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桑
摘 要: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相應施工技術水平,建筑形成朝著復雜化與多樣化方向發展,傳統建筑結構不能滿足公共建筑需求,且大跨度空間結構已經成為主流。相比于一般建筑結構,大跨度空間結構的施工難度比較大,且技術共有復雜,存在較多危險因素。為了全面提升空間結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維護建筑施工質量,必須注重研究大跨度空間結構設計,注重施工控制與管理。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分析建筑大跨度空間結構設計關鍵點。
關鍵詞:建筑大跨度空間;結構設計;關鍵點
大跨度空間結構設計與建設水平,能夠對建筑整體水平進行衡量。大跨度空間結的受力體系合理,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大型建筑與公共建筑中。隨著科技與生產力水平的發展,建筑行業開始應用計算機技術,并且出現大量新型材料與高強度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大跨度空間結構的發展。
1、常見大跨度空間結構的特點
1.1網架結構
網架結構是若干桿件根據標準網格格式,采用節點連結方式形成空間結構。網架結構形式如下:按照結構組成劃分為雙層與三層;按照支承劃分為周邊、兩邊、三邊及混合支承;按照網格組成劃分為平面桁架體系與空間桁架體系。網架結構的優勢如下:第一,建筑高度小,可以充分應用建筑空間,經濟效益高;第二,網格結構具備整體性,剛度大,且抗震性能良好;第三,網格尺寸比較小,可以通過小規格桿件截面,有利于輕型屋面的應用。第四,輕型化制造,網格可以制作為不同標準尺寸,在工廠生產節點與零件。采用螺栓連接組合單位,便于安裝和拆卸,具備較高靈活性。第五,網架桿件與節點單一性,結構設計所需圖紙比較少。盡管網架結構存在多種優勢,然而在具體應用期間也具有不足和缺陷:節點區域需要使用大量鋼材,加工費用與制作費用比較高。
1.2預應力空心樓板結構
該結構體系屬于新型大跨度結構,結合預應力技術與空心樓板優勢,在跨度允許范圍內可以減輕樓板重量,減少鋼材與混凝土用量,提升結構整體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良好,且使用功能顯著。應力空心樓板的應用優勢比較多,具體如下:第一,用途廣泛,多應用于市政工程、公路橋梁與建筑工程中;第二,跨度大,使用空間比較充足。第三,可以應用無梁結構,加大樓層凈高,減少結構自重。第四,中空樓板的隔音效果、隔熱效果顯著。第五,應用無梁結構,可以降低模板施工難度,加快建設進度。然而此種結構也存在缺陷與不足,比如結構聯合多種材料和技術,會加大施工難度,且質量要求高,技術人員必須接受專業化培訓。此外,預應力空心樓板的適用范圍有限,工程結構適用跨度為雙向14-27m,單向12-19m。
1.3桁架結構
桁架是由桿件焊接、鉚接和插銷連接形成的鋼結構,是由直桿組成的空間結構。在荷載作用影響下,桁架桿件會受到軸向拉力影響,提升材料強度,且材料使用量比較少,有助于減少結構自重,加大剛度。按照桁架外形,可以將其劃分為三角形、拆弦形與平行弦形。按照幾何組成方式,可以將其劃分為簡單式、復雜式和聯合式。按照水平推力,可以將桁架劃分為推力式與無推力式。桁架結構的應用優勢如下:第一,桁架結構造型簡單,且主次分明,跨度較大;第二,主拱桁架在工程現場開展下料、切口與預拼裝處理,無需在施工現場焊接。然而在應用桁架結構時也存在缺陷,由于鋼桁架弦桿構件下料切割與彎弧成型,因此在加工制造期間需要應用大量現金設備,以此滿足工程建設要求與精度要求。此外,桁架結構的自重比較大,整體工程造價高。
2、建筑大跨度空間結構設計關鍵點
2.1預應力結構設計要點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發展歷經“簡支-連續、構件-整體、靜向-超靜定”環節,在預應力作用下,靜定與超靜定的區別如下:預應力結構可以對超靜定結構產生次應力,所以在預應力結構設計期間,必須科學分析和應用次應力。在預應力作用下,結構會出現變形問題。當屬于靜定結構時,變形不會受到約束,此時結構不會產生支撐反力,也不會出現次彎矩。然而若為超靜定結構,變形會受到支撐約束,此時在預應力作用下,結構就會產生附加支撐反力,該反力在結構內的彎矩為次彎矩,進一步產生次應力。通過應用次應力,可以發揮出預應力結構的作用與功能。
