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曦
摘 ? 要: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如何用繪圖記事、明喻、隱喻、節外生枝、萬物融形、圖畫結體、籍口共生等方法將世間萬物巧妙地融合到字型中。
關鍵詞:漢字;圖形;設計方法
中圖分類號:J524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0-0098-01
中國傳統文化將世間萬物的自然形態巧妙地融合到字型之中,帶給了漢字圖形生機勃勃和靈動如畫的感覺。
一、繪圖記事的方法
文字有著原始的象形和記錄生活、自然的特征。最初的象形文字并不在乎繪畫美麗與否,而是在乎繪的圖是否說了“事”,圖畫的準確性體現了信息傳達的準確性,所以繪圖無論簡與繁,都必須取表達物象的特征,概括提煉,從而象形文字具備了表達物象的特征、面貌,歷練發展簡練至符號化。形象文字有著非常樸拙自然的神韻。古老的象征圖文字在現代來解讀它的意思,雖有圖畫的信息輔助,也很難讀出它的發音和準確的意思。但鮮活、高度概括特征的圖畫,使我們能或多或少地能理解它的某些用意。象形、圖畫文字的信息傳播渠道,我們依舊可以依圖畫解讀它、欣賞它。
二、明喻的方法
圖形設計的內容與文字內涵之間往往具有很密切的聯系。如永字八法使漢字的結構和規范化達到了一個嚴謹的頂峰,但是也有副作用。它使漢字的表情單一形態枯燥,無法滿足圖形化的使用功能和文字審美功能。所以在民間人們利用各種富有創意的美麗的圖形來代替文字中正統的筆畫與結構,使漢字重新顯現出勃勃生機和千姿百態的藝術效果。明喻圖形完全是為了圖形的設計意圖以及它的完整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犧牲文字的可讀性,但為了保證文字的可讀性,明喻圖形要求文字與圖案的相關度高,很多明喻圖形逐漸為人們所流傳,也行成了一定的基本形態設計,新的圖形會以這種基本形態為基礎。最典型的莫過于“福祿壽喜”等吉祥內涵的明喻圖形設計。
三、隱喻的方法
人類創造文字的本義是更準確的傳達信息,但在某些的環境中,我們卻希望含蓄的表達或引起更多的聯想與思索,智慧的先人們選擇了隱喻圖形設計。隱喻圖形與明喻圖形不同的是明喻圖形的文字與圖案的相關性很高,或很易為人們理解,而隱喻圖形就像一則謎語,謎面是圖形謎底就是文字,需要閱讀者深刻的思索與領悟。它使人們在深思其中文字變化奧妙的同時對人生哲理進行更深的思考。如泰山上的“風月”二字都隱去了文字的外框,而年華二字卻憑空增加了外框,它以隱喻的方式表現出了設計者“風月無邊”和“年華有限”的意旨。
四、節外生枝的方法
文字的結構、筆畫之外添加衍生出新的形象與意境。漢字由象形而來,漢字的結構筆畫中融合著形的神韻,每個單體都是獨立的形。在傳統漢字的圖形的創作中,在文字筆畫之外添加圖形,或由漢字的筆畫延伸出圖形,漢字的結體,筆畫完整獨立,延伸的圖形產生新的意境,突破原有的漢字寓意,如何節外生枝生出新的變化,在傳達新的信息時,與漢字本意、造型等相輔相成。
節外生枝如同執扇的古人,執扇如同生枝,扇豐富了人的性格,美化了人的行為,由扇產生了人性格的另外聯想,漢字節外生枝的變化,極大地豐富了漢字文化的性格。每一個漢字都傳達著特定的信息,在漢字的本意信息之外,節外生出新的信息,創造出新的審美標準,這是具備豐厚象形基礎的漢字才能做到。
五、萬物融形的方法
以物象之行意繪出文字,物象變幻為字,而文字有萬物之意境。漢字取于自然萬物的象形描摹,由圖畫到象形文字,由象形文字產生現代的符號文字,漢字是從圖形世界的模擬中一點一點走出來的。走出象形之后,文字中的圖形逐漸模糊了,符號化的特征替代了形象的元素,而漢字的精神世界依舊是象形的。古人在漢字的運用中逐漸把漢字的形象本源特征重新的表現出來,在字的筆畫中融入自然的萬物,如:地上的鳥獸蹄之跡,水中的蝌蚪,葉上的蠶蟲,天空中的白云,月夜的星斗及花、鳥、魚、蟲等無所不包都成為漢字新的外套,筆畫融形變化出新的書體。
漢字有著極強的包容性,用自然中的有靈萬物重新拼綴漢字的結體筆畫,自然融合,生動而獨具匠心。
六、圖畫結體的方法
文字結體筆畫之內添加圖形,或是以圖畫組成結體的文字。
漢字由象形發展到符號化的結字,在漢字的發展過程中也經歷了圖騰的裝飾美化,對漢字的崇拜心理,大家都喜愛和善于利用漢字作為本體進行創作,從而寄托對自然、對生活的美好愿望。民間的能工巧匠從不放棄對漢字的裝飾美化,既然文字之形軀被人認可,對漢字的筆畫、結構的裝飾處理則是借題發揮的極佳載體。用圖畫組成筆畫,以圖畫筆畫組成文字,花鳥蟲魚、生活萬象都是圖畫的題材,只要形體適于筆畫,皆可入字,圖畫結體的文字在閱讀上絲毫沒有障礙,圖畫與文字的意境可以有聯系也可以風馬牛不相及,圖畫的處理簡潔得體,寓意明確,表現輕松。
七、籍口共生的方法
找出相同相似之行,巧妙組合,相互共用。共用共生形在民間的傳統紋飾中常有表現,典型的如“四喜娃娃”“四子八童”圖等,所采用的方式是共用形的相互借用,巧妙生動。常見的生動例子如“唯吾知足”民間花錢。唯吾知足有著一個共同的形,就是每個字都有一個口字,而錢中間有個方口,以花錢中間的孔作口,周圍加上四個偏旁;隹、五、矢、止,共用口字正吻合“唯吾知足”四字。
間萬物皆有相同相似之形,以相同相似之形作為籍口共生共用,巧妙地找出其中的相互聯系的形態,相互利用籍口就可產生,一個巧妙的籍口,一個巧妙的構思來源于對事物的判斷分析。古代漢字圖形設計的成功給我們研究漢字在現代圖形設計中的應用提供了基礎和審美文化上的重要支撐。
參考文獻:
[1]呂勝中.意匠文字龍卷[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