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婷
摘 要:當下,互聯網、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大數據、共享經濟已成為時代關注的焦點。公共圖書館如何面對新的時代背景,在各行各業爭相創新的激烈競爭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科學路徑,是目前圖書館界必須直面的問題。本文從公共圖書館創新服務路徑選擇背景、基本方法及實證來探索公共圖書館今后發展的方向及模式,找尋公共圖書館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新突破。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創新;路徑
1 公共圖書館創新服務路徑選擇的背景
1)新環境下公共圖書館出現的變化。大數據成為影響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大背景。大數據時代改變了圖書館管理者的思維方式[1]。從傳統圖書館、自動化圖書館到目前的復合性綜合圖書館,信息技術手段越發顯現出重要的作用。大數據環境下信息技術將是圖書館建設、創新、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持與技術保障。公共圖書館只有通過建設富有自身特色的數據平臺,并挖掘大數據的內在聯系,發現潛在的利用價值,才能更好地為讀者服務提供良好的數據支撐。
2)新環境下圖書館面臨的機遇與挑戰。(1)大數據促進圖書館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大數據技術的出現,使得圖書館不僅可對用戶的需求數據進行監測、統計和分析,還可了解用戶的知識架構、使用行為偏向、需求趨勢和一些潛在的需求數據信息,從而幫助圖書館開展用戶流失分析,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新服務,以應對新環境下圖書館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2)大數據為圖書館服務創新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大數據的出現徹底顛覆了圖書館傳統的服務理念,它不僅可以及時、準確地收集用戶數據信息,而且還能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預測,并作出精準判斷。由此引導圖書館提供更加個性化、人性化、專業化和智慧化的服務。隨著大數據的不斷普及與發展,我相信其必將為圖書館界帶來一場思維方式上的變革和全新的技術體驗。
2 公共圖書館創新服務的基本方法
1)降低公共圖書館準入門坎。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需求。在硬件條件上,公共圖書館除在提供舒適的閱覽環境外,還應提供展示廳、報告廳、會議廳、研究室、多功能演講廳、音樂欣賞室、電影放映室、多媒體視聽室、小劇場等,使公共圖書館更加符合社會多元化生活。在軟件建設上。要最大限度的為讀者開展人性化服務,定期對讀者進行問卷調查,傾聽讀者意見,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需求。
2)拓寬服務空間。增強公共服務輻射范圍。利用多種載體,把公圖書館服務的觸角向政府、企業、社區和農村延伸,增強輻射能力,是創新圖書館服務功能的重要內容。
3)豐富服務內涵。提升讀者服務品質。公共圖書館要將服務形式不斷創新、優化、完善,任何形式的讀者服務、讀者閱讀推廣服務都應該以提升讀者服務品質為前提。積極探索開發圖書館的文化休閑功能,把公共圖書館辦成市民休閑娛樂、調節身心、放松自我的“ 第三文化空間”,不斷豐富公共圖書館服務內涵,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品質。
3 公共圖書館創新服務路徑選擇
公共圖書館事業想取得新的突破與發展,創新已然成為必經之路。隨著社會環境等因素不斷變化,圖書館從業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創新對圖書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筆者從圖書館實現創新服務的路徑出發,結合杭州圖書館創新實踐案例,總結適合我國公共圖書館創新服務發展新路徑。
