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林
摘 要:規范辦理城鎮排水許可證不僅能夠規范排水行為,還可以實現對水環境的有效保護。結合水政執法中碰到排水證辦理和執法的實際情況,分析了排水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解決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排水證;水政執法;監督;審批;對策
0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全面依法治國理念的不斷推進,人們的法治思想不斷提高,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治水管水的主要矛盾也由人民對除水害興水利的需求與水利工程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對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的需求與水利行業監管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排水行為依法規范勢在必行。如何更好地在優化營商環境下規范排水行為,提高排水審批效能和規范水政執法工作是現階段水政工作急需解決的問題。
1 企業規范排水概述
辦理城鎮排水許可證,是規范排水的前提。如何規范排水,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有不同種類的規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中也有明確表述,達到法律規定的標準后辦理才可以辦理城鎮排水許可證,因此辦理城鎮排水許可證是規范排水的重要前提。作為排水行業必須辦理的證件,以深圳市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全市餐飲、洗車、工業企業等所有具有排水行為的企業有十幾萬家,按照法律規定,全部都需要辦理城鎮排水許可證。然而,在實際執法過程中發現,大量的企業不知道需要辦理該類證件,并且辦證過程復雜,違法成本高,且執法風險大,從而導致排水規范程度不高,在高度重視環境問題的今天,水環境污染情況依舊時有發生。
2 排水證執法中存在的問題
2.1 影響范圍廣。根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從事工業、建筑、餐飲、醫療等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以下稱排水戶)向城鎮排水設施排放污水的,應當向城鎮排水主管部門申請領取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即上述單位只要有污水排放必須辦證。以深圳市為例,全市據不完全統計,有生產、生活污水排放行為的企業達十幾萬家,所有企業都要辦理證件才能依法依規排水。
2.2 法律責任嚴。依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第五十條的規定,水務執法部門對未辦理排水證的相關單位要限期辦理,可以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50萬以下的具體數額要按照《行政處罰法行政處罰裁量權若干規定》中的相關的規定:“一般處罰按中間倍數處罰”,即罰款25萬元,即便從輕處罰,也要以50萬元的20%,即10萬元,一般企業很難負擔,尤其是以餐飲、洗車行業為排水市場主力軍的微型第三產業,一旦處罰10萬元,企業只有關閉注銷,持續經營幾乎難以為繼。
2.3 申辦流程繁。根據《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第七條相關規定:除了填寫申請表、登記表外,還要有相關圖紙、排水隱蔽工程竣工報告、水質檢測報告等,目前一般辦理排水證,還需要水務工作人員對圖紙現場復查,確保管網接駁正確,再出示證明并蓋核查章后,才可去當地水務主管部門行政服務中心辦理。雖然全國各地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一般對行政審批時間要求縮短7-10個工作日辦結,比國家法律規定的20天大大縮短,但是辦證企業在來提交資料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管網勘測、圖紙繪畫、現場查驗、水質監測等,短則一周,長則一個月甚至數月都有可能,影響城市營商環境,影響企業生產。
2.4 現場審核難。據筆者相關調查顯示,由于編制有限,一般縣區級水務部門負責現場核查排水情況的人員只有不足10人,甚至有的只有1-2人,如果一個縣區有5000家排水企業,轄區內所有排水企業每家都申請辦理排水證,核查人員每個工作日查10家,刮風下雨從不間斷,也要2年多才能全部核查完畢。況且兩年的時間,大多數餐飲、洗車公司的壽命都不足2年,公司從申辦到關閉,都沒將證書辦下來的情況屢見不鮮。
2.5 執法風險大。據統計,一般縣區內有排水許可證的餐飲企業不足10%,一旦處罰,所有餐飲企業挨家處罰,定會民生怨道,且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小企業一直處于寒冬狀態,能正常經營已屬不易,一旦處罰進一步增加企業負擔,處罰過重極有可能引起社會穩定問題;不處罰,執法人員又有失職瀆職風險。目前縣級水務部門的做法是,一旦發現污水排出或錯接亂接的餐飲企業,執法人員會要求整改并且對未辦理排水許可證的,責令限期辦理,對拒不辦理且造成危害后果的企業才依法處罰。
3 排水許可證審批及執法建議
3.1 變審批制為備案制。可以參照環保行業監管模式,從最初的全部要環保審批到后來的環保備案,直到現在的環保審批豁免。水務也將目前要求所有排水戶必須辦理排水許可證的規定變為重點排水戶辦理、一般小微排水企業(例如月排水量1000噸以下的企業)只需網上備案的規定,這樣從審批制變為備案制后,可以大大降低企業負擔、優化營商環境,政府部門也從事中、事后監管變成提前介入提前監管,在企業運營之初就備案管理,有效減少企業運營過程中污水違法排出污染環境的行為。
3.2 變分散管理為集中管理。目前對集中的商業綜合體內排水戶辦證問題,《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第六條就規定可以集中由物業部門辦理。可以借鑒這種方式,對小區周邊物業的集中排水戶,由物業單位集中統一辦理;對城中村的分散排水戶由村委或村股份公司統一管理和集中統一辦理。借助統一管理的企業、村委會等民間力量,政府只要管好物業公司、村委會等牽頭單位,減少直接和排水經營單位的接觸,大大降低政府運營成本,提升企業統一管理主觀能動性。
3.3 由事后辦證變為事前備案。目前的法律規定是辦理城鎮排水許可證時要提供水質檢測報告和水費單,這就必須營業后才可以辦理證件,但是在這期間一旦被舉報或被執法人員查到,就是屬于無證排水,依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第五十條的規定要予以處罰。因此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修改相應法規,變事后辦證為事前備案,在正式營業前就將管網圖等內容網上報備至水務主管部門,大大減少違法風險。此外還要加大現場審核隊伍人數,將現場審核工作從在水務局職責中技術外包給具備資質的水務集團或者設計院,水務部門對外包單位做好監管,確保現場審核時間控制在規定時間內并把好廉政關。
3.4 強化排水知識法律宣傳。鑒于目前排水戶對辦理排水證知識的缺乏,加大排水知識宣傳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從目前來看,水政執法和排水證辦理方面依舊存在宣傳力度不夠的情況。宣傳力度不夠,使得排水戶很難認識到規范排放污水的重要性和如何規范排水等知識。水政執法作為依法治水的途徑,其想要保證工作行為的有效性,必須要依靠百姓的支持。在這種工作前提下,水務部門必須要加大對排水戶規范排水和水政執法的宣傳力度,讓排水戶更加充分、正確地認識依法治水,了解依法治水的好處,提升他們的思想意識及行為水平對依法治水的配合度。在宣傳途徑方面,水務部門可以通過電視新聞、報紙等媒體,借好“世界水日”、“法制宣傳日”等重要時間來進行,同時也可以依靠專題講座、報告會等交流形式進行。除此之外,在進行依法排水知識宣傳時還要著重突出對水政執法工作的宣傳,通過對違法排水行為的查處,來警示和提醒其他排水戶,遵守依法排水的重要性,達到“懲罰一人,教育一方,影響一片”的效果。
4 結語
綜上所述,要保護好綠水青山,規范排水是必要前提;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減少行政審批是手段之一;減少違法排水行為,規范執法必不可少。因此,要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規范城鎮排水許可證辦理和規范行政處罰,保障群眾對水環境的需求,為我國綠水青山貢獻水務力量。
參考文獻:
[1]古蘭旦·艾斯克爾, 哈買提?哈力合馬什 我國水政執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2015年第9期;200-204.
[2]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4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