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蕾



摘? ? 要:作為一種新型的設計工具和方法,Revit在建筑設計領域已經逐漸得到認可,本文針對Revit替代CAD進行室內設計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優劣勢、可行性進行總結和梳理。
關鍵詞:室內設計;三維設計;BIM設計;設計方法
1? 背景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術是一種應用于工程設計、建造、管理的數據化工具,通過對建筑的數據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項目策劃、運行和維護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進行共享和傳遞,使工程技術人員對各種建筑信息作出正確理解和高效應對,為設計團隊以及包括建筑、運營單位在內的各方建設主體提供協同工作的基礎,在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和縮短工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建筑業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將會為建設行業帶來巨大變革,BIM技術作為融合建筑信息化和建筑工業化的技術手段,已然引起建設行業的一場革命。就公共建筑的土建和安裝工程而言,BIM技術已形成相對成熟的應用體系,其在設計和施工過程的應用具有很好的延續性,并且設計和施工的BIM成果也能夠應用到運維過程中。但公共建筑的裝飾工程具有特殊性——公共建筑使用周期內會經歷多次改造裝修,而無論新建項目還是改造項目的裝飾工程,都普遍存在材料、人工和工期浪費的問題。因此,對BIM技術在公共建筑裝飾工程中的應用進行研究非常重要。
2? 室內設計方面,國內BIM應用現況
(1)標準層面:目前國內外的相關技術標準也相對缺失,尤其是國內目前缺少國家規范和行業指導標準。(2)項目需求層面:對于新投標或者直委項目,大部分建設單位對于BIM技術的應用已經提出了硬性的技術應用目標及需求,尤其是針對精裝方案可行性驗證及精裝與其他專業交圈問題的協調依然成為剛需。(3)技術層面:BIM技術在建筑、幕墻、結構、機電等專業的應用已經相對成熟,但室內專業相對滯后,無論是設計階段還是施工階段,目前項目應用比例、應用深度、應用廣度都略顯不足。
3? 設計平臺選用
目前市場上BIM平臺眾多,包括以Autodesk公司的Revit軟件,Bentley公司的ABD,Graphisoft旗下產品ArchiCAD等都提供了相應的建筑BIM解決方案。受益于多專業協調的便利性目前Revit在民用行業的市場始終處于主導地位。
基于筆者多年的實踐經驗,室內設計工作建議采用Revit平臺,參與設計的各專業人員均以BIM為設計、協調和管理設計的技術手段;BIM正向設計對人員要求較高,建議配備三個層次的人員搭配,專業負責人能夠掌握BIM技術,并能夠通過BIM管理項目,主要設計師能夠熟練應用BIM進行設計,設計人員必須熟練使用BIM技術進行設計并能導出符合國家規范的設計圖紙。
4? 基于BIM技術的精裝輔助設計驗證
基于BIM技術的精裝輔助設計驗指的是先有二維設計圖紙,然后基于圖紙搭建三維模型進行并進行專業間的沖突檢查和專業協調以確保精裝方案的可行和落地。
精裝BIM的開始需要具備三個條件:(1)主體BIM基本驗證結束;(2)方案要求凈高基本滿足;(3)一次機電管線方案基本確定。
精裝BIM需要以方案設計、主體施工圖、精裝施工圖三方為依據進行復核驗證,并以建筑方案設計作為最基本指導,確保方案還原度為最終目標。
精裝BIM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方案可行性驗證(基于精裝方案圖紙和主體施工圖)、50%精裝施工圖驗證、100%精裝施工圖驗證,每個階段的關注點和工作深度不同。
BIM牽頭團隊應該作為總協調方,需要整合各方信息整理并提出問題,并針對BIM問題報告中反應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精裝BIM需要由淺入深逐步開展,由大面控制到節點控制、點位控制逐漸展開,配合施工圖進度,全程開展。
第一階段主要工作:精裝方案可行性的驗證。
由于一次機電方案基本已經確定,精裝階段BIM對于凈高的控制主要體現在優化上,當然也要對主體、一次機電方案進行再次的驗證。
