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勛 程平
開欄的話:
2020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2020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時的殷殷囑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新征程,疫情后的湖北在大踏步前進。
為探尋、感受和展示湖北近年來鄉村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本刊特推出“走讀湖北·美麗鄉村行”大型系列報道。
提到武當山,首先映入人們腦海中的是“道教圣地”、張三豐和武當武術等,當然最負盛名的是以武當金頂建筑為代表的武當山旅游。
近幾年,隨著武當山特區旅游業的大發展,特區在大力推動旅游產業時,又增加了一個旅游亮點——發展民宿及旅游專業合作社,民宿產業在武當山特區迅速發展起來。
現在特區民宿旅游和美麗鄉村建設做的如何?5月29日,記者一行從丹江口市區驅車近2小時前往武當山特區景區辦事處大灣村實地探訪。
“金山”里也有貧困村
5月的武當山,樹木蔥翠,微風和煦,置身其中便有一股大自然的生態氣息撲面而來。循著大灣村黨支部書記王光才的指引,幾處黃墻黑瓦的農村院落掩映在植被中,“這就是我們建設的民宿院落。”
大灣村位于武當山瓊臺線核心景區,是游客通往瓊臺和金頂的重要通道。現有轄區面積8平方公里,全村1個村民小組,共64戶、常住人口 465人,其中精準扶貧戶19戶70人。
耕地少、交通不便、勞動力流失、缺乏對口產業,是限制大灣村發展的“攔路虎”。在2018年之前,村里的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大多都是老弱病殘,景區發展與村民致富呈現二元發展結構。誰能相信世界文化遺產、中國道教第一山——武當山里也有貧困村?這可真是守著金飯碗沒好飯吃。
2018年2月12日,十堰市委書記張維國在武當山旅游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上強調,開新局、促大興,推動全市旅游產業全面提升。
如何圍繞旅游產業,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讓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
駐村工作隊和大灣村“兩委”基于本村地處武當山核心景區、適合發展旅游的優勢,深入貧困戶家中做工作,引導他們將閑置的房屋出租發展民宿。同時,動員各方力量,尋找有意向、有實力的投資商,集群式入駐大灣村發展民宿。
為了更好在民宿業發展中發揮好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大灣村“兩委”著力謀劃,村委會加強監管,定期召開以旅游和民宿發展為主題的培訓研討會,通過經驗分享和參加培訓等方式積極引導大家進行提檔升級。
破舊民房蝶變文藝時尚民宿
徜徉在大灣村本來民宿1號院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背靠山體、掩映在綠植叢中文藝自然的院落布局、全景星空帳篷,民宿為在原有村舍基礎上徹底翻新改造而成。
除2間星空房外,精心設計施工的4間房包括空中套房、家庭復式套房、火墻標準間、火炕套房,每間房屋都寬敞明亮、精致典雅,風格文藝清新。房內標配智能馬桶、浴缸、慕思床墊、24小時熱水等,讓客人置身鄉間也能在舒適的環境中安然入眠。
“我們主要就是針對現在90后、00后的品味而打造,為了更多地吸引年輕游客。”面對記者,十堰本來民宿有限公司總經理余華丹侃侃而談。
2017年初,有志回鄉創業的余華丹經過大灣村黨支部書記王光才的大力推薦,帶著武漢資深設計策劃團隊來到武當山大灣村調研。
余華丹發現,有幾處閑置房屋地理位置好:海拔1000余米,金頂、紫霄宮等風景盡收眼底。得天獨厚的條件深深打動了余華丹,他決定來大灣村改造舊房,打造民宿。
當年5月,余華丹就與戶主簽訂合同,以30萬元的價格買斷房屋20年的租用權。2018年4月,本來民宿一號院開始動工。第二年4月,一號院6個套房竣工。
“一個套房的游客日租金為1000元,試運營7個月以來,僅4個套房的收入就達到20萬元。”余華丹對記者介紹道。
據悉,目前二號院正在緊張施工中,三號院、四號院改造正在進行,預計2020年底開業。項目全部改建完成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000萬元,可同時接納約100余人住宿、餐飲、學道、露營、文化交流等活動,還能充分帶動大灣村貧困人群(約20人)就近就業。
今年26歲的山里寒舍民宿老板范德飛畢業于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在看到家鄉發展民宿產業的政策鼓勵和利好形勢后,已在北京工作3年的他毅然決然回鄉創業。
2019年3月,范德飛說服父母、拉上堂兄,籌資100萬元,在自家老屋基礎上開始規劃動工。他還結合自己的建筑類專業優勢,親自設計民宿的風格。當年12月,山里寒舍5個套房完工,并于2020年1月開始運營。
雖然遭遇疫情,直到今年4月下旬才開始復營業,但是談起這座傾注自己心血的民宿院落,這位陽光帥氣的小伙子滿眼透漏著希望:“困難是暫時的,武當山的區位優勢這么好,我對發展民宿充滿信心!”
