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旭
摘 要:智能建筑是新興概念,其以智能化技術為支撐,將建筑工程與智能技術充分結合,可以滿足當代使用者的實際需求。本文闡述智能建筑電氣節能設計的基本原則,建筑電氣節能設計的優化措施,包括配電系統優化設計、變壓器選擇、照明系統設計、電梯優化設計。
關鍵詞:智能建筑; 電氣節能; 優化設計
電氣是智能建筑的關鍵組成部分,其在運行中會消耗大量能源,建筑工程與能源消耗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如何在發揮建筑智能化功能的基礎上,降低電氣運行能耗,是當前建筑企業需要思考的關鍵問題。
1 智能建筑電氣節能設計的基本原則
經濟性原則。智能建筑與以往的普通建筑存在差異,其具有較高的智能化水平,可以結合用戶需求優化功能,帶給用戶更加良好的居住體驗。電氣設備是實現智能化功能的基礎,隨著建筑內部電氣數量的增加,其運行能耗也不斷提升,在開展節能設計中,需要秉承經濟性原則,綜合考慮電氣設備的前期投入、后期維護費用,在發揮電氣作用的前提下,盡量降低運行費用,起到節能環保的作用。
節約性原則。在我國政府提出構建節約型社會理念后,節能環保深入人心,智能建筑在運行中需要以能源作為支撐,尤其是電氣設備,能源更是其發揮功能的動力。在節能設計中,設計人員要對電氣能耗進行合理控制,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進而起到降低能耗的目的。例如在照明設計中,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燈具選擇要考慮其節能性、應用清潔能源。
細節性原則。當前我國對智能建筑的能耗沒有明確標準和規定,電氣在運行中存在過度耗能的情況,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為設計細節處理不完善。因此,在開展節能設計中,要關注電氣系統的整體節能情況,遵循細節性原則,對細節進行科學處理。例如在照明設計中,可對照明燈具的顯色指數、色溫以及光度進行調整,在確保其照明效果的同時,降低照明能耗。
應用性原則。智能建筑的本質是為使用者提供優質服務,為其創設智能化的生活空間,為其生活工作提供便捷,因此,節能設計不能要過于強調能源節約,還要秉承應用性原則,充分發揮電氣設備的作用,在滿足居民正常生活的基礎上,降低設備能耗,不能為了追求低能耗而犧牲建筑功能。
2 智能建筑的電氣節能設計優化措施
(1)配電系統優化設計。智能建筑內部電氣設備的數量和類型較多,以其為硬件支撐保證建筑的正常運行,為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應用體驗,在設計配電系統中,需要綜合思考智能建筑的總荷載和用電等級,保證配電系統設計的合理性,節約業主一次性投資,促使智能建筑節能運行。(1)確定配電箱的位置,根據住宅單體、供電容量以及用電等級,保證配電箱供配電穩定,配電箱要位于用電負荷附近,可以縮短供電距離,避免在輸送電源中出現損耗,減少電纜材料的應用,起到一定的節能效果。(2)確定豎井位置,盡量縮短電線路長度,可避免電源遠距離供應而產生的能耗,豎井位置要位于用電負荷中心。(3)對電氣供電管線的分布進行合理規劃,管線長度和質量要符合設計要求,避免由于管線問題而導致過度能耗。
(2)變壓器選擇。變壓器是智能建筑中的常見設備,其質量與電氣能耗密切相關,在選擇變壓器設備中,要注意控制鐵損問題,鐵損主要是指變壓器運行中,鐵心會出現磁滯以及渦流現象,進而誘發過度能耗,因此,在選擇變壓器中,需要兼顧以下幾點:(1)選擇新型材料的變壓器,例如非晶體磁性材料變壓器,其能夠避免發生鐵損情況,降低變壓器運行能耗。(2)如果變壓器發生故障,其能耗也會相應增加,為電氣安全運行埋下隱患,變壓器質量要符合設計標準,在安裝之前開展質量測試。
(3)在設計配電系統中,還要為變壓器擴容預留空間,確保其負荷處于合理范圍。
(3)照明系統設計。照明在智能建筑能耗占據比例較大,尤其是公共區域,由于居民應用頻率較高,照明能耗不斷增加,想要降低建筑能耗,發揮其節能效果,需要對照明系統開展綜合設計。
