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昌

摘 要:勞動定員定額在企業挖掘現有人力資源潛力,提升員工勞動效率和組織效能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伴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高速發展,礦山企業的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程度快速提升,并不斷向智慧化礦山建設邁進,原有的礦山行業勞動定員定額標準已經不再適用。因此,礦山企業要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內部勞動定員定額標準。基于此,本文以筆者所在的企業-安徽開發礦業有限公司勞動定員定額標準制定為例,重點探討工作日寫實法在勞動定員定額標準制定過程中的應用實踐,為礦山企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礦山企業;勞動定員定額;工作日寫實
一、前言
勞動定員定額是指在一定的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對工作崗位、工種、設備或作業等規定配備人員的素質和數量的限額。科學合理地確定從事不同性質的工作,具有不同勞動強度及不同作業環境的各崗位勞動時間,是制定勞動定員定額標準的必要前提[1].勞動定額現行的方法主要有:經驗估工法、統計分析法、技術測定法。根據礦山企業的自身特點,針對從事生產的操作維護類工種崗位,選擇技術測定法來制定勞動定額標準較為適合,此方法是通過對礦山企業有量可計的工種崗位人員進行實地觀察、工作日寫實,使用計時器測定各類工時消耗,分析勞動消耗,制定出各崗位工種的勞動定額[2]。
安徽開發礦業有限公司是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五礦礦業控股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的特大型地下礦山企業,注冊資金15.7億元,資源儲量3.8億噸,采用充填采礦方法,年生產能力為鐵礦石770萬噸、鐵精礦280萬噸。現有員工近2000人,其中操作維護類員工近1600人。由于2014年下半年開始鐵礦石價格呈現斷崖式下跌趨勢,為了提高勞動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企業開展勞動定員定額標準重新制定工作,主要采用工作日寫實作為操作維護類崗位的標準制定方法。
二、崗位工作日寫實法的實施
(一)定義:操作維護類崗位的定員定額,是指公司在一定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按照生產性質、生產工藝流程、崗位應用的生產技術、設備條件、、作業過程、作業條件、作業方式、作業對象、勞動組織方式及各工種崗位的工作內容和范圍的不同,規定勞動者在單位時間內生產合格產品或完成工作任務的數量,或規定勞動者在制度工作時間內,看管機械設備或完成工作任務的數量。
工作日寫實法,是指在生產工作現場,對崗位勞動者在工作日內從事的各種活動內容和所消耗的時間及接觸各種有害因素的種類、時間、地點等,按時間消耗的順序進行觀察記錄,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的一種工時研究方法。分為自我工作日寫實和組織工作日寫實兩種方式
(二)崗位工作日寫實的基本要求:崗位工作日寫實必須在正常的或標準化的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進行。測定期的生產任務或勞動量及產品產量和質量正常,生產設備、能源、原料供應正常。生產工藝過程和作業程序符合相關規定,操作方法正確。受測對象應具備本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有正常的勞動能力和能達到正常的勞動效率。受測現場勞動環境符合日常生產時的狀況。
(三)崗位工作日寫實的操作步驟:
1.確定寫實對象和人數:a.群體作業或工作隨意性大的崗位應進行全員寫實,如掘進工(手持鑿巖機);b.多條生產狀況相同的生產線,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1-2條,對其線上的崗位人員進行寫實,如膠帶運輸機工;c.多臺生產狀況的單機作業崗位,可隨機抽取2-3臺單機崗位上的人員進行寫實,如鏟運機駕駛員;d.多個生產狀況相同的單人作業崗位,可隨機抽取1-3人進行寫實,如放礦工;e.生產設備、勞動狀況和勞動環境不同的同名崗位,應對各不同條件的崗位分別寫實,如鑿巖爆破工(中深孔)。
2.確定寫實天數和班次:a.自我工作日寫實,要求各單位對多人作業的工種崗位要明確專人負責自我工作日寫實,單人作業的工種崗位要落實到作業者本人,每個工種崗位自我寫實期間不得少于30天。維修類工種崗位自我寫實期間不得少于90天;b.組織工作日寫實:各單位要根據需要進行工作日寫實的工種崗位數量與時間安排,抽調專業人員組建多個工作日寫實專項工作小組,開展工作日寫實:對于連續生產作業的崗位,至少寫實7個有代表性的工作班,如鏟運機司機;周期性生產作業的崗位,按生產周期寫實,至少寫實一個周期,并不少于7個工作班,如掘進工;對于作業條件(作業方式、設備型號等)不同的工種、崗位,每種作業條件下至少寫實7個有代表性的工作班;c.填寫工作日寫實計劃表。內容包括:寫實計劃的單位名稱;工種、崗位名稱;組織、自我工作日寫實的時間安排;責任部門/車間及負責人。
3.動作分類:將勞動者在整個勞動過程中完成的各類活動,依據其特征、從事各類活動所付出的勞動強度及所處勞動環境的差異,按其共性進行分類。
4.工作日寫實記錄:①準備工作:測定人員全面掌握寫實計劃,熟悉寫實對象情況。準備寫實表格、計時器等寫實工具;②觀察記錄的內容。測定對象(崗位勞動者)的基本情況;勞動者在工作日內從事各項活動(動作)的內容及時間;勞動者各種活動的位置;測定對象在測定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③工作日寫實記錄表的填寫:a.組織工作日寫實,對寫實對象各項活動內容及其工時消耗的觀測記錄,從制度工作時間規定的上班時間開始至下班時間結束,按順序記錄,持續時間以分為單位,精確到1分鐘。記錄內容填入《工作日寫實記錄表》。
b.自我工作日寫實,寫實記錄要求與組織工作日寫實相同,僅為了方便操作者填寫,在表格的內容和形式上略作調整。記錄內容填入《工作日寫實記錄本》。
⑤填寫工作日寫實數據處理表:在組織與自我工作日寫實完成后,需將寫實獲得的信息、數據匯總整理至《工作日寫實數據處理表》中,按照上述計算方法在表中計算相關指標。
⑥根據每個工種崗位寫實數據的計算結果,制定每個工種崗位的勞動定額標準。
(四)勞動定員:根據每個工種崗位的勞動定額標準,按照效率定員法、崗位定員法、設備定員法、比例定員法等定員方法,結合當年的生產任務量,計算出每個工種崗位的定員定額標準。
三、效果評估
企業從2014年6月開始組織實施勞動定員定額標準制定工作,通過為期半年的工作日寫實、記錄整理、數據分析,制定出新的標準并于2015年開始實施,經過4年的運行,操作維護類員工由2014年底的1800余人減少至2019年底的近1600人,勞動效率提高了23%,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志斌.勞動定員定額標準的制定[J].中國勞動,2011(10):43-43.
[2]耿祥禮.TH礦業集團公司勞動定額方案設計[D].吉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