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娟


摘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中國對外貿易中的醫藥類別的現狀,其次,介紹了我國藥品出口貿易方式及主要出口地區。主要出口國家為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發達國家,對新興市場如東盟、南美洲國家藥品出口份額也在不斷增長。
關鍵詞:藥品出口;醫藥類別;出口地區
一、引言
醫藥行業是關系國際民生健康和社會安定的重要的制造業之一,回顧2019年,中國醫藥外貿強勢反彈,醫藥保健產品進口、出口、進出口額均大幅增長,創下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發展,以及“一致性評價、“4+7集采”等一系列政策的頒布實施加速國際間企業的競爭與合作,因此,了解醫藥出口貿易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對推進醫藥經濟發展和做好藥品出口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中國對外貿易中的醫藥產品類別
醫藥產業四個子行業包括化學藥品制造業(仿制藥化學藥品制劑、原料藥生產)、傳統中藥產業、生物制藥產業及醫療設備制造業。《中國統計年鑒》中第27 類醫藥制造業(2710-2770)分為化學藥品原料藥、化學藥品制劑、中藥飲片加工、中成藥生產、獸用藥品制造、生物藥品制造。醫藥商品主要分為藥品、化學試劑、醫療設備、玻璃儀器、中成藥、中藥材及其他類,其中,藥品銷售居于主導地位,包括化學原料及其制劑、生化藥品等;其次為中成藥類,占 15.2%; 中藥材類占 3.6%,醫療器械類占 3.3%,化學試劑類占 1.2%,玻璃儀器類占 0.1%,其他類占 2.8%。
根據海關進出口數據,2019年,我國醫藥保健產品進出口總額為1456.91億美元,同比增長26.85%。其中,出口738.3億美元(包含醫療器械類產品出口額為287.02億美元),同比增長14.6%。(詳見表 1)
分析表格可知,西藥類出口中,西藥原料藥出口額同比增長12.1%;西成藥出口額為41.09億美元,同比微增0.23%;中藥類出口中,中藥提取物及中藥材及飲片出口額均有增長;保健品及中成藥出口份額較低,其中中成藥出口額微下滑0.45%。但綜合來看,中藥類出口市場規模依然在擴大,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2019年,中國醫藥外貿中西成藥出口增速提高,西成藥與西藥原料藥出口相比,西成藥在醫藥外貿中所占比例較低,并且競爭優勢明顯弱于原料藥出口。中國生化藥在西藥類中出口額相對較低,但處于緩慢增長的態勢。與歐美發達國家高速發展的生物醫藥產業相比,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國內生化藥品主要以仿制國外藥品為主,擁有自主專利權的創新藥物較少,但中國也在努力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產業集中程度在慢慢提升,醫藥企業規模在逐步擴大。
三、中國藥品出口貿易方式及出口地區
(1)中國藥品出口貿易方式
醫藥對外貿易方式以一般貿易為主體,同時中國也承接著藥品委托加工貿易以及保稅區倉儲轉口貿易。
一般貿易:一般貿易是與加工貿易相對而言的貿易方式,中國境內有醫藥品進出口經營資質的企業一方展開進出口的貿易,出口貨物按一般交易方式出口。
藥品委托加工(OEM):國際制藥廠將其制劑加工的生產環節轉移至發展中國家,通過制劑加工向規范市場出口制劑,這種出口形式類似于來料加工,可以充分發揮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資源豐富的特點,提高出口商品生產能力。
保稅區倉儲轉口:中國保稅區倉儲轉口貿易是指跨國藥企將藥品存入中國保稅區,充分利用保稅區的自由貿易便利和物流倉儲優勢,通過轉口貿易銷售到其他國家。
(2)中國藥品主要出口國家及地區
目前中國共向 167 個國家和地區出口西藥制劑,其中,歐洲、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是制劑出口的前四大市場。制劑的提供商由不同的藥企主導,對歐洲及日本的出口以外資醫藥企業為主,本土藥企對歐出口將隨著中國制劑國際認證而逐漸增加。對美國出口以本土企業為主,而對澳大利亞的出口主要以保稅區轉口貿易為主。中國對新興市場的開拓擴大了對馬來西亞、智利、墨西哥等國家的出口,東盟及南美洲市場越來越引起中國西藥制劑出口商的重視。
2019年,在世界范圍內,從中國進口藥品貿易額排名較靠前的地區有歐洲聯盟、香港、美國、澳大利亞、印度、韓國、德國、法國、丹麥、英國、日本、。除歐盟外,美國一直是中國醫藥品出口額最大的國家,澳大利亞、印度、及韓國從中國進口藥品一直處于前列,且印度近兩年一直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
雖然我國大部分出口的是西藥類仿制產品,但中藥的出口額也在保持持續增長。我國的中藥類產品主要出口到亞洲地區。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并且亞洲國家經濟發展、文化背景較為相似,也容易接受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是中國中藥出口的重點市場。中藥的前兩大出口地區是韓國和日本,歐洲和美國市場次之,東盟國家市場份額也在逐漸擴大。中藥出口的主要市場在亞洲,如新加坡、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等。這些國家大多認可中醫藥治療體系,能夠接受中藥藥品,對中藥的需求增長較快,值得企業深入開發。發達國家市場如美國、法國及德國對提取及中藥材的需求旺盛,是中藥出口的傳統市場。中藥作為中國醫藥產業的優勢資源,應積極發揮中醫藥傳統資源優勢,挖掘海外市場潛力。東盟國家與中國地理位置、文化淵源較為相似,因此擁有潛在的中醫藥貿易機會。
南美洲國家新興市場崛起,中國已向南美洲的 28 個國家開展藥品出口,主要出口市場為巴西、哥倫比亞、墨西哥、秘魯、阿根廷和智利等國。同時,這些新興市場也越來越引起中國藥企的重點關注。
四、中國藥品行業的發展趨勢
(1)中醫藥蘊藏重大發展機會。隨著中藥超微細化特性研究獲得突破,使中藥經過超微細粉碎到一定程度,可大大提高中藥藥效,提升中藥在醫藥行業的競爭優勢,中醫藥市場需求廣闊。此外,國務院等部門陸續出臺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等多部法規政策,以扶持中醫藥行業的發展。
(2)“一帶一路”成醫藥外貿新增長點。據中醫藥進出口商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醫藥產品出口至“一帶一路”地區和國家的金額增至223.06億美元,增長21.63%,比全球平均增幅高7個百分點,占到全球出口總額的29.1%,發展態勢良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口數量的需求基礎、巨大的市場容量以及自貿協定的不斷升級與完善,都為未來醫療衛生合作奠定了合作了基礎。此外,近年來中國與中東歐、東盟、非洲的“健康衛生”領域合作方興未艾,體現了高層對加強“一帶一路”健康衛生合作的高度重視,展現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Tomasz Zaprutko,Dorota Kopciuch,Maria Bronisz,Micha? Michalak,Krzysztof Kus,El?bieta Nowakowska. Drug shortages as a result of parallel export in Poland – Pharmacists opinions[J]. Elsevier B.V.,2020,124(5).
[2]汪建芬,邢迪,張中朋,喬藝涵,林瑞超.我國中藥產品出口貿易形勢及政策法規影響的分析[J].中國現代中藥,2018,20(08):915-919+927.
[3]柳樹.“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印醫藥產業合作:機遇、挑戰與路徑[J].南亞研究,2018(01):50-67+158.
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專題)項目《知識產權保護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2018SJA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