,在用玻璃門隔開的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室中,食品安全速測儀正在高速運轉。3分鐘后,農藥殘留項目檢測結果出來了。
檢測員雷文川將檢測數據同步到后臺系統,點擊“確定”,農貿市場正門口55寸的檢測數據顯示屏上,“待檢測”項目隨即紛紛轉變為“未檢出”。
3分鐘的速檢背后,是長達半年的漫長準備。
“僅完備檢測器材、擴大檢測項目、制定檢測制度,我們便花了大力氣。”大渡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立東說。
3月20日,抽檢設備系統安裝完畢,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市監督管理局派了專業的檢測人員來開展培訓,手把手教我如何確定抽檢對象、提取檢材、分門別類等。”雷文川換上干凈的手套,收拾著檢測臺。
抽檢誰?抽檢什么?是否有不公正的情況存在?
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同時,為消除商戶的顧慮,大渡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決定引入“雙隨機一公開”抽檢系統。陳立東帶著一行人說干就干,誰料路遇“攔路虎”——系統不兼容。他急忙聯系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與林鯤科技有限公司,趕在系統正式運行前,把問題解決了。
3月24日晚上10時,一群人圍坐在抽檢系統后臺前,負責運營、維護系統的林鯤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羅偉還在不停調試。經過一番努力,抽檢系統終于成功兼容到半島逸景智慧監管系統中。
如此費心費力,就是為了保證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消費的兜底,在吃的方面,不能不嚴。”想著這些,陳立東覺得再累也很值。
截至目前,半島逸景農貿市場進行檢測662次,合格率高達99%。除每日抽檢外,半島逸景農貿市場還早晚進行一次消毒工作、清潔工作,保證安全,不留死角。
溯源監督
“妹妹,27.5元,那5角就不收了。”水果店老板羅玉潔笑著對顧客說。
購物的顧客是位年輕女士,她拿起手機,掃描了商戶屏,說道:“老板,我給你評論點贊了,你可以看看。”
羅玉潔趕緊點開半島逸景“智慧農貿”微信小程序,屏幕上顯示出她開店以來收到的第一條評論:“蔬菜新鮮,環境良好,服務不錯,物美價廉,質量好。”
作為“職場新手”,初來乍到的羅玉潔尤其注重顧客反饋,因為每一條評價還同他們的信用等級評定相關。
這種掃碼點贊與投訴的方式,給了普通民眾更多的監督渠道。
“投訴時需要填寫聯系方式、投訴理由,我們收到投訴意見后會第一時間聯系當事人落實情況。”龔漢周一邊解釋,一邊調出了后臺的投訴記錄——零投訴。
“不能說沒有人投訴,我們就不堅持做這個事了。”龔漢周說。
溯源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其實系統技術并不難,最大的難點還是在于供應商、批發地、生產地相關信息的收集。”羅偉說,只有把每一個節點做實,才能把整個供應鏈打通。
如何打通?每一張購物小票的二維碼就是打通供應鏈的窗口。
“以前我回答消費者的提問,靠的是問心無愧,而現在我靠的是實打實的數據與材料,有了更多底氣。”豬肉店老板潘先坤點開了追查溯源系統,供應商、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肉品品質檢驗證明、購買日期……所有材料一應俱全,并清晰地展示在顧客面前。
客戶投訴不合格的產品,如是個體原因,將進行退錢銷貨處罰,如是整個批次有問題,將落實到采購環節與人頭進行處罰,并將該批次產品全部召回。除群眾監督外,監管部門還專門配備了巡查員,壓實監管責任。
“未來,我們還想在每周三開展‘你點我檢監督活動,市民可隨機抽查,每季度邀請一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食品隨機抽檢活動,以此讓監督形式活起來。”
5月28日,全市推進農貿市場智慧監管現場會在大渡口區召開,市場監督管理局將以此次現場會的召開為契機,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推進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的“智慧監管”,加快中心城區試點“智慧監管”農貿市場建設,進一步完善智慧食品監管平臺構建,推動全市銷售環節食品安全規范化管理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