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治呈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增速的放緩,高校學生就業率下降,所以在當前的高校當中,急需提升高校學生的就業能力,這也是當前高校的重點工作內容。除了產能過程的原因之外,高校的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不相符、高校學生就業觀念與職業發展規律不相符、市場不夠規范都造成了高校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因此,本文首先對當前經濟環境下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對于經濟增速放緩視角下如何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進行研究。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經濟增速放緩視角下高校學生順利就業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經濟增速放緩;高校學生;就業能力
1.高校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分析
1.1高校教育與社會需求不符
一直以來在我國的勞動市場當中就存在著供求矛盾的情況,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校的教育和社會中的人才需求之間存在著矛盾,從而導致高校教育出的人才實際上并不能滿足社會企業的用人需求,從而導致了市場中的人才供求矛盾,最終導致高校學生的就業出現了問題。具體來看,高校教育與社會人才需求之間存在的矛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校教育中的專業設置和市場中的人才需求之間發生了錯位的情況,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高校中的專業設置過于滯后,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計算機專業,因為市場的快速發展,對于這方面人才的需求頻繁出現變化。其次,當前高校中的教育過程缺乏足夠的實踐性,過于看重理論方面的教學,因為缺少足夠的實踐和技能方面的培訓和教學,導致高校教育和社會需求之間出現了相互之間的脫節。第三,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中,知識生產逐步取代了勞動生產,而這種變化對于學生們的就業方式也進行著改變,使得知識時效性進一步的縮短,最終導致高校中所應用的知識體系過于之后,無法順利的完成由理論到實踐的轉化過程。最后,當前高校中的技能專業設置數量較少,這與當前市場中的實際需求不符。
1.2高校學生就業觀念與職業發展規律不符
實際上從當前來看,高校學生的就業困難和企業中的招工困難是同時存在著,一方面是因為很多高校學生因為畢業后無法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所以會進行讀研后者讀博,以增加自己在市場中的競爭力,而這反而會讓市場中的人才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在我國的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存在著招工難的問題,企業方面很難招聘到合適的人員,所以常常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成本。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高校學生當前的就業觀念和職業發展規律并不符合,很多高校學生有著較高的眼光和要求,這一方面是源自他們自身的眼高手低,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實際上無論對于任何一個職業來說,都需要經歷一個由低到高的過程,而很多高校學生卻并沒有充分的意識到這一點,最終導致高校學生就業困難的情況出現。
1.3市場不規范導致勞動資源配置不合理
總體來看,我國的市場當中對于勞動力資源的配置仍然存在著不合理的情況,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就業市場中存在的不規范現象而造成的,具體來看:一方面是因為政府方面對于就業資源配置沒有實施足夠的調控,需要進一步提升政府方面的資源調控能力。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的就業中介相關機構數量較少,且質量不高,難以真正激發就業市場的活躍度。另外,當前在我國的市場中,還普遍存在著企業用工歧視的情況,很多企業只招聘來自985和211的學生,無論來自其他學校的學生有著多么強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都不會招聘。還有一些企業會因為用工和成本方面的原因,不會招聘女性,導致女大學生相比于男大學生來說就業相對困難。總的來說,因為市場中的不規范現象以及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原因,導致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困難。
2.經濟增速放緩視角下如何提升高校學生的就業能力
2.1改善高校教育并增強其與企業人才需求之間的契合程度
只有切實改善高校教育,并增強其與企業用人需求之間的契合程度,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高校學生的就業能力,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采取措施:首先,對于高校進行專業的社會必須要從市場需求的方面進行考慮,對于一些缺乏實踐性和科研型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同時要確保該專業在內容上持續的進行發展,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對于一些缺乏實際作用的專業應進行取消。其次,高校教育的過程中,要重點培養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并加大實踐課程的占比和課時,通過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來為學生們創造更多的實習機會,從而切實提升學生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第三,高校方面要針對性的提升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技能掌握水平,通過培訓的方式來提升專業教師的創新發展能力和意識。最后,要重視技能專業的開設,并給予那些具有較強專業性和技能性的專業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2.2幫助高校學生建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幫助高校學生們建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十分有利于提升高校學生的就業能力,很多高校學生實際上并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滿意的工作,所以需要從思想層面上改變高校學生這種眼高手低的情況,主要應通過思政教育的方式來進行。通過教育實踐工作和培訓來改變高校學生受到的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從高校的角度上來看,應重視就業輔導中心的工作,安排專門的教師來負責開展這項工作,從而轉變高校學生的錯誤就業理念,進而獲得更好的效果。除此之外,高校方面也應通過和政府之間的合作,來為高校學生的創業提供資金、稅務、人才和技術等方面的幫助和支持,通過創業來帶動更多的就業,從而降低經濟增速放緩為高校學生就業帶來的困難程度。
2.3優化資源配置并對用人市場進行規范
對于資源配置進行合理的優化,能夠有效激發人才市場的活躍程度,這主要是因為通過優化資源配置能夠為用人單位和人才提供雙方都滿意的價格,進而讓高校學生能夠更加順利的就業,企業也能夠順利的招聘的員工。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市場中出現更多的專業結構,即為就業中介服務機構,其能夠在這當中起到很好的潤滑效果。首先,政府方面要對行業準入和原則進行規范,并對監管體系進行完善,給予高質量的就業中介服務結構更多的支持和幫助。通過中介服務來提升高校學生在企業中的適應性。其次,政府要積極的引導企業與就業中介服務機構之間的合作,從而加強企業方面的招聘能力。最后,要避免因為學歷或者性別的原因而排斥人才,而是要從綜合能力的方面來進行考量,這樣才能夠真正激發人才市場的活躍度,提升高校學生的就業率。
結束語:總而言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提升高校學生的就業能力,都十分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和國家的順利發展,這同時也關系著每一個學生們的切身利益。相信未來高校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將會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就需要高校方面和企業方面以及政府方面的共同努力,從而使高校畢業生這支寶貴的年輕人才隊伍,更加從容地面對就業過程中的復雜形勢,到祖國最需要并且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當中,為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與社會的和諧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胡守琴.高校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究[J].人才資源開發,2020,(6):48-49.
[2]梁玉麗.基于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的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4):388-389.
[3]高平安.新時期下高校大學生就業特點及就業能力的提升渠道探討[J].人文之友,2019,(24):42.
[4]高虹.高校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文學教育(下),2019,(11):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