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創新”是當前我國進入新常態發展模式,努力實現經濟轉型過程中使用最多、最廣也存在看法差異的概念、行為和模式。人們早就發現,創新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企業家在創新過程中的“創造性破壞活動”決定著創新的水平,提升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創業的質量與水平。
在國際化的市場競爭中中國是新的參與者,許多建構在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實踐基礎上的思想、理論,甚至是方法都難以適應中國的國情,更難指導中國企業家的創新、創業戰略。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田畢飛副教授的《中國企業國際創業策略研究——創業者認知視角》一書為我們在這一領域深入思考提供了重要的學術、實踐參考。該書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獨特的研究視角、規范的研究邏輯、科學的研究方法,并在這樣的研究基礎上,為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研究思想與結論。
第一,構建了以“國際創業自我效能”為基本概念的國際創業理論。作者結合自己長期研究工作的基礎,選用了“區分創業者與非創業者之間差異的重要因素”——認知因素切入,聚焦創業者特質、認知和制度環境與自我效能的相互關系,深入分析了創業者的國際創業自我效能對國際創業模式選擇的影響,揭示了國際創業者自我效能、國際創業模式和國際創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從自我的研究中得出了性別、國際創業開始的年齡、創業前工作的年限和經歷,創業者的特質(如成就需要、冒險傾向等)對國際創業的自我效能都有顯著的影響;創業者的特質、制度環境和創業的認知之間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創業者的特質和制度環境對創業者的認知具有正向的預測作用;國際創業自我效能與國際創業模式存在顯著的相關性,且前者對后者也有正向的預測作用。
第二,清晰的主導邏輯與主體思想。作為一本專著,其論述的邏輯體系和結構,即編排的特色是十分重要的。細觀《中國企業國際創業策略研究——創業者認知視角》一書不難發現,在280頁的書中安排了十章的內容,從介紹研究的背景、目的與意義,到理論基礎的介紹與文獻的綜述,實證研究工作的敘述,典型企業的案例分析與結論與建議的提出,都遵循著社會科學研究的嚴格工作程序與驗證過程展開分析與論證。
第三,本書值得關注的學術亮點。該書有許多值得關注的亮點,大致地歸納:有建立在廣闊國際視野與雄厚理論基礎之上對相關理論的梳理與介紹;建立在綜合分析國內外學者學術思想基礎上提出的自我總結的相關重要概念;建立在科學程序與規范步驟基礎上的實證研究;建立在廣泛資料收集基礎上的案例分析與提煉;建立在以上工作基礎上的正確研究結論與切合實際的政策建議。基于以上具有自我特色的研究工作,本書可以為有興趣研究國際商務、創業策略的學者提供系統的知識體系,也可以為努力開拓國際市場的企業家提供可供參考的經營思路與自我提煉的發展路徑。
作者簡介:譚力文,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責任編輯 ?辰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