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盛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發展鄉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把傳統村落改造好、保護好。近年來,武當山特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建為引領,解放思想、乘勢而上、搶抓機遇,把民宿發展作為實現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鄉村旅游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動文旅農融合發展,做活“民宿+扶貧”大文章。截至2019年底,全區已建成運營民宿62家,民宿產業已逐步成為特區旅游發展新的增長極。
黨建引領是主線
把黨建工作與民宿產業發展統籌謀劃、統籌推進,打造民宿旅游發展“紅色引擎”。不斷強化基層陣地建設,高標準打造元和觀村、大灣村、魯家寨村等民宿產業發展重點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強化服務功能,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民宿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建立完善黨建工作聯系點制度,按照工委領導包片、部門領導包村、辦事處領導包戶的原則,將民宿產業發展作為聯系點工作的重要內容,要求干部定期走訪調研聯系點民宿產業發展情況,協調解決實際困難,為民宿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市場主體是關鍵
積極引進市場主體,盤活本地旅游資源,打造高規格、高標準民宿發展示范區,實現民宿產業多元化發展。近年來,特區先后引進多個外地投資經營者以及專業投資公司,建成了諸如太和紫隱、福地居、隱仙別院、清隱月露等一批高端精品民宿,在市場上贏得了較好口碑。引進北京華夏雙龍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投資近7500萬元,著力打造元和觀村民宿發展示范區。同時,積極引進在外能人20余人回鄉創業,創辦各類民宿10余家,極大促進了本地民宿產業發展,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群眾參與是根本
將民宿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最大限度提升群眾的參與感和獲得感,讓民宿經濟紅利惠及更多群眾。積極動員鼓勵當地有能力的居民和農戶個體對房屋進行拆舊建新,開辦特色民宿,提高收入水平。成立專業合作社,將群眾房屋整體對外打包出租,由專業公司整體規劃、整體設計、整體運營,按照“房屋入股、年底分紅”的模式,鼓勵群眾參與民宿產業發展。近年來,元和觀村成立了若水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由村黨支部書記擔任合作社董事長,鼓勵群眾進行房屋入股,享受年底分紅,取得了良好成效。
政策配套是保障
民宿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政策的配套保障。近年來,武當山特區先后制定《武當山特區管委會關于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通知》《特區農房改造和產業發展獎勵實施辦法》等系列文件,明確具體獎補措施,真金白銀支持民宿產業發展。同時,加大人才培訓力度,組織民宿發展重點村黨支部書記以及民宿經營主體50余人赴武漢大學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培訓。下一步,特區將建立常態化的民宿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機制,深化與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在民宿品牌運營、宣傳推廣、標準制定等方面的溝通交流合作,大力選派村組干部以及民宿經營主體赴武漢大學培訓,推動特區民宿產業快速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武當山特區工委委員、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