1)體驗式。隨著體驗式經濟時代的到來,用戶體驗感已成為圖書館提升服務品質的重要衡量標準。公共圖書館的體驗式服務可以包括公共圖書館的空間設計體驗、圖書館硬件設施體驗、讀者服務體驗等多方面。圖書館的空間設計體驗、圖書館硬件設施體驗是從圖書館的美學角度和圖書館的資源建設角度來呈現用戶的體驗感,這些相對比較固定。因此,讀者服務體驗才是公共圖書館創新服的重要突破口。杭州圖書館自開館以來,一直努力挖掘公共圖書體驗式服務方式。(1)線下借閱體驗模式:悅讀服務。杭州圖書館的悅讀服務于2016年1月份推出,持有杭州市二代身份證、杭州市市民卡(社會保障卡)或杭州地區公共圖書館借書證的讀者均可在悅讀服務點(書店)將新書借回家,借閱規則等同杭州圖書館借閱規則,費用由圖書館承擔。另外悅讀服務還支持利用悅讀APP的悅讀傳書功能實現讀者之間圖書互借。悅讀服務將圖書館的服務空間外延至書店,改變了傳統意義上借閱服務只由圖書館提供的理念。其次,通過此舉書店不再是一個單單買書的地方,他同樣具備了圖書館的部分功能。再次,自由挑選喜愛的“新”書正是悅讀服務對讀者體驗感最大的實現。“悅讀”服務解決了傳統模式圖書借閱周期慢、借新書難等問題,將借閱空間從傳統的圖書館前移至書店,這種書店圖書館的模式大大提高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和文獻資源的利用率。(2)線上借閱體驗模式:悅借服務。悅借服務在線下悅讀服務的基礎上,借助先進技術打造借閱O2O平臺,開啟了公共圖書館借閱的新模式。在“圖書館+軟件公司+書店+郵政快遞”社會多方協作下,建立物聯網圖書館,使用戶在線選擇圖書,圖書館配書后快遞送書上門。悅借服務是與線下悅讀服務不同的另一種體驗式服務。此項目將圖書館的服務延伸至線上,是圖書館服務空間的再造,讀者在家里即可想享受借閱服務。悅借服務從根本上打破了圖書館采訪、編目、典藏、流通的傳統模式,對圖書館未來發展提出了新的可持續性[2]。
2)共享式。圖書館所說的共享式是指將圖書館的各項資源通過其服務讓所有讀者享受公同使用的權利,體現了圖書館公平性、平等性和共享性。資源共享包括圖書館的文獻資源、數字資源、技術資源等資源共享。杭州圖書館一直秉承“平等、免費、無障礙”的服務理念,其讀者服務工作始終圍繞“一切以讀者服務為中心”,通過創新各種服務方式實現資源共享。杭州圖書館與2017年4月份推出的信用借還服務就是很好的例子[3]。
杭州圖書館信用服務項目是與螞蟻金服旗下芝麻信用,蘇州嘉圖軟件公司、郵政速遞四家合作推出的“信用借還圖書”服務,實行“免押金、免辦卡、線上借、送上門”.凡芝麻信用分達到550分以上的市民,只要具備一定的信用度,均可享受免押金,免辦卡線上借書服務。這種新型的文獻服務方式從啟動、完善、推廣實施等各個階段都圍繞“共享”這個核心點,利用“信用”這把利劍,將圖書館共享式服務推向了新的歷史階段[4]。
“信用借還”項目以重視用戶體驗度為出發點,通過引用完善成熟的第三方信用機制,建立相應的用戶信用體系,提供分級讀者服務。信用服務推廣摒棄傳統持證借閱,使讀者和圖書館的館藏文獻都不再受押金、地域限制,打破信息孤島,形成資源共建共有共享的新機制,提升圖書館資源的使用效率,形成面向所有人的無邊界服務。社會化合作式、精準化服務式、人機交互式這些都是公共圖書館在現在乃至未來不斷充研究的方向。
圖書館的創新服務,是圖書館從業者不斷追求的方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為我國公共圖書館提供了自我變革的外在環境條件與內在轉型思路,借鑒國內外圖書館創新服務成功經驗,探索我國圖書館創新服務新趨勢和新路徑,發揮我國圖書館功能,促進圖書館事業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磊.大數據時代圖書館讀者行為研究[J].學周刊,2017,35:190-191.
[2]吳建中.轉型與超越——無所不在的圖書館[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2.
[3]容春琳.公共圖書館應用大數據的策略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3(7):91-95.
[4]王堯,劉喜球,王月蛾.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校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