2.2網架結構的設計要點
在大跨度空間結構中,網架結構具備較高剛度,且整體性良好,屬于超靜定結構。如果支座產生不均勻沉降,剛度會嚴重影響整體結構的內力,所以必須優化設計支座,以此確保網架結構設計的有效性。建立工程模型開展數值分析,以此降低上弦跨中桿件內力,此時支座位置的桿件內力產生明顯變化,下弦內力不會產生明顯變化。網架結構與下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整體計算模型,和單獨模型內力存在顯著差異,當支座剛度越強時,差異值就越大,反之則越小。下部支承網架混凝土結構剛度會直接影響網架內力,當地震工況下所受的影響較大,則正常狀態下的荷載影響比較小。當支承結構剛度比較大時,則整體模型內力和單一模型制作內力比較接近。網架中的部分支座失效,不會影響網架內力,只是失效制作位置桿件會產生較大影響,然而桿件應力不會大于構件的極限強度。內力與重力分布良好,可以體現出網架高次超靜定結構的優勢。
2.3桁架結構的設計要點
在工程設計期間,桁架結構的設計要求如下:第一,具備充足強度,結構不能出現塑性變形和斷裂問題。第二,具備充足剛度,不能產生大的彈性變形;第三,具備充足穩定性,嚴禁出現失穩問題;第四,具備良好抗震性能。對于一般桁架結構,單一每榀桁架均具備較高的強度、承載力與剛度,然而每榀桁架的關聯性比較小,此時必須按照構造對設計內容進行優化,避免影響平面外穩定性,影響整體結構的穩定性。所以在設計期間必須控制平面外穩定性。
2.4結構防震縫設計
在大跨度空間結構設計中,必須考慮到防震縫問題,以此提升建筑抗震性能。在設置大跨度空間結構防震縫寬度時,必須將下部支撐結構作為框架,考慮由此形成的抗震墻,防震縫寬度約為150mm。在具體設計期間,寬度要求無法滿足結構防震要求,因此必須將結構控制在防震要求范圍內,將兩側結構的極限相對位移作為參考,合理確定防震縫寬度。當建筑結構呈規則形態時,可以將最大相對位移值×放大系數,將乘積結果作為最小防震縫寬度。
2.5空間結構布設
結構布置會對大跨度空間結構應力造成影響,為了確保設計方案的優質性,必須合理設置空間結構,確保質量與剛度均衡分布,以此維護結構穩定性。在上下結構設計期間,明確結構傳力路徑,并且選擇適宜的空間傳力體系,確保建筑結構可以呈現對稱分布狀態。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現代建筑的需求度不斷提升,開始出現大量以大跨度空間結構為基礎的建筑形式,可以不斷提升建筑施工水平,實現建筑行業的長久穩定發展。此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大跨度空間結構的設計問題,可以為建筑設計與施工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與實踐檢驗,可以為同類工程設計提供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左鳳傳.大空間大跨度物流存儲建筑火災撲救的難點和應對措施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6,22(23):213.
[2]游永忠.大跨度空間鋼結構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9,4(06):37-38.
[3]蒙剛.關于現代大跨度空間鋼結構施工技術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8,23(13):93-94.
[4]曾斌,李本利,卞一杰,柴浩翔.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火災滅火力量需求研究[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8,31(09):57-60.
[5]白鵬.城市大空間建筑的空間構建方法與生態化設計策略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7,15(0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