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國平 冉開梅

一條條寬敞平坦的水泥村道直通農家,一片片高低起伏的臍橙基地映入眼簾,一個個干凈整潔的美麗村落星羅棋布……
穿行在奉節縣廣袤的農村大地上,一幅幅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人場景迎面撲來。
從奮力爬坡上坎到俯瞰三峽壯美,從昔日窮鄉僻壤到如今鄉村巨變,從完成“底線任務”到打造“奉節樣本”……
近年來,奉節縣在全力推進脫貧攻堅的進程中,始終堅持抓黨建促脫貧,以建強一個堡壘為基礎,以公開一村事務為重點,以壯大一片產業為支撐,以致富一方群眾為目標,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投身脫貧攻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書寫引領群眾脫貧奔小康的壯麗篇章。
建強堡壘
2019年11月4日,奉節縣永樂鎮白龍村。
“劉支書,這么早去哪里啊!”
“咱們村不是打造了觀光農業園區嗎?再過幾天就要迎來第一批約500名客人,我再去看一看準備情況,這可不能出岔子啊。”這天,白龍村黨支部書記劉必勇起了個大早,匆匆洗漱完畢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劉必勇忙碌的同時,王海林也沒閑著,他馬不停蹄地往城里趕。因為這一天是白龍村光伏電站項目開標的“大日子”,作為永樂鎮黨委書記的他當然要現場見證。
……
深秋,本是農閑時節,可白龍村的繁忙更勝春夏。
誰也不會想到,白龍村在前幾年還是全縣有名的“后進村”,經濟上不去,生活不方便,村民怨氣大。
永樂鎮黨委班子經過認真分析研判,得出“只有建強支部堡壘才有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希望”的結論,當即決定要全力抓好村級班子隊伍建設。
于是,當過兵、創過業、有想法、有干勁的劉必勇被鎮里作為人才放到了白龍村,擔任黨支部書記。
同時,鎮黨委還結合脫貧攻堅任務,重新調整了黨支部成員職務及分工,加上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派來的第一書記,縣級部門又委派了駐村工作隊長,村“兩委”班子力量得到極大加強。既懂政策,又懂基層,既充滿活力,又不缺經驗的支部成員立即開啟了一輪“大走訪”。
走訪幾個月后,村里發生了一些變化,開會再不似之前那樣鬧哄哄了,村民也能靜下來聽干部發言。
劉必勇也摸清了白龍村村民怨聲載道的“根源”:村子地處大山緩坡處,土地貧瘠,十年九旱,因多年缺水,群眾吃遠水吃臟水吃盡了苦頭。
為此,村里特地爭取到15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于解決村民的飲水問題;投入近2700萬元資金,用于解決道路硬化問題……
如今的白龍村,在強有力的村級班子帶領下,村級產業發展初具規模,道路、飲水等基礎設施逐漸完善,百姓的日子也一步步紅火起來,由眾所周知的“后進村”蛻變為遠近聞名的“榜樣村”。
公開事務
在五馬鎮陳營村村務公開欄前,村干部黃俊紅正忙著更新“明白墻”的內容,從民生項目到惠民資金,從低保評定程序到享受低保人員臺賬……村里的大小事務都一目了然地在“明白墻”上展示出來。
“現在黨和國家的政策非常好,村里面辦事服務也很周到,最重要的是,只要涉及我們切身利益的事,在“明白墻”上都有詳細內容,讓大家看得明明白白,心里也覺得舒舒服服。”前往村便民服務中心辦事的村民李學周不住地稱贊道。
“明白墻” 曬出“明白賬”,讓村干部和村民的心也貼得更緊了。
像這樣的村務“明白墻”,奉節縣390個村做到了全覆蓋。“明白墻”上公示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更新及時、有效、不含糊,村里搞了什么項目,上級撥了多少錢,錢用到哪些地方,開支合不合理,都一清二楚……
近年來,為方便村民了解、參與和監督村級事務,奉節縣委組織部進一步加強村(居)務公開規范化管理,采取統一模板、常態督查、組織約談等措施,切實做到規范化、模板化推進村(居)務公開。