讓美麗鄉村崛起武當山中
按照《武當山特區村莊布局規劃》《武當山特區美麗鄉村五年規劃》編制要求,武當山特區2019年完成轄區磨針井村、八仙觀村、魯家寨村、大灣村4個村的村莊發展規劃編制工作。
沐浴著鄉村振興戰略和特區政策規劃的東風,如今的大灣村依托民宿旅游發展,大踏步走在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道路上。
發展民宿經濟,將原有閑置房屋進行科學規劃、修繕改造,不僅消除了危房安全隱患,也靚麗了村居環境;完成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項目,提升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進行村部改造建設,給村民提供良好的學習和健身場地;充分發揮大灣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的作用,組織開展各項學習和文娛活動;大灣村至武當口村4.5公里通村道路擴寬、黑化和180米游步道建設已完工。
景區結合“百名小紅帽進千戶”“足印農家”等活動開展大型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基本消除了農村衛生死角,村居環境得到較大程度提升;景區護林防火大隊圍繞景區居民聚居區、民宿周邊共種植桂花樹、櫻花樹、銀杏樹、櫻桃樹、竹子等1000余株,對景區農村人居環境起到了很好的美化、靚化效果。
近年來,武當山景區辦事處積極申報省級及市級生態村,辦事處為省級生態鄉鎮,2014年10月,大灣村榮獲省林業廳授予的“湖北省綠色示范鄉村”榮譽稱號。
讓名山名村交相輝映
武當山特區工委組織部部長范國盛介紹,武當山特區民宿產業呈加速增長趨勢,成為武當旅游投資的熱點,80%以上的民宿投資建設于近三年。武當山景區辦事處下轄的8個村,其中有6個村都發展了民宿產業,2019年景區新增民宿51戶,處于瓊臺線的大灣村在民宿經濟引領扶貧的道路上為全區發展作出了示范。
大灣村“兩委”帶領村民積極發揮地域優勢和資源優勢,大力推動文旅融合、農旅融合,做活“民宿+扶貧”大文章,連片發展民宿產業,不僅盤活了村民閑置的房屋,同時也培育了新業態,增加了群眾收入,促進了農村變美、農民變富。
目前,武當山特區景區的八仙觀村靈山居·瓊臺店已開業運營,涂家洼3戶農房改造的靈山居·八仙觀店設計方案已通過審批,準備啟動;通過招商引資,中政銀企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計劃對魯家寨村二組老學校5戶農戶房屋進行民宿改造,正在進行規劃設計……
武當山民宿產業符合時代發展趨勢,前景十分廣闊。一方面,民宿作為一個小而美的業態,承載著都市人們回歸鄉村、尋找鄉愁的情懷,去鄉村民宿消費成為一個大潮流,是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一個重要途徑。
另一方面,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民宿發展的步伐更加堅實,民宿是鄉村產業的重要內容,發展鄉村民宿有助于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的目標,民宿將與旅游專業合作社及其他產業融合發展。
下一步,特區將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切實增強主體責任,要求各村把轄區民宿改造抓在手中,認真抓好抓實招商引資工作,隨片就灣做好民宿規劃設計,保障民宿高標準、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引導景區群眾和經營業主搶抓鄉村振興的發展機遇期,做到鄉村振興、民宿改造、景區提檔升級統籌推進,走協同發展、高質量發展、和諧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