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摘 要:土地資源是一項重要的社會資源,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各個城市普遍面臨著土地資源緊缺的問題,因此,城市發展中土地資源的管理與規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土地緊缺問題,促進城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多種形式;確保土地資源管理;有序開展
引言:我國的國土資源豐富,但是在利用方面略顯不足。為進一步促進土地資源管理,提高土地資源管理工作,需要提出相應的管理措施,從而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促進土地資源進一步發展。在新時期條件背景下,做好土地資源管理以及土地利用綜合管理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新時代土地利用綜合規劃
新時代、新氣象,要想讓土地資源管理有所建樹,除了在思想理念上有所創新之外,還需要根據時代的規律來創新發展概念。(1)引入評估機制,在機制上需要有效地改善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之下,對于土地利用的相關規定進行修改是必須的一點,尤其是相關部門需要根據土地資源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區域性評估。為了可以更好地實現評估的準確性,需要在內容上考慮到土地利用率以及土壤管理等方面對環境資源所產生的影響。(2)系統化方法,在以前的土地使用計劃上,都相對過于分散,并且讓土地資源管理系統的特征不能完全展示出來。因此,在新時期的前提背景之下,需要讓土地利用規劃與時代發展之間有所聯系。國家的宏觀調控以及市場經濟是整個可持續發展的核心,需要進一步制定相應的規劃系統,讓土地利用更進一步。(3)運用現代化技術成本,土地的規劃利用是需要有地理信息技術在旁輔佐的,因此兩者之間有密切的聯系,所以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能進一步促進土地資源管理,為其提供準確的數據。地理信息系統以及全球定位系統的出現讓信息以及數據收集變得更為數字化,這也讓土地資源管理有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2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監管體制
合理的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制度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在加強對《土地管理法》的同時,還要對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規濫用土地的現象進行曝光處理,已達到警示的作用。隨著城鎮化進程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這些用地范圍在與有限的土地資源相爭奪,要對這些規劃用地進行合理的部署,嚴禁出現私自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現象發生,科學的安排公用建設用地。
3強化專業人員配置,內外雙治保駕護航
(1)加強對國土資源部及各級土地資源管理部門人才的審核與培養,打造專業的技術型團隊,首先,應提高技術人員的考核標準,在日常工作中定期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建立相對完善的政策和技術培訓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晉級與淘汰制度,不斷錘煉工作人員的能力,更新并保證隊伍的質量。其次,還應結合實際工作優化工作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砍掉繁冗、職能重復的部門,簡化工作流程,打造高效、專業的技術團隊,為土地變更調查工作做好人員的把控。(2)從外部吸納優秀的人才,豐富隊伍內核,打造復合應用型的技術團隊。除了要保證和不斷提高部門內部人員的素質和能力,還應將視線對準外面,吸納和歡迎各界優秀人才加入,以豐富隊伍的核心業務能力。對此,一方面,需要提供與其他同類崗位的較強的競爭條件,吸引優秀人才向土地變更調查工作的相關崗位看齊,吸引人才主動加入;另一方面,還應注重對先進設備和先進理論的引進,人才是主觀影響因素,硬件設施就是客觀影響因素,更加優渥的工作環節也有利于吸引專業對口的人才加入,開展科研活動,提高土地變更調查工作的效率。
4聯動協同,合理跟蹤,對設施農用地做好管理工作
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以及鄉鎮政府要建立聯動工作機制,協同監管,分工合作,主動引導,共同承擔設施用地的管理責任,確保設施農業健康有序發展。鄉鎮政府是管理的第一線,應主動公開設施農用地備案與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要求,便于設施農用地的經營者辦理相關手續。經營者應首先擬定用地項目的建設方案,明確項目名稱、建設地點、設施類型和用途、數量、標準及用地規模等,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協商土地使用年限、土地復墾要求和時限、土地交還和違約責任等相關土地使用條件。協商一致后,經公告無異議的,簽訂用地協議,報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備案。市、縣國土管理部門要加強設施農用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地籍、規劃、執法監察等相關科室要加強溝通,明確各自職責,提高設施農用地備案效率,根據協議所約定的內容實施監管,加強用途管制,監督其土地利用和復墾情況,為設施農用地備案和監管提供材料、技術和管理服務。
結束語:土地資源作為人民賴以生存的基礎,起作用不言而喻,在實際的開發利用中,在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相關政策的同時,也要尊重自然規律。我國當前的土地資源所面臨的困難有很多,只有切實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更加合理的利用這些土地資源,才能夠更好的發展國家實力。
參考文獻:
[1]趙靜.對新時代土地資源管理與土地利用綜合分析[J].智庫時代,2019(26):235+238.
[2]孔譽婧.城市規劃和土地資源利用問題探析[J].決策探索(中),2019(0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