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萍
摘要:惠安女是閩南地區當地一個十分鮮明的女性形象,而惠安女的服飾也是閩南地區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服飾。惠安女的形象,已然深刻地烙印在了每一個閩南人的心中。而在幼兒階段的美術課程當中,惠安女的服裝也可以作為一個良好的教學素材,來為幼兒提供更為豐富的美的素材,提升他們對于服飾美的理解。因此,本文也將以閩南服飾的特征為出發點,探究其在幼兒美術教學過程當中的應用途徑,以此來深化幼兒對于服飾之美的理解。
關鍵詞:閩南服飾? 幼兒園? 美術教學? 惠安女? 服飾特點
中圖分類號:G613.6
閩南服飾是閩南文化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惠安女的服飾則更是閩南服飾當中不容小覷的一個亮點[1]。正所謂,對于美的培養必須從幼兒階段抓起。因此,如果能夠在幼兒階段,就為幼兒提供諸如閩南服飾等具有傳統之美的教學素材,來使得他們對于美的理解能夠獲得不斷的深化,則必然會對他們終身性的審美標準的形成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
一、借助欣賞閩南服飾的活動,來調動幼兒對于服飾之美的熱情
惠安女在福建當地,已經不僅僅有著指代某一類女性群體的作用,與此同時,其還是福建當地文化歷史當中的一抹亮色。由于惠安女從小生活在海邊,因而她們會為了防風而在頭上佩戴斗笠以及頭巾,而且這兩大物品的色彩往往是十分艷麗的。除此之外,她們還會利用自己靈巧的雙手,來編織各類美麗的飾品,裝飾自己的花頭巾[1]。而他們上半身穿著的往往是能夠露出肚臍的緊身衣物,而下半身則為了便于勞動,而穿著較為寬大的褲子。
為了能夠在幼兒美術教學的過程當中,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審美素材,筆者在幼兒園當中引入了閩南服飾觀賞的活動。筆者在為幼兒舉辦觀賞惠安女服飾的活動的時候,還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惠安女服飾的特點進行討論。有許多幼兒都關注到了,惠安女的服飾具有顏色鮮亮的特點,與此同時,她們“上緊下松”的著裝特點,也引領了當代服飾的潮流。而筆者又進一步提問幼兒“為什么惠安女上半身要穿著緊身的衣服,而下半身則要穿著寬松的褲子呢?”許多聰明的幼兒就發現了“那是因為這樣穿衣服,她們工作起來更加方便!”而事實也的確是如此,上半身穿著貼身的衣物,能夠避免寬大的袖子在勞動時給她們帶來的負擔,而下半身穿著寬松的褲子,也能夠使得她們在勞動的時候能夠更加輕松地彎腰亦或是做出其他動作 [1]。
二、以閩南服飾為出發點,為幼兒搭建動手操作的美術實踐空間
僅僅是觀賞閩南服飾還遠遠不夠,只有通過親身的實踐和動手的操作,幼兒才能夠真正感受到服飾搭配的精髓之所在,從而真正領悟到惠安女服飾之美。有條件的話,教師也可以專門請來當地的惠安女服飾制作專家,手把手地教導幼兒,如何進行惠安女服飾的色彩搭配和剪裁縫制[2]。
由于這一惠安女服飾的制作過程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老師也按照幼兒的年齡階段,為他們分配不同的任務。比如說,對于小班階段的幼兒,教師可以讓他們在這一個流程當中,扮演材料選擇、顏色搭配的工作。讓他們能夠從紛繁多樣、顏色復雜的制作材料當中,選擇出自己心儀的材料。而對于中班階段的幼兒,因為他們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動手操作和全面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為他們進行惠安女服飾制作裁剪的指導。而對于大班階段的幼兒,因為他們已經能夠掌握一些相對復雜的動手技巧,因此,教師也可以致力于為他們搭建一個親手縫制惠安女服飾,并在衣服的布料上繡上各種花紋的空間[3]。在此過程當中,教師既可以教他們如何使用十字繡的針法以及長短針繡的針法等方式,來為服飾進行加工,也可以教他們如何運用毛線、亮片等工具,來制作惠安女的頭飾等等。
而在這些服飾制作完成之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親自穿上自己制作的服裝,在幼兒園當中進行T臺走秀。如此一來,幼兒在對自己親手制作的服裝進行展示的過程當中,能夠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同時,他們也能夠發現自己制作的服裝的不足之處,從而形成改良的思路[3]。
三、將閩南服飾應用于幼兒美術教學過程所能帶來的益處
惠安女服飾作為閩南服飾當中一個不容小覷的、具有鮮明代表性的部分,如果能夠將其恰如其分地運用在幼兒園的美術教學過程當中,必然能夠在加深幼兒對于服飾之美的理解的同時,也讓他們形成對于當地惠安女文化的更為深刻的理解。而教師在這一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采用的途徑更是多種多樣。教師不僅可以開辦惠安女服飾采風欣賞的活動,同時還可以讓幼兒親手制作惠安女所穿著的服飾,如此一來,不僅能夠讓幼兒獲得動手實踐的空間,同時還能夠讓他們在這個擁有高度參與感的過程當中,形成對于美的深刻理解[3]。久而久之,幼兒必然也能夠像這種對于美的理解遷移到生活當中的各個方面去。
參考文獻:
[1] 朱嬋珍. 民族服飾在幼兒園文化藝術教學中的意義與運用[J]. 文學教育(上), 2017(11):15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