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盛
摘 ?要:耐久跑是一項周期性長強度大的運動項目,能提高學生身體的耐力水平和心肺機能。圖形教學法就是運用數(shù)學中的基本圖形和線段的變化,結合體育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完成體育教學任務,以達到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為目的教學方法。本文從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更新耐久跑教學方法入手,大膽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組織形式。
關鍵詞:耐久跑 ?圖形教學法 ?圖形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a)-0102-02
Abstract: Endurance running is a periodic long intensity of sports, can improve students' physical endurance level and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Graphics teaching method is to use basic graphics and line segment changes in mathematics, combined with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ontent, targeted to complete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ask, in order to achieve stu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active exercise, improve physical quality for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method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improv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practice,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unity and cooperation, renew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endurance running, and boldly reforming and innovating the teaching and organizational forms.
Key Words: Durable running; Graphic teaching method; Graphics; The teaching method
1 ?問題的提出
耐久跑是一項周期性長強度大的運動項目,能提高學生身體的耐力水平和心肺機能。每學期教師都會采取多種組織形式和練習方式進行教學。但無論怎么變換都是在跑道上進行,一圈接一圈完成著單調的跑步動作,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對耐久跑的興趣逐漸失去,甚至從心理上產生對耐力跑學習厭煩和恐懼。此外在冬季各個教學班都會在課的后半部分安排耐久跑,致使在跑道上同時跑步的人數(shù)有時可達到200~300人,教師可控性差,鍛煉效果不明顯,且人數(shù)眾多,相互擠擋,易發(fā)生運動損傷。基于以上情況筆者與本組8名體育教師,開始探索適應我校體育教學發(fā)展的新途徑、新方法。從2013年9月提出利用數(shù)學圖形和體育隊列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改革新的教學方式——圖形教學法。
2 ?圖形教學法的定義
圖形教學法就是運用數(shù)學中的基本圖形和線段的變化,結合體育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以達到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為目的教學方法。這一方法強調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作用,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組織形式。
3 ?圖形的開發(fā)形式
3.1 圖形的基本內容
首先教授學生基本的隊列、隊形知識、數(shù)學圖形,然后讓學生了解組織實施的基本要求和創(chuàng)編圖形的基本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積極參與練習場地的規(guī)劃設置、組織和示范。
3.2 具體創(chuàng)編和實施方法
第一、二次課教師教給學生隊列的知識和跑的要求,并將全班學生按身體素質、男女性別、情感狀態(tài),平均分成男女生比例相同的4組(10~14人一組),然后選出組長。第二次課之后從一組開始根據(jù)要求,在課后與本組成員交流制定下一次課的練習圖形,在每次上課前10min交老師審查。上課時全組同學使用錐體標志物,共同參與圖形場地布置。在課堂上由小組推薦一名同學進行講解另一名同學進行示范。完成后所有同學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教學活動。
4 ?圖形開發(fā)的類型
4.1 非器械型圖形跑
所謂非器械型就是學生利用學過的體育知識和數(shù)學圖形有機結合,形成一種全新的跑步形式。大致分為4種類型:集體圖形跑、分組圖形跑、比賽圖形跑、計時圖形跑。此四種圖形跑的形式不是絕對形式,只是類型分組的名稱。一節(jié)課運用某種圖形是我們在上課前確定的,某一種類型中一個圖形進行課堂教學時,可靈活掌握、隨機轉換。
4.2 器械型圖形跑
所謂器械型就是在非器械型圖形的基礎上,配上適當?shù)囊魳坊蛟O置一些障礙,來提高學生的練習練習難度。如:國家體質監(jiān)測的15m往返跑、跳過或爬過體操墊等。
5 ?圖形教學法在體育課開始、主體、結束部分的應用
5.1 在課開始部分中的應用
良好開端,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體育課上也是如此。以往的準備活動部分都是集體慢跑操場和集中做熱身操。單調和枯燥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從課的一開始就對體育課產生厭煩的抵觸情緒。現(xiàn)在我們把準備活動時的集體慢跑和熱身操換成不同形式的圖形跑、圖形操,讓學生每天都有新鮮感,為主體部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5.2 在課主體部分中的應用
耐久跑中初中教材中最枯燥、最繁累的一個教學內容。它對鍛煉學生心肺功能、提高肌體耐力水平、培養(yǎng)優(yōu)秀意志品質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主體部分中應用圖形教學法的形式可以場地小、身體差異、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把全班學生根據(jù)性別、素質和情感,分成幾個小組在規(guī)定的場地范圍進行圖形跑。教師根據(jù)學生跑的情況及時進行指導和督促,也可不定時地利用口哨或節(jié)奏明快的音樂發(fā)出指令,呼一些振奮的口號等。由于練習的圖形都是學生自創(chuàng)、自導、自教、自練。使學生在不斷的變換中體驗集體力量和運動的樂趣,讓學生在興致盎然中完成耐久跑教學。
5.3 在課結束部分階段的應用
在耐久跑課上學生大多體能消耗較大,要利用圖形的優(yōu)勢,讓學生進行上肢或腰腹的游戲和素質練習,也可讓學生進行舞蹈或相互間的放松。
6 ?圖形教學法在體育課中應用的意義
6.1 改變因場地小無法正常完成教學的問題
圖形教學法有效延長了跑動路線,并且在課上采取的是“一線形”“多線形”“個人形”“多人形”的練習方法。能解決學校場地小、班級多、集中練習等問題。圖形教學法在各種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的場地都能進行圖形跑,使耐久跑教學有序開展。
6.2 形式變化多樣激發(fā)學生練習興趣提高耐久實效性
圖形教學法是一種多樣、變換、新穎的跑步形式。在這種形式中,跑的路線在不斷變化,身體也在不斷變換的路線中變換,情感也在練習中升華(例如,學生在跑步時可自由快慢,可相互擊掌鼓勵,個性發(fā)展得以體現(xiàn)等)。跑步路線的千變萬化,促使學生積極地投身到耐久跑練習中,從而提高耐久跑的實效性。
6.3 固定區(qū)域提高教師可控性
由于圖形跑可以在任何的場地上組織開展,所有參與練習的學生都在教師的可控范圍內,便于教師觀察到場地內的練習情況,如:呼吸不準確的、技術不清楚的、身體不適的、練習不投入的等,教師對出現(xiàn)的不同情況可個別指導,也可對突出問題集中指導。
6.4 靈活多變,有效提高學生動作質量
由于圖形跑不斷地變換身體姿勢、變換速度、變換方向,且距離較長,對磨練意志、提升心肺能力水平、改進彎道跑技術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7 ?結語
綜上所述,不同的教學方法帶來的教學效果是不一樣的。采取圖形教學法,不僅教學方法靈活多變,而且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整個教學過程生動而富有情趣,寓教于樂,大大增強了鍛煉效果,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耐久跑能力,運動成績提高顯著。
參考文獻
[1] 陳烈杰.小群體教學模式在中學耐久跑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1(28):98.
[2] 黎杰.“螺旋跑+蛇形跑”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學校體育,2012(S1):73.
[3] 國愛鳳.趣味體育在耐久跑中的運用[J].田徑,2019(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