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杰
摘要:近幾年,我國災害事故頻繁發生,為了維護和諧、平穩的社會環境,需要重視災害預防,加強火災防控力度,提升火災救援水平,這是現代化發展期間的重點內容。在現代化發展期間,加強滅火救援研究力度,并制定安全保障體系,分析我國各種火災發生事件的根源,明確滅火救援存在的危險因素,實施安全防護措施,提升救援水平,保障消防救援人員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順利完成滅火救援任務,降低火災災害事件造成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消防;滅火救援;安全保障;防護措施
在當前階段需要重視滅火救援工作并了解火災傷亡事故類型特點,分析以往事故傷亡原因,并在此基礎上總結消防救援隊伍滅火救援安全處置保障方案,明確救援體系,掌握滅火救援存在的危險因素,制定針對性防范措施,提升滅火救援工作水平,保證完成救援工作的同時,不使救援人員出現損傷,在保證救援人員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將火災事故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1 火災傷亡事故現狀
據統計,我國在最近十年中火災事故發生死亡或受傷事件近百件,救援人員在火災救援期間死傷654人。為了減少火災事故發生概率,需要加強預防管控力度明確引發火災事故的原因,從而減少因爆炸、建筑坍塌發生次數,并將救援工作造成的人員傷亡數量降到最低。
按照以往火災事故發生原因以及影響因素,進行滅火撲救工作必須制定科學的滅火救援預案,明確火災撲救的途徑以及方式,消防組織人員必須要經過專業的訓練,并學習相關案例,參與實踐活動,掌握足夠的經驗,這是保證組織救援工作開展的前提條件,同時還應該確保組織人員具備評估、識別現場危險程度的能力,可以從火災現場掌握的信息,分析事故風險等級,并合理選擇防范方案開展救援工作。為此,組織人員必須具備超強的決斷能力,從而才可以在保證消防人員在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開展救援工作,將火災事故的影響降到最低。
2 影響滅火救援工作的因素
2.1客觀危險因素
災害事故對社會穩定造成極大的影響,考慮到災害事故對人身安全造成的威脅,需要加強管控力度,防止災害事故發生造成人員死亡、財產損失,同時還應該做好災害事故二次蔓延的預防工作,防止因火災事故的發生,形成新危害,威脅消防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在火災發生后,很可能會因為火勢蔓延,導致建筑局部坍塌,影響救援人員的救援工作,還可能會使救援人員在救援過程中發生不測。為此,必須考慮救援工作中不可預估的意外因素,防止不安因素對消防工作帶來不良影響,需要掌握影響救援工作的信息,制定危機防范預案,將不可控因素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減少救援人員傷亡數量。
2.2指揮員素質不高臨場組織指揮不足
滅火救援工作威脅性極大,所以需要確保現場由經驗豐富的人員進行指揮,包括現場調度、救援工作、觀察現場情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戰術指揮。滅火救援工作現場指揮異常關鍵,指揮工作必須根據客觀情況,在救援原則下考慮各方面因素后,指揮工作人員進行救援工作,掌握足量信息,通過預判確保救援工作順利進行。
但是目前個別組織人員因為缺乏專業訓練以及實際救援工作的經歷,難以掌控現場分析事態情況,無法制定合理的救援方案,導致救援工作指揮不當,救援人員難以根據火災現場情況開展救援工作,不僅無法達到良好的救援效果,還可能會使救援人員處于危險境地。
2.3滅火救援安全保障技術實踐不足
開展滅火救援工作時,必須要由有經驗的人員帶隊,但是目前救援安全保障技術水平低,導致救援人員難以在工作現場應用安全保障技術,保障自身安全。除此之外,通過大量數據分析發現,一部分消防救援人員并不具備消防防范意識,由于對安全技術理解片面,并不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所以在火災現場無法按照工作要求,使用防護用具。另外,消防人員在救援現場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無法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同時自身安全防范意識不足,所以在火災現場難以按照要求,及時佩戴防護工具,使用安全保障技術,這樣不僅難以撲滅火情,同時還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使救援人員身處危局,從而可能會出現大量的人員傷亡。
2.4防護裝備整體配置水平不高
救援人員在火災現場及時應用防護裝備,保證救援人員人身安全,但是如果火災防護裝備并不能滿足實際應用需求,將會在極大程度上威脅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下,火災事故發生日益頻繁,與此同時火災的種類以及規模也不斷發生變化,在火災事故頻繁發生的過程中,必須要根據火災發生的規模,合理調整救援方案,同時還應該升級防護裝備,火災事故火場縱深越來越遠,這樣會加大火災救援的難度。為了確保現有裝備符合火災規模,可以及時開展救援工作,必須確保裝備器材滿足實戰需求,根據火災事故的發展進行升級,避免因為不滿足實戰要求,使救援人員因為裝備問題受到損傷,無法完成救援任務。
