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各行業領域均在進行深化改革,以創新出更具科學性的科技技術,制定出可行性更高的管理措施,確保自身企業或單位在市場之中占據一席之地。以中藥加工行業為例,相關技術人員在對中藥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若是無法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其進行儲存及養護,則會促使其受到外界諸多因素的影響,進而無法將自身藥效充分發揮出來。基于此,本文便將影響中藥春促及養護的多種常見性因素分析出來,進而制定出了相應的舉措,以對中藥質量進行全面管理,進而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
關鍵詞:中藥儲存;中藥養護;影響因素;具體措施
1 影響中藥儲存及養護的常見因素
在中藥采集、粗加工、晾曬等多種工序完成之后,相關技術人員就應該做好中藥的儲存及養護工作,以促使加工完成之后的中藥藥性維持在穩定的范圍之內,即便如此,仍然存在諸多因素使得中藥儲存及養護工作受到影響,以下兩項內容為最大的影響因素:
1.1 環境因素
已經存儲完成后的中藥需要及時的養護,才能長期將自身藥效維持在一定程度之中。然而,若是其存儲環境過于惡劣,中藥的藥性也將無法得到有效保障。中藥極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變質。所謂環境因素,指的是外界環境的溫、濕度及光照、為生物條件等,若是相關技術人員在存儲中藥的過程中,無法準確的對其進行把控,將會極大程度的影響到中藥的藥物性能。
1)空氣因素:在中藥內部具有特定的藥物屬性,其也被稱之為藥性,不同種類的中藥所具備的藥性及藥效均不同,因此,其在從事存儲及養護工作之時,也對環境提出了相關的要求,其中,對空氣條件提出的要求最為嚴苛。很多類型的中藥是需要避光儲存的,若是將其放置于強光環境之中,促使其經受長時間的紫外線照射,此時,附著于中藥表面的色素將會受到嚴重破壞,而在其色素逐漸退卻之時,中藥內部所具有的藥物性質也在慢慢流失。除此之外,空氣中的氧氣含量較高,加工完成后的中藥,藥物的有效成分均以分子狀態存儲與中藥內部,若是中藥暴露于空氣之中,其將會大面積的與氧氣相結構,進而其內部的分子結構發生擴散或是氧化反應,藥性便會一點一點流失,發生氧化反應的原因是由于中藥內部是由大量糖原及脂肪分子構成,其與氧氣相接觸之時,二者將會于氧氣之中逐漸分解,中藥的藥性便在這種分解狀態之下,逐步改變其自身性能,因而致使藥性失活[1]。
2)濕度因素:一般而言,重要應該儲存在較為干燥的環境之中,只有這樣,才能維持中藥的完整性能。濕度較大的環境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子,若是將重要存儲于此種環境條件之下 ,將會使得中藥大面積受潮。另外,即便是重要加工過后呈現出干燥形態,其內部的水含量也達到了15%以上,而中藥也只有在此種水分含量之中,才能維持自身藥物性能,而空氣中的濕度過高或過低之時,中藥內部結構中含括的水分含量均會產生一定的變化,進而使得中藥無法維持本身原有的形態,這樣一來,中藥所具備的藥物性質也將發生改變。由此可知,相關技術人員應該將中藥的儲存濕度維持于標準的70%范圍之內,這種濕度適宜中藥長期儲存。而當存儲環境中的水含量超過這一區間范圍,中藥便會將其中多余的水分吸收到其內部,進而使得自身的藥性發生潮解;而若是其濕度較低之時,中藥本身所具有的水分將會擴散與環境之中,自身的藥性將會隨著中藥內部的水分增發而逐漸發生改變[2]。
3)溫度因素:中藥儲存環境的溫度也會使得其自身藥性受到嚴重影響。一般來說,中藥的儲存溫度為中、低水平,20攝氏度左右是最為理想的溫度狀態。此溫度適合將中藥的長期儲存,中藥的藥性只有于此種溫度范疇之中,才能最大程度的保存住。然而,當中藥的儲存溫度高于34設施度之時,中藥內部結構中所含括的油脂及糖原結構便會逐漸呈現松散狀態,長此以往,便會發生分解反應,這兩種成分將會被完全消耗殆盡,這樣一來,中藥結構中的營養成分將逐漸流失,進而完全喪失藥性。而當中藥的儲存溫度小于0攝氏度之時,不同種類的中藥所受到的損傷各異,內部水分含量較低的重要通常不會受到影響,而剛加工完成后的中藥,其內部結構之中還含有較多的水分,其內部還含有完整的植物系統,低溫環境之中,草藥內部結構中的細胞壁將會出現破裂,于其內部結構受到損傷之后,內部的細胞分子則會于冰凍之下,呈現壞死狀態,這樣一來,保存在中藥內部細胞中的藥物性質也逐漸失活[3]。
