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森林防火事關森林資源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做好森林防火安全是各級政府和群眾的責任所在。本文從森林防火安全的角度出發,論述了當前我國在森林防火安全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并結合具體的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森林防火對策。
關鍵詞:森林防火;森林消防;森林安全
1 引言
森林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林木資源,同時在生態平衡調節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19年,亞馬遜森林大火和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引發了全人類對于森林防火的關注,火災是危害森林安全的主要因素。森林火災的形成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從這幾年我國大規模的森林火災發生原因來分析,人為因素成為引發森林火災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從森林防火安全的角度來論述森林火災的原因、森林防火存在的問題及預防對策。
2 森林火災的成因類型
形成森林火災必須具備三個要素:火源、火災天氣、可燃物。火源是引發火災的主導因素,火災天氣是引發森林火災的天氣條件,可燃物是發生森林火災的物質基礎,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森林火災的成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導致。
2.1造成森林火災的自然因素
造成森林火災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因天氣干旱和炎熱造成的森林草木自燃而形成森林火災,也有因雷電擊中森林草木引發明火形成的森林火災。亞馬遜熱帶雨林保護組織認為2019年亞馬遜雨林森林大火發生的原因就與2017至2019年連續的厄爾尼諾現象有關,亞馬遜雨林極度干旱為大火的蔓延提供了可行性條件。
2.2森林火災形成的人為因素
從我國森林保護協會公布的數據來分析:從2015年至今我國森林火災形成的原因70%以上是由人為因素造成。人為因素導致的火災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生產性用火導致的森林火災,如森林邊緣區的居民為耕種田地,采用焚燒農作物秸稈的方式,盡管我國政府明令禁止在森林周邊焚燒,但是依然有農民因焚燒農作物秸稈和垃圾等造成森林火災。第二是祭祀等造成的森林火災,在清明期間都是我國森林防火的關鍵時期,每年這一時期的森林火災比其他時候要高很多,這與集中的傳統祭祀有很大關系。第三是人為或者是無意的縱火行為,2020年的四川涼山州西昌市發生森林火災,造成19名消防員犧牲,這一事故引發了全社會對于森林火災的關注。這次森林火災的形成就由兒童無意玩火導致,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損失。
3 我國森林防火的經驗
3.1形成了有效的森林防火責任體系
我國森林覆蓋率較高,森林防火任務較重。目前我國在森林防火方面取得了很多可行性的經驗。為保護森林、預防森林火災,我國政府相繼出臺了《森林保護管理條例》《森林防火安全條例》《森林防火管理辦法》等行政性法規,我國國務院要求各級地方政府要嚴格落實森林防火管理的各項規則和辦法,在森林防火方面實行地方市長負責制,成立森林防火領導小組,要求將森林防火的責任落實到基層并簽訂《森林防火責任書》,森林防火落實到地塊山頭,每塊森林都落實具體的負責人,不留任何盲區和死角,形成地方、縣、村、戶四級聯動的森林防火體系,各司其職,形成有效的森林防火安全體系。
3.2投入森林防火資金,建立森林防火基礎設施
森林防火的有效基礎設施是森林防火阻隔帶,在我國的大型林區,都建有完善的森林防火阻隔帶,在林區內以3KM為半徑建立森林防火通道。在有條件的地區,森林內設置了消防栓、高壓串聯水泵、購置了消防器具和設備,如風力滅火器、水滅火裝備等,并鋪設了消防管道,這些森林防火設施由市財政和林區管委會共同籌資興建,并有專人定期維護保養。專業的森林防火基礎設施能保證在發生森林火災的情況下,消防隊能及時利用這些防火設施阻斷森林火災。在特大型林區成立專業的消防隊,時刻注意森林安全防火動向,一旦有火災,立刻出動消防力量撲滅火災。
4 當前我國森林防火安全存在的問題分析
我國目前在森林防火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成效,但依然存在許多問題。目前我國森林防火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思想認識方面不到位、森林防火管理體系的問題、森林防火預警系統問題等。
4.1森林防火責任和意識的不到位
目前有些地區的政府工作人員和當地群眾的森林防火安全意識不足。首先表現在當地政府未落實國家關于森林防火安全方面的規定,在森林防火建設方面是一片空白,如未設置森林防火安全小組,沒有專人負責森林防火工作;未下發專項資金用于森林防火,森林防火方面缺乏資金,在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上滯后,沒有建立森林防火阻隔帶,沒有購置森林防火的專用材料,這說明當地政府對于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視度不足,對當前我國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領悟不足。第二是一些地區的群眾缺乏森林防火意識,表現在在森林周邊開墾荒地,在耕種時依然采用焚燒的方式處理農業垃圾,這些危害森林安全的行為都與當地群眾缺乏森林防火意識有關,當地沒有大力宣傳森林防火政策和落實森林防火處罰責任制度,當地居民沒有充分認識到森林防火責任的重要性,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將產生嚴重的后果。
