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春 劉強 趙穎
摘 ?要:由于杏某區塊上返二區單管投球井無論是生產管理還是泵況管理都沒有成型的規律可以遵循,只能在實際生產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所以本文特別針對該區塊投產至今所出現的一些比較典型的問題進行分析,摸索著解決問題并以實際生產工作中的實例為切入點積累經驗,并為該地區今后的管理提供一些借鑒和指導作用。
關鍵詞:螺桿泵;環井;回壓
1 基本概況
杏某區塊上返二區隸屬于某油田北部,該區塊的井自2016年7月份陸續投產,共投產了27個環中的73口井,包括66口北北塊二區聚驅上返井和7口三次加密井,該區塊井采用單管投球流程生產,歸采油某隊所管轄。投產初期這部分井井口產液2622t,產油272t,平均含水89.6%。目前階段該區塊井的井口產液達到3046t,產油456 t,平均含水84.8%,其中含水小于85%的井24口,含水大于85% 的井42口。
2問題的提出
單管通球這種工藝簡化工藝流程,節省了初期投資成本;但是我們在日常的管理中逐漸的感覺到了它的一些缺陷,這些缺陷也逐漸的發展成制約實際生產的因素,其中最突出也是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油井單井回壓過高。在2016年12月份之前該區塊單井回壓偏高,平均單井油壓1.15Mpa,最高達2.3Mpa,在2017年12月份相繼搭接上摻水管線以后平均油壓有原來的1.15Mpa降低到現在的0.85Mpa。雖然油壓降低了26%,但是相比于雙管摻水井相比油壓還是較高。而且隨著油井聚合物濃度的上升、油井陸續的見效,部分井含水出現大幅度下降,聚合物粘度增大,地面管線液流阻力增加,單井回壓偏高所引起了一系列的負面問題會更加嚴重。
3現場存在問題理論分析及實例對策
3.1經常出現凍堵井,嚴重影響了機采井的時率。
由于單井回壓過高,造成井底與井口回壓的壓差偏小,從而造成井口出液能力較弱,液流緩慢。采出液內含蠟較高,蠟的凝固點較低,在低溫的情況小就會凝固,冬季由于天氣寒冷經常出現大面積堵井、凍井的現象。統計2016年冬季平均每天堵井在3-4井次。2017年冬季平均每天熱洗車解堵井次在6-7口,嚴重影響了該地區的時率和原油生產任務。
面對著如何解決油壓過高,經常堵井、凍井的情況。我們起初是一步步實驗對策。首先采用了熱洗車通井解堵,我們選取了5個環進行了熱洗車通管線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用熱洗車通管線只能暫時把油壓降低,大多數井油壓當天就恢復到正常生產時的水平,結論:用熱洗車只能解決臨時管線堵問題。
在接上摻水管線以后,即使對摻水系統進行合理的優化以后,各別環夏季也會出現堵井的情況發生。例如M環井所在的環摻水量實驗逐漸從0.2m3/h增加到目前的3.8m3/h,才勉強減少了堵井的頻率。通過我們綜合分析得出結論:該環所在的前兩口井液面都在900米以下,屬于供液不足的井,而后兩口井出液較多,當管徑未被充滿的情況下會出現回流的現象,所以造成該環頻繁堵井,頻繁解堵,所以只有通過增加摻水量來增加液流速度緩解液流滯后的現象。對于類似這樣的現象,我們只有不斷摸索摻水系統,不斷優化摻水量達到降低油壓不堵井的目的。
3.2經常出現電機堵轉現象,耽誤了正常原油生產
