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富 趙伍杰
摘 要:我國工業化實力強勁,生產線和配套設施十分完善。其中汽車在生產過程包含了諸多環節,無論是總裝、涂裝,還是沖壓和焊裝等工序,在任何細小的環節中,都免不了要用到輸送技術。汽車總裝是汽車生產流水線的最后一個環節,因此要考慮的問題也相對較多,包含整車作業的流水化,壓縮生產投入成本、達到產品質量要求和技術要求,減少工作人員勞動壓力等等。這就需要汽車制造企業能夠明確汽車制造總裝的基本工藝流程,進而探討如何選用設備,從而完成生產線高效輸送任務。
關鍵詞:汽車制造;總裝車間;生產線;輸送設備
汽車總裝工序對于汽車總體質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而汽車制造總裝車間的最大目的,也是對整車裝配、整車檢測等工作做一定程度的調整。盡管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汽車制造企業發展勢頭迅猛,但是和世界范圍內先進車企相比,我國在汽車制造工業上仍然起步較晚,相應的制造水平偏低,產業結構也并不完整,缺乏高素質技術人才。這就需要在生產線輸送設備上,加強篩選的嚴格性,而根據何種標準進行選擇,也正是汽車總裝車間需要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1]。
一、汽車制造總裝的工藝
(一)汽車制造總裝工藝流程
汽車制造總裝車間目前較常使用的,都是模塊化工藝流程,具體分成主線模塊和分裝模塊。主線模塊主要包含調試線、最終線、底盤線、內飾線等等;分裝模塊主要包含車門、動力總成和座椅等等。這種模塊化工藝流程對于生產過程能夠盡量精確化,也可以提升產能需求。模塊化裝配的主要工作任務是完成分裝汽車零件的工作,然后通過組裝主線工位,達到裝配整車的效果。汽車制造總裝工藝的大致流程是:內飾線、底盤線、最終線、分裝線、檢測線、淋雨線,最后進行道路試驗。汽車總裝工序的基礎是汽車產能的綱領,總裝車間的精益工位數通常情況下,會在100至180個之間。在車間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如果要嚴謹布置工位,就一定要保證生產線輸送設備選擇的科學性。選擇標準不僅要對輸送設備的節能性、環保性、安全性等等問題進行考慮,而且要堅持提高生產效率的原則[2]。
(二)汽車制造總裝工藝參數
通常情況下,工位之間的距離會在最大車型車長基礎上,加長700毫米到1100毫米。舉例來說,若車型最大車長為4500毫米,則工位之間距離通常會保證5500毫米[3]。輸送設備的重點篩選項就是生產節拍,生產節拍的實質是在總裝配生產線的汽車裝配過程當中,相鄰兩個車下線的平均間隔時間。生產節拍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變化,包括生產班制、設備開動率和年工作基數等等。
二、汽車制造總裝輸送設備
(一)積放鏈
積放鏈主要任務是為物品提供積存空間,也為綜合性空間輸送系統。這樣不僅可以完成搬運物料的工作,也可以解決其他物料運輸的復雜性。積放鏈的主要組成部分包含輸送鏈條、驅動裝置、道岔裝置、張緊裝置、承載小車、停止器、止退器等等,通常情況下會應用在底盤線中。輸送系統的組成部分為停止器、升降機、道岔和止退器等等,完成不同節拍工藝線路和輸送線路的組合工作,將兩者組合成較為完整的物流輸送系統,進而在輸送線端完成承載車組積放、輸送和存儲的工作。積放鏈最大的優勢就是技術較為可靠,成本也較為低廉;缺點則是工作時噪聲較大,而且線速不快,消耗的能源也較大,沒有達到較大的空間使用率,柔性也較差[4]。
(二)摩擦線
