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鈺


摘 要:本文簡要分析了降雪天氣及積冰情況對飛行安全的影響,介紹了寧夏河東機場的自然地理環境及降雪特征,并針對河東機場的降雪特點,收集和總結出冬季降雪條件下的管制方法和建議。
關鍵詞:河東機場;冬季降雪;飛行安全;管制方法
1.降雪天氣對飛行安全的影響
1.1降雪天氣對飛行員的影響
降雪天氣時,機場及周邊環境大面積被積雪覆蓋。在目視飛行和非精密進近條件下,最后進近階段,飛行員可能會因為缺少外界參照物,在判斷飛行高度時產生錯覺,錯誤地認為進近軌跡偏高,從而影響飛行員對飛行高度的判斷。極端情況下,甚至可能因此導致進近高度過低,導致飛機擦掛障礙物或跑道外接地。國內外民航歷史上多次發生此類不安全事件,對民航安全造成過嚴重影響。
1.2降雪天氣對道面可用性的影響
經查中央氣象臺氣溫數據,近3年寧夏11-3月平均氣溫均在零度以下,期間冰雪不易融化,跑道及航空器積雪積冰可能性較大,存在航空器滑出跑道等風險。加之跑道除雪工作耗時長,且需短時多次除雪才能保證跑道、滑行道的可用性,航班大面積延誤的風險顯著增加。
2.河東機場地理位置及氣候特征
寧夏河東國際機場地處寧夏平原北部,位于銀川市東側18.7千米處。機場西側2千米處有黃河,與空軍賀蘭山機場直線距離 37 公里,進離場航線被空軍訓練飛行空域緊緊包圍,沒有自己獨立的管制空域。
機場所處地區屬溫帶大陸性干旱、半干旱氣候,冬寒長、春暖快、夏熱短、秋涼早,氣溫的年較差、日較差大,無霜期短而多變,干旱、冰雹、大風、沙塵暴、霜凍、局地暴雨洪澇等災害性天氣比較頻繁。
3.河東機場降雪天氣概況
寧夏回族自治區(下稱“寧夏”)總面積為6.6萬多平方千米,在全國省級行政區域面積排名27位,面積較小且大部位于寧夏平原,氣象環境較為單一,故對河東機場的氣象分析主要參考寧夏氣象數據。
3.1各類降雪出現頻次分析
圖3-1分別給出了寧夏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年均日數的地理分布,位于寧夏北部的河東機場降雪天氣主要以小雪為主,2月出現日數最多,年均日數3.7-5.4 d·a-1,其次為中雪,3月出現日數最多,年均日數0.4 -0. 9 d·a-1;再次為大雪,也是3月出現日數最多,年均日數為0.1-0.4d·a-1;暴雪所占比例最少,10月出現日數最多,年均頻次為0-0.2d·a-1。
3.2降雪持續性特征分析
圖3-2給出了寧夏各類小雪過程次數占小雪總過程次數的頻率分布。分析表明,寧夏小雪過程以非持續性1d的出現頻率較高,北部地區大部在80%左右。其次為持續2d的小雪過程,出現頻率在13%-21%之間,其中北部地區中部出現頻率較大;持續3和4d及以上的小雪過程出現頻率均低于8%,表明持續性小雪以2d的小雪過程為主。
寧夏中雪過程非持續性1d的出現頻率大部分地區大于90%,除北部地區有持續3-4d的中雪過程外,大部分地區中雪過程只持續2d;暴雪過程只有北部地區有持續的,其他地區暴雪過程均為非連續的[1]。
分析以上數據可知,河東機場所處的寧夏北部降雪持續性特征如下:
(1)降雪天氣中,持續性小雪以2d的小雪過程為主;
(2)小雪過程以非持續性1d的出現頻率較高;
(3)出現持續3-4d的中雪過程頻率較大;
(4)本場出現過持續性的暴雪天氣,但發生頻率較低。
四、降雪天氣下的管制措施
河東機場現有降雪天氣下的管制措施有:
(1)獲取、通報降雪氣象信息:
當接到氣象部門或機組報告有本場有降雪天氣發生或即將發生時,空中交通管制員(下稱“管制員”)應及時了解降雪程度及發展趨勢,并將此信息通報有關航班機組。
(2)收集、通報道面適用性信息:
塔臺管制員向場務部門證實跑道滑行道適用性,若收到機組報告跑道異常,將信息反饋給場務部門,并根據場務部門要求安排道面檢查及清理,同時做好與相關部門的協調通報。
(3)調整航空器飛行間隔:
由于降雪天氣造成跑道濕滑,航空器降落將會需要更長時間脫離跑道,管制員需要協調放大進、離場航空器間隔,避免連續進近、起飛航空器間隔過小。
(4)監視航空器運行情況:
降雪及因降雪產生的大霧天氣造成能見度下降,塔臺管制員需要利用目視、補盲設備、場監設備及自動化設備密切監視航空器的滑行、起飛和降落過程。
(5)協助保障航空器除冰:
若航空器離場有時間限制,需提前將航空器的預計離場時間告知機組,以便機組合理安排航空器除冰時間,避免出現二次除冰的情況。對于除冰已經完成的航空器,應根據除冰劑作用時間盡早安排該航空器離場。
(6)處置航空器結冰情況:
航空器在進近管制空域內報告出現結冰情況,管制員將根據機組意圖指揮航空器上升或下降高度脫離結冰區,并利用雷達監控航空器位置,必要時向空軍申請機動空域,同時向機組了解結冰的高度、范圍和強度并通報區域內其他航空器。
(7)處置返航、備降情況:
若航空器選擇返航或備降,管制員應按機組意圖實施管制,指揮其返航或備降(一般備降西寧、蘭州),同時做好與相鄰管制單位的通報協調工作。
五、結論及建議
本文經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寧夏冬季氣溫多在零度以下,并且降雪持續時間長,降雪造成跑道積雪、積冰情況較多,起飛航空器延誤或取消、備降可能性大,導致降雪天氣下管制特情多、處置難度大。
(2)降雪天氣出現時,管制員同時負責信息收集與通報,涉及氣象信息、道面可用性信息、航行諸元、陸空通話等方面呢,信息量大且類型復雜。
(3)降雪天氣下,管制員必須密切關注降雪動態及能見度的變化,抓住有利時機指揮航空器起飛、進近和著陸,并合理掌握航空器除冰、道面清潔時間,客觀上增加了管制員的心理壓力。
綜上所述,受氣象因素和管制工作特點影響,降雪天氣下,管制員工作內容迅速增加,處置難度明顯增大,人為原因不安全事件風險顯著增加。經對河東機場降雪天氣特征和降雪天氣下的管制措施綜合分析,圍繞飛行安全主題,本文對河東機場管制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人員業務能力培訓。要求各席位管制員應掌握本管制區內降雪天氣特征及有關的管制規定、軍民航協調規定,定期考核。
2、梳理信息流轉程序。分類型、等級明確信息來源、參數、流轉途徑,固化形成易于參考的手冊或工作單,開展相應培訓。
3、增加管制員心理抗壓能力訓練和應急處置訓練。在分析降雪氣象條件下的管制指揮案例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進行降雪天氣及大面積航班延誤的培訓、復訓、應急演練,提高管制員在降雪天氣下的處置能力。
參考文獻:
[1]丁永紅,馮建民,馬篩艷,等.寧夏降雪日數的氣候特征和環流結構[J].《氣象》,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