由于該區塊螺桿泵所用的控制柜幾乎全部為大慶嘉彩廠生產的,當設備運轉負荷增大,運行電流就會超過了該變頻器設置的額定電流,隨之就會出現停機,控制柜上顯示為“電機堵轉”。實際上電機堵轉通俗的說就是過載或者欠載停機。我們分析原因1、當井底負荷偏大,抽油桿負荷增大造成電流升高出現堵轉現象。原因2、當地面管線不暢通,造成回油壓力瞬間升高,也會使電機堵轉,俗話說叫“憋停”。原因3、當人為的增大參數以后運行電流也隨之增加,負荷也就偏大。對于上調參出現頻繁停機的井在不能立即解決地面設備的問題的前提下要及時下調過來,避免因為停機造成的原油產量的減少。
例如N井面板顯示電流31.4A,轉速87轉/r。當轉數上調到90轉以后,電流就能再32左右波動,當達到32以上就會出現電機堵轉。所以該井一直轉速在87轉最為合理,為此,我們在別的井進行更換了一臺22KW功率的控制柜,目前運行平穩。
另外,地面管線的暢通程度也是影響電機堵轉的一方面因素。由于采出液濃度較大,含水較低,出現油稠的現象,加上管線本身管徑大小的局限性,據資料收集∮60的管最理想的流液能力為130 m3/d以內,∮76管最理想的流液能力為160 m3/d以內,該區塊每個環的產液量基本都超過了理想通過量,屬于超負荷運行,所以造成回壓過高也是有一方面原因的。目前在礦地質隊的指導下和小隊現場實際中,每旬度對該地區的66口井做一次系統的調參計劃。據小隊統計8月份平均動液面達到485米,與5月份相比足足下降了200米的水平,目前隨著換大泵措施的進行,參數還在進一步優化當中。
3.4檢泵周期較短,嚴重影響了本隊的檢泵指標
由于該地區的回壓偏高,出液困難,造成油井負荷加大,桿斷、偏磨現象頻繁,影響了該地區的檢泵指標。統計2016年12月到2017年11月上返二區共檢泵28井次,檢泵率為42.4%,平均檢泵周期308天。2017年隨著聚合物開采逐漸見效,濃度逐漸增加,含水逐漸下降明顯,該地區的檢泵發生率更加嚴重,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8月份上返二區共出現泵況變差井51井次,占該區塊井的77.3%。與全年該區塊計劃發生率30%(折合19.8井次)對比,嚴重超過了本隊指標。現對2017年以來的作業現場進行跟蹤統計分析得出結論:
1、桿斷井36口,占總檢泵井的61%;管漏井16口,占總數的27%;泵問題11口,占總數的19%;可知,該地區桿斷占主要因素,分析其負荷較大,我們分析和油壓偏高有直接關系。
2、對所有檢泵起出問題進行系統分析,由于偏磨原因引起的檢泵問題只占總數的21口,占總數的35%。可知該地區偏磨現象不太嚴重,偏磨原因不是制約該地區檢泵指標的主要因素。
4結論
隨著注聚合物的明顯見效,井口出液的含水逐漸降低,聚合物濃度逐漸增大,在加上井口回壓的居高不下的前提條件下,桿管負荷會更進一步加劇,該區塊的檢泵發生率也將在近幾年內居高不下。為此降低井口回壓減輕桿管負荷也將成為了泵況管理的首要目標。
4.1由于螺桿泵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運轉過程中扭矩逐漸增大,抽油機的工作負荷主要集中在拉伸力上,根據上返一區的工作經驗,所以建議對個別井實行轉抽生產,抽油機生產可以大大緩解由于井口回壓偏高造成的負面影響。
4.2由于單井管線設計的自身局限性,對產液量較高的環井(總液量超過150),實行挑頭進行單獨生產,可以大大緩解匯管壓力,避免無謂的堵井情況的發生,也對產量的增加起有利作用。
隨著換大泵措施的進行,原來一些小型號的驅動頭也會隨著更換,這樣就造成很多驅動頭電機型號和控制柜型號不匹配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及時準備更換控制柜,避免因為型號不匹配的問題影響原油生產。
作者簡介:張鳳春,女,41,采油四廠四礦6-9。工種:注聚工,大專,黑龍江省泰來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