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微


摘要:汽車使用與維護課程是高職學生大一學期所開設的汽車專業課程,對于學生學習汽車專業課程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同時也為學生日后專研汽車更高的研發領域打下良好的基礎。經過教學過程來看,學生對學習汽車使用與維護課程的興趣很大,但由于近幾年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汽車使用與維護課程由原來48學時減少到24學時,如何安排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以后的發展成為關鍵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學生的自身特點在教學內容上進行調整,在教學方法上采用線上與線下結合方式進行教學改進,從而開發出一套最適合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教學系統,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提供最有利的知識助力。
關鍵詞:汽車使用與維護;線上與線下;人才培養
一、高職學生學習汽車使用與維護課程現狀
高職學生大部分自主學習能力比本科學生稍差些,基礎比較薄弱,知識接受能力不強,喜歡動不喜歡靜,感興趣的課程比較愛學習,不感興趣的課程不愛聽講,汽車使用與維護課程是理實一體化課程,通過學生上課情況,百分之八十學生對實訓課非常感興趣,但對理論課興趣不濃厚,上理論課的時候認真聽課的很少,尤其比較難的知識點聽得同學會更少。還有一部分學生只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實訓內容,不太感興趣或者比較難的實訓內容,就是得過且過,所以設置學生感興趣而且實用易懂的內容很關鍵。
二、課程教學現狀
1.課程內容理論實訓分配不合理
傳統48學時使用與維護的課程計劃有六大模塊十一個實訓,其中理論課程占有20學時實訓課28學時。這樣的分配雖然實訓占的比例比較多,但是總體來看理論講授完成后,留給學生實際練習的時間還是比較少,所以還是應該向實訓傾斜。但又不能使學生理論基礎知識不牢,所以變成24學時后,實訓理論如何分配學時就及其重要。
2.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分析
通過學生上課情況,百分之八十學生對實訓課非常感興趣,但對理論課興趣不濃厚,上理論課的時候認真聽課的很少,尤其比較難的知識點聽得同學會更少。還有一部分學生只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實訓內容,不太感興趣或者比較難的實訓內容,就是得過且過,所以設置學生感興趣而且實用易懂的內容很關鍵。
三、針對問題 提出解決措施
從汽車使用與維護上課的各種現狀分析,找到了大部分學生學習內容的興趣點,基本都是偏向于實操設置上,還有課程教授方法上存在一定問題,所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改革,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效果。具體從課程內容設置、課程教學方法等兩大方面著手進行。
1.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上從以前的48學時中提煉出學生最感興趣的和最有用的知識點,整合如下:
2.課程教學方法
在課程教學方法上引入線上和線下兩種教學模式,將大部分理論內容發布在超星學習通上,讓學生在課前就預習好知識內容,在進行測試,教師通過平臺數據可以提前掌握學生的情況,這樣在課中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把學生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主要講解,告別傳統灌輸模式,節省下上課講授時間讓學生多加練習。在引入課后拓學,總結反思整改,以便課程更加精益求精。以一節冷卻系統概述講解為例,具體思維導圖如下:
隨著國家對信息化教學的大力提倡,以及高職學生自身和未來的發展,所有課程都面臨改革,無論是在教學內容上,還是教學方法上,所以適時的采取混合式教學模式,引入信息化手段,是大勢所趨,也是學生發展的必要,本文通過對汽車使用與維護課程改革的思考,確定了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也為其他高職課程的改革做了一定的基礎,改革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課題項目: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2018年所屬課題,課題名稱《汽車使用與維護課程改革實踐研究》(項目編號:JKYXM201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