(1)對于建筑室外公共區域,要充分利用自然光源,例如對門窗尺寸科學設計、應用透光度良好的玻璃材料、規劃建筑主體的朝向等方式,延長建筑光照時間,保證公共區域在白天光照充足,不需要任何照明設備即可滿足居民的實際需求。(2)現代居民不僅對智能建筑的功能提出多元化需求,同時還要求其外觀富有藝術性和個性,夜景照明是現代建筑的重要標志,在開展夜景照明設計中,不僅要重視突出其藝術效果、文化底蘊以及地方風俗,還要降低夜景照明能耗,避免發生光污染問題,在兼顧人文生態和節能降耗的基礎上,發揮夜景照明的藝術價值。(3)在建筑室內照明設計中,要充分發揮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特點,應用智能燈具和自動控制系統,燈具選擇要考慮其照明效果和節能性。
(4)電梯優化設計。電梯是現代建筑的關鍵電氣設備,其起到運輸人員的作用,尤其在高層建筑中,電梯的作用性和重要性日益顯現。但是電梯運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想要降低其能耗,需要對電梯開展優化設計。(1)在選擇電梯設備中,要綜合考慮其應用價值、型號以及節能情況,根據建筑內部人員數量合理選擇電梯型號。(2)在機房設計中,可考慮引入小型機房,其既具有一定的節能效果,還能夠為后期電梯維護提供便捷。(3)積極引入新型的電梯節能技術,例如應用頻繁的無齒輪曳引機,其具有顯著的節能效果,可以降低電梯制動頻率。同時,水泵調速和風機調速也是新型的電梯節能技術,設計人員要根據智能建筑的實際需求,合理應用各種節能技術。
(5)通風系統優化設計。通風是智能建筑最為基本的功能,尤其隨著現代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通風需求也持續增加,通風設備作為建筑常用的電氣設備,要通過合理的設計降低其能耗。(1)充分利用自然通風,通過對門窗位置的科學設計,利用自然風加速室內空氣置換速率,綜合考慮當地自然風向,擺脫用戶對通風設備的依賴。(2)可采用智能集中通風裝置,例如安裝中央通風系統,可滿足所有用戶對通風的需求,降低通風電氣能耗。(3)秉承節能性、經濟性以及應用性原則,在選擇通風設計中,考慮風機能耗和設備能耗,盡量采用低能耗通風設備。
(6)應用清潔能源。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是智能建筑的未來趨勢,隨著太陽能、風能以及地熱能等能源技術的不斷成熟,其能夠滿足建筑內部電氣運行的能源需要,符合低碳經濟和節能理念。(1)太陽能技術,其是目前開發最為成熟的清潔能源技術,尤其在建筑工程領域,更是發揮了關鍵作用,例如利用太陽能儲存板,可以將太陽能轉變為電能,滿足電氣運行的能源需要。(2)地熱能技術,在智能建筑取暖中,電氣取暖是主要形式,但是也會增加建筑能耗,而應用地熱能技術,可以充分滿足用戶取暖需求,并且具有自動調節室內溫度的功能。(3)風能技術,風能提供的能源較少,可應用于照明設備中,風能燈具已經成為一種新潮流,其以風能作為能源來源,可降低建筑照明能耗。
3 結語
在智能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智能建筑成為行業新寵,受到人們的歡迎與認可,想要發揮智能建筑的功能優勢,則需要電氣作為硬件支撐,設計人員在電氣設計中,要合理應用節能技術,降低電氣運行能耗,起到節約能源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韋輝煌.智能建筑電氣設計中節能理念的融入與實現[J].中國住宅設施,2020(09):56-57.
[2]張磊.智能建筑電氣設計中節能理念的融入與實現[J].節能,2019,38(01):12-13.
[3]霍利永.淺論建筑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J].中國住宅設施,2018(04):151-152.
[4]袁海鋒.淺論建筑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J].信息化建設,2015(05):33-34.
[5]陸茵.現代智能建筑電氣設計及節能措施分析[J].智能城市,2018,4(15):31-32.
[6]康積靈.智能化建筑電氣節能優化設計[J].工程技術研究,2017(07):206-207.
(平高集團儲能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平頂山46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