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華
【摘要】幼兒園開展韻律活動是幼兒園音樂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幼兒通過聆聽音樂旋律,并用自己的肢體表現出自己對音樂的了解與感受,可以讓幼兒的天性獲得釋放,并通過具體韻律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擴展幼兒的音樂視野,同時也可以積累幼兒的審美經驗,不斷地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園 ?韻律活動 ?多樣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004-01
韻律活動是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幼兒園的韻律活動展示形式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其中包括韻律、游戲以及舞蹈等,雖然存在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是卻可以利用幼兒的肢體活動展示出來,借助自己的想象,進一步通過有節奏有感情的動作,表現音樂的內容,幼兒可以在韻律活動中獲得愉悅的感受,并習得穩定的節奏,發展幼兒用自己的身體進行藝術表現的能力,全面的增強幼兒的感受能力。
一、選擇多樣化韻律活動內容
1.多元化的韻律主題,滿足幼兒發展的需求
幼兒時期一般正在處于直觀形象思維發展的階段,日常生活是幼兒進行各類學習活動的第一領域,并為幼兒的直觀學習與發展提供了各種形象與直觀的素材,幼兒的教育內容主要是回歸生活,也就是讓幼兒在生活中掌握各種規律,因此,關于韻律活動的內在幼兒的藝術活動應當充分地發掘幼兒的生活素材,促使更加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幼兒園的韻律活動主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日常生活的主題,二是動物主題,三是食物主題,四是職業主題,讓幼兒在自己熟悉的內容主題中更好的參與到韻律活動中。
2.多樣化的音樂素材,激發幼兒的興趣愛好
音樂素材是有效的開展韻律活動的基礎,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結合幼兒的個性特點,合理地選擇音樂素材。一種是生動形象的音樂素材,幼兒天性比較活潑,因此教師在選擇素材的時候,應當選擇朗朗上口的音樂,幼兒會自動的跟著音樂自由地進行律動;二是常見的流行音樂,幼兒們大部分都喜歡在家看動畫片,這些圍繞幼兒身邊的音樂素材都可以調動幼兒的音樂感受;三是選擇具有一定特色的民間音樂,大部分民間音樂經常會被教師所忽視,教師可以對其進行改編,使其成為幼兒喜歡的音樂內容。
二、多樣化韻律活動的教學策略
1.創設教學情境,進行角色扮演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主要是因為角色本身就有鮮明的特點,可以讓幼兒深入其中,并通過自己的演繹,強化自己對于韻律活動的理解,可以有效的提升幼兒的創造力。在韻律活動中進行角色扮演,需要教師為幼兒創設多樣化的情境,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如果幼兒選擇的角色出現了沖突,教師可以讓幼兒利用剪刀石頭布的方式進行裁決,之后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創造力,并有效的結合自己的肢體語言詮釋音樂,同時在角色扮演中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力,并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強化幼兒對于音樂的了解。
2.注重探究性學習,開展游戲互動
在游戲中蘊含著發展機遇與教育的契機,在具體的韻律活動中恰當地融入一些游戲因素,主要是強調將一些非理性的知識傳遞給幼兒,促進幼兒的主動性的發展,并注重幼兒的情感與意志力的培養。在具體的韻律活動中,開展游戲互動,可以將原本比較單一的音樂教學方式轉化為探究式教學方法,促使幼兒參加游戲活動,并在游戲中利用自己的主動性進行探究,提升幼兒的交往能力與促進幼兒的人格發展,讓幼兒可以深入了解韻律活動的具體內容。
3.結合幼兒的特點,實現層層遞進
教師在開展具體的韻律活動的過程中,一般會采用游戲的方式讓幼兒進行理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韻律活動都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解決,一些比較困難的韻律活動本身就存在組織困難,如果強制性的采用游戲的方式,反而會導致韻律活動教學效率的下降。其中韻律活動的難點在于空間站位,動作等層層遞進的學習。但是游戲的方式只能讓幼兒掌握一定的韻律知識,并不能實現幼兒對于韻律知識的理解與提升,如果游戲設計得過難的話,可能就會導致幼兒失去韻律活動學習的自信心,讓幼兒產生逃避的心理狀態。因此,教師在進行具體的韻律活動設計的時候,應當結合幼兒的個性特點,將韻律活動的目標進行層層分解,其中包括空間站位的分解,韻律活動動作的分解等,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實現層層遞進。
三、實施韻律活動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1.評價內容多樣化,及時反饋韻律教學效果
在實施韻律活動的過程中,對于評價內容進行多樣化的評價,主要是針對活動實施方案、實施過程以及實施結果的評價。在評價實施方案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針對韻律活動的開展目標與教學內容是否合理,教學方式是否符合幼兒的興趣愛好。其次,在韻律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觀察幼兒的具體的表現,師幼互動的情境,以及教學活動情景的創設等,最后對于韻律活動成果的評價,主要是針對幼兒而言,幼兒的音樂綜合素養的培養,確定幼兒的節奏能力以及即興表演的能力等學習能力的評價。
2.評級方式多樣化,實現幼兒的綜合發展
教師在進行韻律活動中,不能采用單一的成績評價方式,而是深入到教學過程中,對于幼兒的節奏能力,幼兒的表演能力等進行詳細化的評價,促使幼兒可以詳細地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強化幼兒韻律活動學習的自信心。其次,注重表現性評價,也就是教師應當根據幼兒在完成韻律活動中的具體的表現進行綜合的評價,讓幼兒可以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存在的優點與缺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最后,利用檔案進行評價,首先教師應當利用文字的方式記錄幼兒韻律作品被記錄的理由,幼兒自己或者他人欣賞檔案夾作品之后的感想等部分組成,同時也可以采用學習故事述事性評價,從而有效地實現幼兒的綜合發展。
總結
綜上所述,音樂韻律活動作為幼兒音樂活動中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對其進行多樣化的教學,實現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評價的多樣化,提升幼兒的音樂素養,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的發展,增強幼兒的音樂感染力,并對于有效的開闊幼兒的視野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為幼兒的綜合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何文婷.淺析開展生態式韻律活動有效策略與研究[J]. ? 現代交際,2016年17期
[2]劉劍云. 韻律活動中幼兒創造能力培養初探[J].教育探究,2017年04期
[3]溫璐杰.淺談幼兒韻律活動中表現形式的創新[J].教育,2019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