基于精裝方案,一次機電方案BIM模型,主體BIM模型,以滿足精裝方案為最優先原則,首先對大面積凈高進行驗證,對于凈高有問題的地方,及時與主體設計方、精裝方案設計方進行溝通協調,需要下發設計變更或者工作聯系單的及時告知業主。
當然方案驗證不僅僅是凈高,還包括各種造型、立面、節點與主體結構是否發生沖突。尤其是立面相對復雜的區域,核心筒周邊區域都是問題集中點,需要有經驗的、綜合素質較高的BIM工程師復核檢查。
第二階段主要工作:50%精裝施工圖的驗證。
50%精裝施工圖階段,精裝施工圖平、立、剖已經基本完成,相關裝飾構件的構造空間、機電點位也已經基本確定。
BIM團隊需要基于此版施工圖將精裝模型深度進行加深,開始對構件構造空間充足性、節點可行性、機電點位布置的合理性進行驗證,并對機電進行局部優化,以滿足節點和機電點位對于局部空間的要求。
驗證過程中需要注意出具相關的BIM圖紙,同樣發現問題需要及時與相關設計進行溝通,無問題的機電優化方案需要反饋給總包單位,總包對方案進行施工性驗證后才能最終落地。
第三階段主要工作:100%精裝施工圖的驗證。
這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原則上除了細節問題,大部分的問題都應在前面兩個階段得到有效解決,否則請需要協調業主對精裝方案進行修改。
第三階段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是對前面工作的整理,確保大問題全部閉合,另一方面就是對細部節點進行精細化建模,驗證可行性,這里節點驗證的深度需要視業主的要求而定。
對于一般性項目,節點精細化建模是沒有必要的,如圖所示的節點深度已經非常高了,除非項目要求精度比較高,對于工程量控制比價嚴格,否則不需要建到這個深度。
5? 基于BIM技術的正向設計
BIM正向設計是設計發展趨勢,為了實現本項目設計、施工品質,做到精細化設計、精細化施工、精細化管理。
正向設計的基礎是設計師搭建的設計模型,設計圖紙是對設計模型的準確和完整表達同時需要符合國家相關出圖標準和出圖深度。
區別于傳統的制圖方式,正向設計出的相關圖紙是在剖切模型產生的視圖的基礎上補充標注信息產生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正向設計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圖紙都需要基于模型產出,比如節點圖,考慮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模型不可能建到節點深度,節點圖可以基于模型剖切出的關鍵控制線通過二維加工的方式深化得出。
設計開始之前需要制定項目三維設計出圖范圍,項目制圖標準、項目族庫、參數標準等,尤其是參數標準需要嚴格執行。Revit內族參數的使用需要在設計啟動前期制定詳細的添加和使用策略,從項目管理角度考慮,參數主要分為兩大類:內置參數和外部自定義參數。為了實現族參數標準化管理,外部自定義參數全部通過共享參數的方式添加,以實現參數標準、系統化管理。
6? BIM精裝算量的基本思路
無論是基于BIM技術的精裝輔助設計驗證還是基于BIM技術的正向設計,所產生的的模型均無法直接用于算量,需要造價團隊基于相關規則二次規范化模型,可以按照如下的思路開展相關工作:(1)制定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清單需要至少包括分部名稱、分項名稱、清單編碼、清單名稱、計量單位(2)關聯清單與構造做法明細表。構造做法明細表至少明確需計量的所有構造的名稱、計量單位、對應清單編碼、施工工藝(3)制定建模標準、滿足統計要求。建模標準需要至少明確計量構件的族類別、族樣板、族名稱、類型名稱、族參數、幾何形體繪制原則(4)模型構建。根據建模規則,進行造價模型的搭建工作。(5)模型與構造做法明細表關聯,制定Revit明細表統計規則。根據構造做法明細表,在revit內進行明細表的創建,明細表統計規則需要滿足構造做法明細表要求,并保證工程量提取的準確性(6)校對工程量,確認無誤后導出Revit明細表。
7? 結語
用BIM技術做精裝項目,能夠基于施工工藝,將深化設計、施工、后期和每一個節點、細節全展現出來,盡管當前BIM技術在精裝項目中的應用深度和廣度遠未達到預期,但隨著BIM技術應用價值的凸顯、成熟度日趨完善,相信今后在建筑裝飾領域,BIM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