4.2森林防火基礎設施不完善
很多林區因為防火資金投入不足,導致了森林防火基礎設施的滯后性,如滅火撲火器具嚴重缺乏,如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年發生的四川涼山州森林火災,兩次火災造成了數十名消防員犧牲,這與當地森林防火器具的不足有直接關系,消防員在滅火時因缺乏消防器具只能采用撲火的方式滅火,效率低,危險系數大。另外很多地區的森林消防員并非消防專業出身,在進入消防隊之后未進行專業的消防培訓,消防業務能力較差,在森林火災發生時采取的主要防火措施還是人海撲滅戰術,曾有記者描述2018年四川涼山州火災消防員的滅火現場是“一根樹枝一把刀、一個拖把一雙手”的落后滅火狀態,這是形成森林火災消防能力差、滅火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4.3森林防火預警系統不足
準確和及時的森林火災預測對于森林防火工作非常必要,盡管目前我國已經開始著手建立森林防火安全預警系統,但當前我國的森林防火預警系統的運行還存在很多不足。森林防火預警系統需要依據天氣、森林可燃物、地形、森林人員情況等因素對林火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預測。森林防火預警要建立在對林區動態實時感知的基礎上,但林區環境復雜、危害森林的事件時有發生,這需要利用航空監測、傳感器監測、衛星監測、森林防火員巡查等多個維度對林區進行全面的監測,但目前我國建設的森林預警系統監測水平和監測覆蓋面不足,這就導致了森林火災預警系統在預警方面的滯后性,我國森林防火安全貫徹的原則是“預防為主,積極消滅”,森林火災預警系統的滯后性讓預警系統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預防為主”的森林防火原則得不到有效落實。
5 森林防火安全的建議對策
5.1加強森林防火宣傳,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識
“森林防火,意識為先”,國家和地方政府要將森林防火宣傳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首先要提升各級領導干部對于森林防火重要性的認識,在各地設置專門的森林防火領導小組,實行市、縣、村一把手負責制,層層簽訂森林防火責任書,將防火責任落實到每片森林、每個山頭、每個人,嚴格執行責任制,做到人員到位、責任到位,將森林防火工作放在心頭,真正將森林防火安落實到實處,切不可流于形式。針對普通群眾的森林防火宣傳,形式要多樣化,特別是要采用新媒體的形式,利用抖音、政府公眾號、頭條等結合案例宣傳森林防火法規和防火安全知識,讓森林防火意識深入到普通群眾的心中。
要在森林防火關鍵位置通過設置標語的方式提升周邊群眾,對于森林周邊的村落,可以利用村集體廣播宣傳和發放宣傳冊的方式,宣講典型的森林火災案例,開展森林火災警示教育,真正做到每一名群眾都對森林防火安全有較深的認識,讓廣大群眾意識到森林防火的重要,在日常的生產和生活中不做可能引發森林火災的行為。
5.2完善森林防火的基礎設施和人員配備
針對目前森林防火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情況,要通過國家預算和市級財政撥款的方式,來逐步完善森林防火安全硬件設施。對于防火需要的消防槍、消防水帶、高壓水泵等必須設備一定要足額配齊,并設置專人管理并定期保養,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設備能高效運行,杜絕森林火災發生時缺乏救火設備的情況發生。第二是要加強森林防火隊伍的建設,在大型林區要成立專業的森林防火隊,并定期對防火隊員進行森林消防隊員培訓和考核,提升消防隊員的業務素質,在關鍵時期能用得上,對于森林消防隊員實行績效考核機制,提升消防隊員的責任心和工作積極性。
5.3構建起基于大數據的森林防火預警系統
“森林防火,預防為主”,借助計算機技術的進步,目前實行基于大數據的森林防火預警系統已經成為現實。建立森林防火預警系統,要利用物聯網技術,將溫度感應器、視頻監測器、煙霧報警器等全方位的覆蓋于森林的各個區域,并通過網絡技術將這些感應設備的數據匯集與森林防火預警控制中心,結合天氣溫度、森林干燥程度等及時預測可能發生森林火災的區域,并將這些信息共享給社會,讓公眾重視。如若遇到森林火災發生時,森林預警系統能及時將突發火災事件通過指揮終端向社會公眾公布,做到森林防火安全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讓“森林預防性防火”成為現實。
6 結語
森林火災的發生具有突發性,但是通過完善森林防火安全的政策、建立完善森林防火預警機制、配置專業的森林消防設施,可以做到早預防、早準備,即使在森林火災發生時,也能起到降低損失的效果。本文從森林防火安全的角度,提出了目前我國大部分森林區域防火安全存在的不足,并結合具體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以期能為森林防火安全提供一點借鑒。
作者簡介:
李剛,本科學歷,工程師,主要從事消防安全監督檢查、火災事故調查等工作。
參考文獻:
[1] 胡為艷.基于大數據的信令監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視技術, 2016,40(1):95-101.
[2] 叢靜華.一種基于大數據挖掘的集成化森林防火信息化系統?[P].CN105719421A,2016.
[3] 鄭曉明.我國森林防火的經驗[J].企業經濟,2017,(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