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偉
摘要:媒介融合趨勢緊逼,競爭媒體搶灘市場,讀者與客戶需求與時俱進……在此情勢下,地市級報業傳媒集團路在何方?進入深水區的報業競爭如何闖關?
筆者結合近年各地地市級報業傳媒集團發展路徑分析,以自身工作閱歷出發,在研究部分案例后認為,地市級報業傳媒集團需堅持做強、做優、做特的思路,謀求在發展上出新出彩。
關鍵詞:地市級報業傳媒集團;發展;路徑
一、固守優勢打出拳頭
“權威主流,有影響力。”這是很多人對地市級報業傳媒集團的看法。各地地市級媒體優勢在于一貫秉承“權威、主流”的辦報宗旨,打造了一個強勢媒體的穩定架構,深入踐行社會責任。沒有權威,就沒有高度。如何提高權威高度?筆者認為,一是要做獨家新聞,以獨一無二來打造權威;二是做主流新聞,用權威來提升報紙的權威;三是做原則新聞,實事求是,堅持觀點,用堅持正義來樹立權威。在傳媒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權威的話語權已經作為報紙的一種無形資產,成為構筑媒體影響力的重要砝碼。
地市級媒體的讀者以青年、中年、社會主流人群為主,兼顧各層次社會大眾,他們是廣告信息的良好接收者與傳播者。與此同時,他們也更注重生活品質,對日常消費更加積極,對時事、娛樂、房地產、汽車等領域關注度高,消費需求旺盛,市場可塑性強,擁有這樣一群讀者受眾,為地市級媒體各方面的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
近來年,新媒體概念甚囂塵上。我們也應看到這樣一個不爭的實事,年輕讀者在不斷流失。隨著科技的發展,如各種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年輕的紙質版讀者逐漸轉向從網絡上獲取信息資源,而網絡上海量的信息使他們轉向更具有新奇性、趣味性、用戶體驗性更強的新媒體。
二、規避劣勢尋求路徑
眾所周知,新媒體技術發展迅速,手機、網絡、移動電視、觸屏媒體、數字電影、AI、VI,種種傳播手段層出不窮,且都在不斷更新中,極大加速了信息的有效傳播,使得大眾獲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讀者閱讀習慣改變,電子閱讀的迅猛發展,受到廣泛關注。目前,音樂、視頻和圖片等都已經數字化,對傳統媒體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從一定程度上說,地市級媒體內容存在一定同質化,造成與讀者溝通不夠。其次,從報道內容的角度來說,由于版面設置對內容的影響,所以導致在報道內容上與其他媒體還存在一定的趨同性。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要加強與新媒體合作,推出新媒體客戶端、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國家支持文化產業加快發展,這為報刊等傳媒行業的轉型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有利于加速文化企業的體制改革與創新。
三、攫取機會先嘗先試
在發展過程中,多家地市級媒體堅持“活動是營銷利器”的理念,通過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線上線下活動,為市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也為自身發展積累了產業基礎。人才始終是第一資源。要重視人才培養,建立人才激勵制度和留人制度。鑒于地市級媒體的人才狀況,有必要建立起階梯式人才培養,讓經驗豐富的資深職工帶領缺乏工作經驗的年輕職工,實現新老結合,這樣有助于人才隊伍壯大,也可以為報業發展進行長遠的人才儲備。與此同時,建立一套留人制度,提供一個好的工作環境、好的工作平臺,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及主動性。
內容為王,采編為要。地市級媒體應抓住其自身的優勢條件,在優勢上大做文章,才能做到與眾不同,各有特色。爭取獨家,強化策劃。克服當前的困難,向多領域延伸發展觸角。面臨來自不同方面的威脅,抓住當前媒介融合的發展機遇,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不斷向前。
產業為核,經營為先。地市級媒體要在鞏固提高老項目實現擴量提質的同時,積極謀劃拓展新興項目,以期實現報業的轉型升級。可以在新媒體傳播平臺、文化項目運營平臺、新興產業孵化平臺等平臺上做文章,在做大做強新聞主業的同時,重點發展會展演藝、廣告傳媒、出版印刷、電子商務、網絡游戲等新業態,從而實現提檔升級、彎道超車。
地級報業傳媒的橫向一體化發展,要針對不同的市場受眾群體,發展處不同的載體,以此來迎合受眾的需求。如集團報業的互聯網站、手機報和電子報等,地級報業傳媒的多種產業經營,可以進入到不同產業當中,以此來降低自身經營風險。總體來說,以報紙主業為磐石,深入挖掘報業的潛在品牌價值,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多元化發展局面,向相關文化產業延伸,嘗試進入其他行業,更加關注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