摩擦線本質上也是一種輸送系統,主要通過其上承載介質和動力裝置的摩擦力,完成運輸工件的工作任務。摩擦力的來源形式多種多樣,包含地面摩擦、空中摩擦和滑板線。摩擦線的組成部分為停止器、吊具、道岔、防滑鏈和驅動裝置,通常情況下在底盤線和內飾線中應用范圍較廣,因此摩擦驅動的設備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摩擦線的重要優勢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可以保證較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維護的成本也不高,工作時產生的噪聲和本身柔性都在可接受范圍內,外觀也較為美觀,無油污雜質;其缺點則是造價相對偏高。
(三)板鏈線
在汽車總裝車間中,板鏈輸送機通常在內飾線、調整線、合裝線和淋雨線中應用較為廣泛。依照鏈板排數的不同,板鏈輸送機大致可分成兩種類型,也就是雙板鏈和單板鏈。通常在淋雨線中,雙板鏈的使用情況較多,其余線中則更多應用單板鏈。板鏈輸送機通常運行情況為重度載荷或低速環境,運行方式一般分成兩種類型,步進式和連續式。其主要組成部分為張緊裝置、中間骨架、鏈條鏈板、蓋板和驅動裝置等。通常情況下,維修板鏈線輸送機都需要對設備基礎進行開挖,因此產生的維修成本也較高[5]。
(四)滑板線
滑板線通常在汽車總裝車間的內飾線和最終線中,應用較為廣泛。依照整條線體的不同形式,可以具體分成可轉彎滑板線和直線型滑板線;依照滑板類型不同,可以分成普通滑板線和可升降滑板線。通常情況下,可升降滑板在內飾線上使用較為廣泛,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調整車體高度的操作更加方便,另外也能更加匹配工人的操作和滑板線邊上的設備裝備。與之相對的,普通滑板線在最終線中使用較為頻繁。滑板線的重點優勢為驅動單元較為單一,運行時也能保證基本的平穩性,實際工作時能做到人機同步,最大程度保證生產的安全性[6]。
(五)電動小車
EMS電動小車的主要組成部分為行走系統、升降系統、控制系統、鋁合金軌道、供電系統、道岔和吊具等等,通常情況下,在儀表臺、車門分裝存儲中應用較為頻繁。EMS電動小車具備結構緊湊的性能特點,而且內置驅動裝置,能夠保證工件低速運輸和高速運輸工況下的穩定性,并且其中的升降裝備,可以讓工件在垂直空間中工作收到的影響更小。其優勢就是技術的靈活性較強,并且運行的過程可以保證良好的平穩性和快速性,成本較低的同時,效率較高。
(六)AGV小車
AGV小車是一種移栽運輸車,通常在底盤合裝工位應用較為頻繁,可以完成在自動引導裝置幫助下研指定路徑行駛的工作,具備很強的安全保護功能。AGV小車最大的優勢在于其自動化程度較高,可以最大程度節省勞動力的資源投入。對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很大影響,外形也較為美觀大方。
(七)輥床
輥床輸送系統具有很大的復雜性,主要組成部分為不同的標準模塊化單元,實際運行也較為可靠,穩定性較強。輥床輸送線通常會在存儲線和車身輸送線上應用較為頻繁,在一些底盤整體合裝線中,尤其是歐美品牌車型,也會應用到輥床輸送線。
(八)輥道
通常情況下,輥道會在物料和分裝線中應用較為頻繁,例如前段模塊、發動機分裝和前后懸架等等。一般具有兩種類型,為輥道輸送和托盤托舉。輥床輸送也會分成兩種類型,為單層輸送和雙層輸送。托盤回轉就是由單層輸送、主線以及輥床互相配合構成的;雙層輸送則分成上層分裝和下層回轉兩種類型[7]。
三、主流汽車制造企業生產線輸送設備的選擇
通常來說,在韓系汽車制造企業里,立體車庫為PBS存儲線使用的主要形式,主要優點是不占太大面積,而且也能使編組調車更加方便,從而保證總裝、涂裝和焊裝工序的同步性。但是這種方式的缺點就是方案投資偏高,而且在維護過程中也會產生較高的費用。很多汽車制造企業,在最終線和內飾線的使用上,應用的都是滑板線,同樣是底盤線的使用,日韓汽車制造企業側重于使用積放鏈,歐美汽車制造企業側重于使用摩擦線。一般來說,在前期投資方面,摩擦線相較于積放鏈,產生的投資成本更高,但如果立足于全局,結合鋼結構、車間廠房和后期使用維護等等,則二者投入成本相差無幾。如果汽車制造企業具有超過20萬的生產產量,其生產節拍也會相應提速,底盤線如果依舊由車輛移動指導工作人員作業,則無法達到質量需求。為了提升工作人員的效率,降低其工作壓力和勞動強度,日韓企業的慣用做法是在一些工位中推行同步裝置,同步統計并記錄工作情況[8]。
