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洋洋
通用航空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和條件的限制,在建立通用航空安全管理體系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安全管理體系實則是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要想有效推進通航SMS的建設和保證其健康運行,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保障體系是必不可少[1]。
1安全文化和教育培訓
1.1 營造積極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先決條件和思想基礎,安全文化是以物質文化為基礎的具有積極導向功能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其主要表現形式即通所說的安全意識、安全理念等。安全文化將影響每個員工對待問題的態度和行為,包括他們的價值觀、信念、使命感、目標和責任感。良好的安全文化使得高層管理和各級員工都能深刻認識并理解SMS的理念和機制,意識到建立通航SMS的必要性和意義。
積極的安全文化包括:報告文化(員工自愿報告工作差錯和工作經驗)、學習文化(員工具備從以往的安全信息中汲取經驗并實施安全改進的能力)、溝通文化(人們愿意在開放的環境中,通過暢通的溝通渠道進行交流和溝通)、公正文化(鼓勵和獎勵人們提供安全相關的重要信息,對于可接受的、不可接受的行為具有明確的標準)。
企業良好的安全文化制度建設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組織承諾。企業的組織承諾首先明確目標體系,在一個高效合理的運行體系和應急救援體系中建立科學合理的安全政策和法規,以保證生產條件的可靠性,同時組織承諾應該體現企業核心價值觀,是否將安全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并保證足夠的資源投入等。
管理參與程度。通航安全管理體系中應該明確高層管理者對安全負有決定性責任,確保安全管理者對于公司的安全投入全部精力。同時,安全管理者應該與員工具有通暢的安全交流渠道,保證及時獲取安全信息。
員工授權。員工在安全決策上應當有充分的發言權,使得員工成為風險的共同承擔者,并自覺成為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線。鼓勵員工應用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自己和組織的安全水平。
報告系統。通航企業應該建立一個完善的、具有分析和反饋功能的報告系統和自愿報告系統,鼓勵員工上報信息并且報告系統不應該成為懲罰員工的工具。
獎懲制度。通航企業應該建立一個公正、公開、公平的評價和獎懲體系,并且使每個員工理解獎懲政策。
1.2 安全教育培訓
安全教育培訓是促進安全的重要手段,是企業為提高職工安全技術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的重要工作,它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是搞好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發展和弘揚企業的安全文化的重要方法[2]。
首先,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培訓。使操作者了解生產操作過程中潛在的危險和通曉安全防范措施,解決基本的安全知識問題。其次,對員工進行安全技能的基本培訓和再培訓,讓員工掌握生產操作的基礎技能和提升技能熟練度。最后,進行員工的安全態度教育,使員工在了解安全基礎知識和掌握生產技能后,正確對待和遵守工作生產章程。三個階段相輔相成,只有將這三個階段有機的結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安全教育成果。員工思想上有了強烈的安全意識,兼備了必要的安全技術知識和掌握熟練的安全操作技能,才能保證安全生產,避免事故和傷害發生。
2 安全信息系統
安全信息,是反映安全事物之間的差異及其變化的一種形式,是事物發展變化、運動狀態和外在的表現。建立安全信息報告系統可分為強制報告系統和自愿報告系統。安全信息報告系統的7大特征為:遵循信任、無懲罰性、廣泛的報告來源、獨立性、提交報告的便捷性、致謝、宣傳[3]。
2.1 通航安全信息的收集
構建有效的安全信息資源庫。運用規章制度和管理,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一個要求明確、職責分明、通暢無阻的信息上報和收集渠道,確保信息的有效獲取。安全信息的收集可以通過網上報告系統、郵件、手機、傳真等等方式,對收集到的安全信息進行識別(面對大量的安全信息時,識別并選擇更有價值的數據)、整理(對信息的初加工,即對識別后的數據進行初步分類)和錄入(將初加工的數據輸入到系統中)。通用航空公司的安全信息應當從各個部門收集,同時SMS也要求各個部門主動上報安全信息,公司應該在企業內部營造一種寬松的人文環境,鼓勵員工自愿上報各種安全信息,對上報人員進行獎勵、對上報的當事人免于處罰,從自愿的角度彌補信息資源收集的不完善性,安全信息收集來源也可以通過國際航空和國內其他航空公司的上報信息中獲取。
2.2 通航安全信息的處理
安全信息的再加工是安全信息管理的關鍵環節。其主要任務為對經過初加工的信息進行選擇、合并、更新、去偽存真、聚合分異、條理化、系統化重新生成所需要的形式。對于通用航空公司的內部安全信息的處理,可以首先由專制安全管理人員進行識別和判斷,對收集到的安全信息進行初步處理,為進一步的安全信息處理做準備,將挑選出來的安全信息做好充分的調查,以用于危險識別和分析,找到事故發生的規律,為安全管理體系的內容和活動做出相應的調整以適應安全生產動態性的特點。
3 安全監督管理
3.1 不安全事件及事故調查
對通用航空公司生產運行過程中發生的不安全事件和事故進行調查,查明發生原因,找出公司系統存在的漏洞,建立符合安全管理體系要求的調查程序,并制訂相應的安全防范和改進措施。將查明的原因和調查過程中取得的信息錄入安全信息資源庫[4]。
3.2 持續監控和改進
SMS對通航公司安全生產過程進行持續性的數據監控。持續監控獲取對已采用措施的風險項目的有效信息需要及時納入安全信息資源庫,并及時分析處理,為安全決策和完善風險措施提供依據。持續監控包括新危險源的識別、對風險項目采取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風險評估績效的方法等等[5]。
3.3 內部審核
內部審核須包括對安全管理體系的特定職能和安全管理體系運行過程的審核,同時滿足對安全決策進行評估和分析。內部審核的功能包括對政策制定、風險管理、安全保證和安全促進的功能。通常內部審核可以由專門的安全內審部門或者由責任經理直接領導的小組來完成。
3.4 外部審核
安全管理體系的外部審核可以由局方、獨立的安全管理第三方來進行。外部審核所獲取的結果應該作為安全信息來進行評價和分析。不同于內部審核的一點在于外部審核所取得的結果不僅可以作為內審的信息來源,而且還可以為安全管理體系的安全運行提供第二層保證系統。
3.5 主動報告系統
主動的報告系統的建立有利于彌補SMS中的監控缺陷。員工對主動報告系統的信任是保證報告數據質量的基礎。該信任受到公司安全文化的影響并且需要長時間的建立。
主動報告中,激勵制度非常重要。通過系統試運行和分析總結發現,正反向的激勵制度比純粹的正向激勵更有效。主要包括:對主動報告事件定性和處罰的減、免是主動報告系統中最有效的法則。當上報的信息特別有價值和建議措施被采納,發現了重大危險源的,則對個人進行績效獎金的獎勵及表揚,因為鼓勵和表揚也是對報告者表示肯定的反饋方式。
4 結束語
通對于本論文中提出的SMS的保障體系,是通過查閱民航資料和文獻來總結和提出的。也僅僅還停留在理論分析基礎上,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進一步跟進學習和改善。
參考文獻:
[1] 陳艷秋,栗牧懷,李敬.構建與完善民航持續安全保障體系[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0,6(2):88-92.
[2] 霍志勤.關于我國民航實施安全管理體系的探討[J].中國民用航空,2008,(11):57-58.
[3] 陳團生.我國通用航空的發展對策分析[J].交通與運輸,2007年03期.
[4] 曹慧明.通用航空SMS建設研究及航空安全管理信息系統開發[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0.
[5] 周長春,顏影,楊曉強,陳永剛.航空安全管理[M].中國民航飛行學院,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