首先,發現火災裝備器材結構并不合理,我國地區經濟發展差別較大,部分地區的消防救援人員并不具備與火災事故等級相匹配的防護工具,這樣將會嚴重影響到救援工作進度,因為消防裝備建設滯后,空氣呼吸器以及防護服等裝備不符合安全等級,難以保證消防救援人員在火場中的人身安全。
其次,我國的消防用具種類單一,無法根據火災類別選擇相應的防護裝備。裝備不合理很可能會導致火災事故救援難度進一步加大,并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
最后,分析火災救援工作防護裝備配置情況時,發現由于資金投入不足,使裝備并不能實時更新,因為裝備投入薄弱并且供應存在問題,因此無法滿足火災事故頻繁發生的工作需求。部分經濟不發達地區的消防救援裝備匹配不達標,與國家規定要求相差巨大,常會因為個人防護裝備不足,而導致救援工作難以在實際工作中達到預期效果。
3 提升滅火救援安全處置保障水平的措施
3.1積極探索路徑、破解難題,健全安全保障體系
開展消防救援工作,需要不斷總結以往工作經驗,同時還應該吸取災害事故處置方面的教訓,重視消防救援安全處置保障工作,制定周密嚴謹的工作方案,定期開展滅火救援工作演練,總結工作經驗,明確火災事故發生規律,明確各部門各工作人員自身的工作職責,提升管理力度,重視前期災害預防管控工作。滅火救援工作需要以預防為主,同時根據火災事故發生規律,明確各類災害事故引發的原因,制定火災預防處置預案,從而才可以在火災事故發生之后,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確保工作人員可以依靠預案有序開展救援工作,降低火災救援事故期間人員傷亡,同時還應該加強教育培訓力度,確保救援人員可以通過培訓,奠定良好的基礎知識,這是推進安全消防制度在救援工作中有效落實的有效方式,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提高消防救援工作效果。
3.2注重講究策略、注重方法,創新科學指揮思維
滅火救援工作需要重視指揮工作,通過科學指揮,合理調撥人手開展救援工作,達到在短時間內撲滅火情的目標,讓火災事故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重視火情偵查、考慮安全因素,在救援期間還要合理調撥人手,以2~3人為一組進行火情監察工作,同時應該反復偵查現場,實時更新現場信息,指揮人員在掌握火災現場信息后,應該根據火災事故演變情況,合理制定處置預案,并通過動態管理的方式,開展實施救援工作,實時傳遞信息。
指揮人員設計救援方案時,必須要明確救援途徑以及撤退戰略,同時還應該確保指揮人員具備緊急避險的意識,可以結合火災發生地點、災害事故特點,依托有利地形,合理開展救援工作,為救援人員提供撤退路線,從而可以確保消防救援人員在完成滅火救援工作后,及時撤離現場,并將危險程度降到最低。在救援指揮期間,需要與衛生專家、建筑專家協同作戰,并整合相關意見,制定救援工作措施,掌握技術檢測要點,對火災事故進行安全等級評估,確保救援工作的合理性、安全性。由于火災現場態勢瞬息萬變,為此需要根據現場突發情況實時開展戰略撤退、進攻等工作。
3.3強化專業知識、加強實戰,提高綜合素質能力
為了提升救援工作的安全性、合理性,必須構建專業的救援作戰指揮體系,同時還應該加強前期工作人員崗前教育力度,通過崗前教育、后期培訓等方式,提升消防救援人員對火災救援工作熟悉程度,并形成相應的消防技術應用能力。在教育期間,需要以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模式開展訓練,從而使消防救援人員在具有扎實理論的基礎上,還具有實踐操作的能力。另外,應該模擬災害現場,進行實景訓練,強化消防救援人員對濃煙、高溫等環境的熟悉程度,提升消防救援人員心理承受能力。通過實景模擬訓練,提升消防救援人員綜合水平,通過戰略分析、總結火災特點,確保救援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按照指揮人員要求,執行相關操作。
4 結語
在火災風險預防期間,需要針對不同災害事故,明確不同事故火災引發的原因以及火災危險程度,并進行風險預估,同時還需要根據火災發生特點、規律以及偵查小組反饋的信息,結合以往工作案例,制定合理的救援方式,捕捉火勢發展趨勢,取得先機,確保救援工作順利進行,撲滅火情。
參考文獻:
[1] 楊艷朋.永州消防打造數字化服務模式 全力加強防疫期間火災防控工作[J].消防界(電子版),2020,6(08):9.
[2] 楊宣.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 創造良好消防安全環境[J].消防界?(電子版),2020,6(08):57+59.
[3] 李靖.城市火災風險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今日消防,2020,5(03):101-102.
[4] 張波.建立高效支隊級滅火救援指揮體系的方法分析[J].今日消防,2020,5(03):41-42.
[5] 張弨.關于加強市級消防指揮中心滅火救援指揮能力建設的幾點思考[J].今日消防,2020,5(0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