四、汽車總裝車間裝配線布局改造實例
以廣州本田為例,總裝車間的裝配線通常由輸送設備與專用設備構成。其中輸送設備包括空中懸掛與地面輸送設備;專用設備則包含升降、助力機械手和螺栓螺母緊固設備等等。在規劃輸送線問題上,廠房空間利用率,工作人員移動產生損耗以及物流配送距離,都是要重點考慮的因素。經過慎重考量,總裝主輸送線的主要形式為四折線,為摩擦輸送與CPC相結合的方式。為了讓主線當骨架,同時最小化分裝總成的搬運路徑,因此分裝線都會在主線側面進行設置,并且盡量靠近裝配點,進而大幅縮短物流配送路線。另外,總裝線附近的區域也會設置倉儲存放區,規劃四面物流路線,這樣也能全面提升物流效率。
廣州本田在工廠設計與布局階段,對作業者和來訪者的要求做了充分考量。例如針對物流布局,為了提升工作效率,將人、車分開,這樣也能兼顧工作安全性。同時為滿足參觀需求,設置參觀走廊,在保證日常生產任務的同時,可以使參觀者近距離,更加直觀對汽車制造過程有所了解。
在對裝配線進行設計時,需要統一臺板線裝配工程的標高,在同一高度下,對臺班支撐車身支座進行設置。統計分析不同車型裝配零件的高度,就可以從中選擇最相近零件并確定裝配標高,從而完成支撐車身支座的工作。這樣既能兼顧作業的穩定性,又能保證設備結構的簡化,讓設備的使用壽命大大延長,降低了相應的成本投入。
在規劃生產線階段與工程設計方面,對機能集約化做了充分考慮,并改善了工作人員裝配工作姿勢。根據輸送線標高,歸類調整工程,從而提升汽車總裝的綜合質量和員工生產積極性。同時對于作業安全性也有明顯提升,減少了因標高產生變化,而隨之而來的車位資源浪費[9]。
結束語:
汽車總裝作為汽車制造的最終環節,對于裝配出的整車質量管理有很大的影響意義。社會不斷進步的同時,相應的生產線輸送設備也在不斷更新。因此汽車制造總裝車間,在進行生產線輸送設備選擇時,一定要立足于產品本身特點和生產模式,結合生產投資成本和能源消耗,對輸送設備進行科學選擇,從而增強汽車制造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強化屬于自身的獨特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盧黎明,姜軍,胡兆吉,謝志剛.積放式懸掛輸送機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J].礦山機械,2005,33(8):78-80.
[2]孫樂濤,李夢梓,吳青云.焊裝線EMS自行小車及其輸送系統解析[J].汽車工藝與材料,2013(11):5-9.
[3]李威.淺談摩擦線在汽車生產中的應用[J].工業設計,2016,0(5):176-177.
[4]梅紹喬.摩擦式傳動輸送線在汽車生產線上的應用[J].汽車與配件,2012(46):24-25.
[5]林坤平.摩擦輸送技術在汽車制造中的應用[J].機電技術,2014(1):97-99.
[6]朱陽兵.汽車裝配車間機械化輸送技術的應用[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4(1):28-30.
[7]李永冠.淺析汽車制造總裝車間生產線輸送設備[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26):59-59.
[8]王碩.供應鏈環境下汽車制造企業采購柔性探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下半月,2014(2):9-10.
[9]宋廣輝.基于汽車制造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形成機理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0(20):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