不僅如此,奉節縣還通過電視戶戶通、廣播村村響,回鄉、回訪,講政策、講變化,解民怨、解難題,兩回兩講兩解,一封公開信、一個公開欄、一份便民服務手冊、一張監督舉報卡、一套自辦廣播、一個微信群“公示公開六個一”等形式,把政策宣傳到每一戶、落實到每一人。
8052名干部靠作風吃飯,對24.72萬戶群眾循環反復走訪,700余名縣管領導干部利用節假日回到家鄉宣講政策變化,傾心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持續編印35萬份便民服務手冊送到群眾家中,真正做到了以公開促公正,以公正助公平,以公平樹公信。
壯大產業
“在外面打工不如回家種臍橙!”陳輝龍笑著說道。
2019年12月9日,奉節縣大樹鎮廟嶺社區一片繁忙的景象,果農們正在忙著對晚熟臍橙進行打枝和保溫保果措施。
時下,走進廟嶺社區高榜子(小地名)一望無際的果園里,果壓枝頭,香氣撲鼻。這一片種植面積達1000畝的“鮑威爾”臍橙,就是廟嶺社區的扶貧主導產業。
“我在外面打工時,就聽家鄉親戚朋友說現在家里種植臍橙收益好,而且政府的幫扶力度大,所以我心里一直就惦記著。”村民陳輝龍說,他家不僅通過種植臍橙解決了兩個大學生上學的費用問題,還順利摘掉了“貧困帽”,日子越過越紅火。
而這,只是奉節縣不斷發展壯大特色產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奉節立足縣域實際,圍繞“把奉節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生態強縣和區域性功能中心”這一目標,依托獨特的資源稟賦和生態環境條件,布局“4+3+X”產業體系,形成臍橙、油橄欖、山羊、中藥材四大主導產業,累計發展臍橙33萬畝、油橄欖13萬畝、中藥材13.5萬畝,出欄山羊136萬只,提升煙葉、蔬菜、糧油三大優勢產業,重點打造“南龍橋、北平安”兩大蔬菜基地,蠶桑、茶葉、小水果等多個特色產業初具規模,種植煙葉4.5萬畝,蔬菜30萬畝,特色小水果12.5萬畝。
2019年,奉節臍橙地理標志商標榮獲“2019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金獎”、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50強、重慶直轄20年十大特產名片,品牌價值達182.8億元。
“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抓好發展是第一要務。黨建和發展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奉節縣委書記楊樹海表示,奉節將繼續走深走實“兩化路”,不斷發展壯大生態產業,帶領全縣群眾走上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之路。
致富群眾
2019年2月20日,在奉節縣太和土家族鄉太和社區海拔1200多米的高山上,積雪漸漸融化。
種煙大戶陳仁祥開始忙碌起來,一大早,他就推著微耕機到煙田翻耕坡地,為早春煙苗定植做準備。
陳仁祥是土生土長的太和人,兩年以前,他還是社區里的貧困戶。
“陳支書,今年我種植烤煙掙了10萬元,已不算貧困戶了,請批準我們家退出貧困戶隊伍。”去年的今天,陳仁祥將一封《自愿脫貧申請書》交到社區黨支部書記陳明曉手中,成為主動申請脫貧的村民之一。
這樣的變化不是個例。
夔門街道貧困戶唐洪定通過種植蔬菜走上致富路,也主動申請脫貧。他在《自愿脫貧申請書》里寫道:一是上級黨委、政府幫扶措施好,二是我們家收入已經提高了很多,我主動申請脫貧,我覺得脫貧才是光榮的事。
“單腿貧困戶”廖良瓊,積極發展養殖業,用“跛腳”撐起了一個家,主動申請脫貧;“最美貧困戶”李美容,組織4戶貧困戶抱團發展煙葉,戶均增收6萬余元,主動申請脫貧;朱衣鎮仙女村吳漢成等30戶“勵志貧困戶”,靠自己雙手發展臍橙產業,每戶年收入達10萬元,主動申請脫貧……
當那雪花又綻放山丘,當那橙香又溢滿枝頭,一幅生機勃發、奮勇向前的美妙畫卷正在長江兩岸暈染鋪陳,從城鎮到鄉村,從街道到院壩,從公園到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