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中國風”也被越來越多國家的設計師所運用在自己的設計上,從建筑到服飾,從影視到音樂,都充斥著“中國風”。本課題各選取中日西方一個珠寶品牌中“中國風”首飾進行分析,從而對“中國風”首飾的未來應該如何發展進行探究。
關鍵詞:中國風;中國風首飾;東西方首飾
一、“中國風”首飾
1.什么是“中國風”
一說到“中國風”你會想到什么?旗袍、紅色、中國結或者水墨畫?網絡上對“中國風”的解釋是“中國風,即中國風格,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蘊含大量中國元素并適應全球流行趨勢的藝術形式或生活方式。”我所了解到的“中國風”是指具有中國趣味與情調的西方裝飾風格,是西方人對中國傳統紋樣、裝飾藝術的理解與表達。
2.“中國風”首飾
中國文化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首飾也早在幾千年前已經出現,最早的首飾作為一種工具或身份的象征,只是一個簡單的形態,并不具備“中國風”首飾的特征。到了商代,具有審美感的首飾開始發展,云紋,回紋,等經典紋飾已經出現,造型上也出現了龍,虎等;到了唐代,中國古代女子妝飾達到最高峰,在當時首飾不僅是妝飾,更是貴族的身份和地位象征,紋樣上的表現也與之前有很大的不同,開始傾向于寫實,盛行“卷草紋”等植物紋或動物紋,在表現手法上注重形象的氣韻;宋代的首飾繼承和發展了唐代首飾,在其表現上與唐代寫實性相比較更注重藝術性;到了元代,出現了中國傳統首飾景泰藍。受儒家思想影響,“中國風”首飾具有內斂含蓄的特點。在材質上以玉,金銀為主,而不像西方以鉆為主;紋樣上多以傳統紋樣為主;更重要的是“中國風”首飾不是簡單的符號化設計,它包含了一種中國理念,一種中國精神。
二、“中國風”在東西方首飾設計上的體現
1.法國品牌卡地亞
1.1卡地亞風格
奢侈品品牌卡地亞創立于法國巴黎,閱讀卡地亞品牌的發展史就會發現路易·卡地亞作為卡地亞的創始人,是一位受古典文化熏陶的收藏家。當其他品牌投身于新藝術浪潮時,卡地亞卻運用與他們所不同的別致圖案來表達當時的風格。在18世紀,卡地亞的設計師總是能設計出超出當時所流行的風格,“預見”未來,從而形成卡地亞風格。卡地亞風格是一種語言,以不斷豐富的詞匯和完善的語法發展進化。卡地亞設計作品呈現出勃勃生機的新美學,將對比與線條靈活地運用,探索世界各個國家與本土文化的多樣性,這種創作觀念使卡地亞的設計不論是以何種素材,都有著很高的辨識度。
1.2“中國風”在卡地亞設計上的體現
通過了解卡地亞的發展進程會發現,早在1926年就設計出了具有“中國風”元素的鑲嵌了鉆石、琺瑯和水晶的胸針。繼續展望就會發現卡地亞Naturellement系列高級珠寶龍型鑲鉆坦桑石鉑金項鏈是以中國傳統元素龍作為主要靈感來源,將中國古老的元素與西方裝飾風格完美的結合,并且與流蘇相結合的設計也有著古老的中國氣息。
2019年6月卡地亞與故宮博物院聯合舉辦了“有界之外:卡地亞·故宮博物院工藝與修復特展”,展館分為三個。其中第一個展館叫“靈感中國”,就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在這個展館里面大多展示的都是與中國相關或者具有中國元素的展品。展品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統工藝、傳統紋樣等與具有其獨特風格特點的卡地亞風格完美的結合。
2.中國品牌TTF
2.1TTF的立意之源
縱觀TTF的設計就會發現,它的設計中運用了大量的中國元素。
宋代美學是TTF的設計靈感來源。宋代作為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的時代,在藝術方面也有著空前的繁榮。宋詞,宋畫作為宋代文化的代表,同樣是中國文化的兩大高峰。TTF設計中的代表作品《錦雞》就是以宋微宗的《芙蓉錦雞圖》作為靈感來源創作而成的。TTF將中國古代繪畫中的形象與現代首飾設計的表現手法相結合,創造性的將畫中的錦雞以立體的形式呈現出來,極具東方氣息,很好的呈現出宋代美學文化到當代的轉化。
2.2TTF的“中國風”