1.2 品質變異
中藥在長期儲存過程中,其營養成分將逐漸流失,最終則發生變質。除此之外,若是相關技術人員在存儲之時,遺漏了中藥養護工序,將會使得中藥發生蟲蛀、霉菌感染等多種現象,以下便是在存儲之中之時,呈現出的幾種品質變異的形態[4]。
變色。判斷經過長期存儲的中藥品質是否出現變化的標準為:中藥顏色。不同種類的中藥均含有不同顏色的色素,這些中藥顏色在正常保質期之內,均呈現其原有的色素狀態,而當藥物品質及藥物特性發生變化之時,其藥物顏色也戶隨著發生改變。顏色變化最為明顯的重要類型是花、葉類中藥,根莖類中藥品質一般無法從顏色變化中觀察得知,促使花、葉類中藥顏色發生變化的原因可被劃分為多種類型,中藥儲存環境之中溫度、濕度及空氣等多種因素均會使得中藥喪失掉原本的顏色,其內部所具備的藥性也會隨著色素形態的改變而喪失。以金銀花此種中藥為例,這種具有極強解毒性能的中藥會與空氣中的水分結合,進而發生水解反應,此時,黃色的金銀花逐漸變成淡黃色,當其變成淡白色之時,就標志著其將完全喪失解毒性能。
2 中藥儲存及養護的相關措施
2.1 中藥儲存
相關技術人員應該從中藥的儲存工作著手,將影響中藥存儲質量的多方面因素探掘出來,進而應用相應的解決措施,去改善此種狀況。首先,相關技術人員應該檢查中藥的儲存環境,以確保中藥儲存環境之中的各種環境條件能將中藥的儲存時間延伸到最大值。一般來說,大批量的中藥戶被放置于中藥儲存倉庫之中,為了維持中藥本身的藥性,此倉庫的內部的墻體及地面結構均有著一定的防潮及隔熱性能,而相關技術人員就應該針對倉庫的性能進行全面的分析,以將倉庫之中的溫度及濕度以中藥長期儲存的條件相吻合。而為了防止中草藥在儲存過程中與水分相接觸發生潮解、霉變,進而使得中藥變質,其藥性發生改變,相關工作人員便應該時常進行通風操作,以將中藥內部所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促使倉庫中的溫度及濕度維持在穩定的范圍之中。
2.2 中藥養護
相關工作人員還應該針對不同種類的實行特定的養護工序,以確保中藥一直維持于清潔、安全的儲存狀態之中。當今最為流行的一種“綠色”的重要養護方式,就是針對中藥的性能,將含有不同特性的中藥放置在一起,以起到協助防霉菌、防蟲蛀的功能。其中,人參與枸杞這兩味滋補性的中藥節能起到良好的防蛀效果。另外,相關工作人員還可以定期去熏蒸藥物,以將中藥在霉菌及蟲卵殺死,以達到良好的中藥養護效果。
3 結語
綜上所述,若想促使中藥的藥效發揮到最大值,相關技術人員應該實行好中藥的儲存及養護工序,以按照一系列科學的操作流程,根據中藥的種類及相關特性對其進行管理,不同種類的中藥于不同時節需要制定出相應的存儲及養護制度,以強針對性的方式去有效保障其藥性。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此種類中藥應用于臨床治療之時,可以將自身的治療功能提升到最大值。
參考文獻
[1]李國梅.基層醫療機構中藥養護存在的問題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11):161-162.
[2]張凡,單國順,賈天柱.“情景模擬-逆序教學-任務驅動”綜合模式在中藥養護學教學中的實踐[J].教育界:高等教育,2019(6):72-73.
[3]任生蘭,董建文,石建業,石剛,康彩琴.基于物聯網的中藥材養護貯藏監測報警裝置研究[J].農業科技通訊,2019(10):181-183.
[4]石建業,康彩琴,董建文,馬菁菁,石剛.中藥材養護貯藏氮氣濃度監測和報警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20(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