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摘 要: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這是我國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的前提。新時代對勞動者素質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不僅強調專業能力,更加強調政治素質,技能素質和創新能力。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隊伍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確保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長期戰略性任務。卷煙工業企業技能人才是煙草行業的寶貴資源,是促進產業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廣大技能人才在企業生產經營各項工作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本文結合所在企業實際,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為技能人才成長創造條件、發揮高技能人才的作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措施
卷煙工業企業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產領域崗位一線,熟練掌握卷煙設備理論知識和技術,具備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實踐中能夠解決關鍵性技術難題的人員,具體來講就是指從事卷煙設備操作和維修工作的人員。近年來,卷煙工業企業正邁向高質量發展,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涌現,對產品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產品質量已成為影響品牌競爭的關鍵因素。生產一線技能人員是產品質量的重要保證,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持,必須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并且要不斷擴展知識,提高技能水平,才能夠生產出一流的產品。
一、高技能人才現狀
生產一線技術工人包含設備操作工和維修工兩個群體,維修工與操作工相比,其技能水平和對生產設備的了解程度要求更高,從操作工培養成為一名合格維修工至少需要4-5年的時間。操作工群體普遍為高中、大專學歷,并且復退軍人占比較高,絕大多數沒有經過系統的機械理論知識學習。維修工群體中,近年來招收的電氣維修工大部分為科班出身,具備本科以上學歷,接受過專業的電氣自動化理論學習,而機械維修工基本上是從操作工成長而來,沒有接受過扎實系統的培訓,更多的是依托師帶徒方式進行培養。從維修工整體隊伍來看,具備高級技師、技師技能等級的人員年齡集中在45-50歲,人員結構老化,斷層現象嚴重,后備人才儲備不足。
二、高技能人員培養措施
(一)充分利用內部培訓資源
企業培訓主管部門要認真做好技能人員培訓需求分析,結合技能人員實際水平及提升目標制定培訓方案,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內部培訓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煙草行業網絡學院開展專業課程的線上學習,技能人員可根據自身能力、實際需要,利用業余時間自主選擇線上講義、視頻,進行多樣化的在線學習和測試;二是組建內訓師資庫,由經驗豐富的高級技師、技師擔任內訓師,針對某一具體問題(例如機器故障),開展“一點課”或者“定制課堂”,通過現場案例式教學強化學員實操技能;三是搭建知識分享平臺,在企業內網建立知識分享模塊,定期更新相關培訓教材、案例、鑒定題庫,供學員下載學習;四是建立師徒結對,由技師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與需要提升技能的員工結對子,通過“傳、幫、帶”等方法開展日常崗位培訓,積極傳授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二)積極拓展外部培訓資源
一是建立校企聯合培養機制,與所在地大專院校、職業院校開展合作,充分發揮院校師資優勢,從適應企業生產周期的角度,為企業量身定做技能人才培養方案,科學設置培訓課程,有針對性地開展理論基礎知識和實操技能培訓。每一門課程結束后要及時進行考核,幫助學員鞏固課程學習內容。企業要注重培訓效果評估,對滿意度進行跟蹤調查,及時了解學員對培訓工作對滿意之處和不足之處,根據培訓效果實時對培訓方案進行調整。二是積極選送技能人員參加行業舉辦的煙機設備修理、設備操作技能提升培訓班;推薦優秀技能人才參加行業交流活動,提供更多知名院校、行業先進單位以及行業內外培訓機構學習的機會;推薦考評員參與行業開展的技能鑒定考評工作,或者技能競賽執裁工作,在實踐中開拓眼界,豐富知識。
(三)建立維修備工培養機制
維修工培養周期較長,建立維修備工培養機制能夠為維修工隊伍提供人才儲備。備工人數應按照維修工定員總數的一定比例確定,維修備工在操作工中進行選拔,并且要具備三年以上設備操作經驗。企業要制定培養計劃,合理安排維修備工的工作與培訓時間,為其提供充足的學習保障。維修備工在學習期間要定期進行考核,并且至少要取得中級工技能等級。當維修工出現空缺時,可在考核合格的備工中選拔合適人選。
(四)充分發揮技能競賽平臺作用
企業根據工作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崗位技術比武和技能競賽活動,以賽促訓,充分調動一線職工參與的積極性。通過競賽發現一批有活力有潛力的技能人才,并進行重點培養,有效發揮競賽評價選拔優秀技能人才的平臺作用,從而帶動技能人才隊伍的整體建設水平。一線職工通過參加技術比武、技能競賽,也能夠在實踐中提升技能水平。對于在各類競賽中涌現出來的優秀人才,除了給予物質獎勵和榮譽激勵外,還可以按有關規定直接晉升職業資格或優先參加技師、高級技師考評。
(五)廣泛開展技能鑒定
職業技能鑒定是檢驗技能人員理論知識和實操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企業要鼓勵符合條件的一線員工參加初、中高級工職業資格鑒定,推薦優秀技能人員參加行業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鑒定。落實職業資格制度,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復核工作,促進已獲證人員知識儲備和技能水平的持續提升。通過技能鑒定,促進高技能人才成長,提高企業高技能等級人才隊伍數量,從而逐步形成較為合理的人才配置梯度結構。
(六)開展高技能人員評聘工作
推進首席技師、高級技師、技師評聘工作,嚴格實行聘期管理、能上能下。進一步拓寬技能人才職業生涯發展通道,拓展技能人才成長和發展空間。探索量化積分制,從工作業績、攻關項目、QC成果、個人榮譽等多個維度進行積分,達到一定積分的可擇優聘用并享受聘期待遇。嚴格實行聘期考核,科學設置考核指標,以考核結果作為續聘、解聘的依據。用聘期考核、動態管理促進高技能人員不斷提升技能水平。強化工資收入分配的技能價值激勵導向,在績效工資中體現技術技能價值,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