除了代表作品《錦雞》中與宋代繪畫相結合再設計的“中國風”作品外,《夏日荷塘》也是以宋代花鳥蟲魚書畫藝術為靈感設計而成。TTF每年都會舉辦生肖設計大賽,而我們從其獲獎的設計品中可以看出他們所傾向的設計并不是將十二生肖的元素簡單的挪用,設計家們通過對十二生肖中的元素進行提取,抽象變形再生設計,將一種內涵的寓意放進設計中,展現中國特色的同時不與世界所流行的相脫離,充分展示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由此看來,“中國風”的體現,不單單是對中國傳統元素的提取,更包含著一種中國的精神,中國內涵在里面,它不是簡單的中國風格,更多的是與世界文化相結合的擁有中國韻味的產物。
3.日本品牌御木本
3.1御木本風格
御木本作為養殖珍珠的起源,象征著日本的文化,同時也是日本皇室的御用品牌。御木本有著其獨有的,區別于中國與西方國家的日本首飾風格,這與其地理位置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日本屬于狹長的島國,與地大物博的中國相比較顯得嬌小與精致,人們所接觸的多為小規模的景物,因而形成了纖細的日本民族風格。御木本作為日本首飾大牌,其大多數的設計也顯示出精致、細膩的特點來,他們對首飾的設計與制作抱著精益求精的態度。
3.2“中國風”與御木本
2016年御木本Ruyi collection系列,把中國民間特有的手工編結藝術中國結作為靈感來源,與精致細膩的日本風格相結合,創造出了具有現代感的“中國風”日本首飾,從其首飾形態上可以看出,御木本的設計師并不是簡單的挪用了中國結這個中國傳統元素,而是將它進行了元素的提取,由繁變簡、由多變精,成為了具有明顯日本風格的中國風首飾。
三、“中國風”首飾在世界舞臺上的展望
對“中國風”首飾的傳承,首先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對中國精神的傳承。如今在世界這個大家庭中生活,我們所接觸到的優秀的外來文化越來越豐富,打開網絡就能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和他們的作品。近些年“中國風”的確成為了市場的寵兒,不僅僅是首飾方面。但是想要“中國風”首飾設計在如今這樣不斷發展變化的環境下傳承下去最重要的是要對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優秀文化的內涵,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認識上。只有真正了解了中國文化的內涵,才能設計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中國風”首飾。
結語:
對于國內首飾設計師而言,要以引領世界首飾潮流為目標但不忘初心。想要設計“中國風”首飾,首先要去鉆研中華文化的內涵,領悟中國精神,然后在適應當今時代潮流下預測流行趨勢,以獨特的眼光看待“中國風”首飾的設計;對于國外想要展現“中國風”的設計師而言,中國元素并不能代表“中國風”,但是可以將中國元素背后的內涵意義加以理解運用,這樣才能更好的設計出與自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總的來說,“中國風”首飾發展的道路還很長,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夠表達的,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它的魅力會帶領“中國風”首飾走的更遠。
參考文獻
[1] ?《當代中國風格服飾探究》,陳霞,博士學位論文,西安美術學院,2015年
[2] ?《風格即語言 卡地亞風格的形成與演進》,皮埃爾·雷諾,卡地亞歷史傳承部門,2015年
[3] ?《首飾中國風的演變與發展探究》,衛藝林,碩士學位論文,北京服裝學院,2008年
作者簡介:侯媛笛(1995.10—),女,漢族,陜西西安,西安美術學院服裝系,19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首飾,研究方向:首飾藝術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