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芬
(昆明市中醫醫院,云南昆明 650051)
青光眼是眼科常見疾病,常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由青光眼所致的失明根本原因在于視神經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損傷,眼壓不連續或持續升高為主要特征,常表現為目赤、瞳孔散大和頭暈,因此要想將患者視力疾病進行控制和改善,關鍵就在于將青光眼視神經損傷進行相應的控制[1]。目前,臨床上常選用甲鈷胺治療青光眼視神經損傷,其是一種內源性輔酶B,對神經細胞具有保護作用,但單獨用甲鈷胺治療效果不佳。中醫認為青光眼視神經損害屬于五風功能障礙,治療時以疏肝理氣和補肝益腎的原則,常采用明目湯改善患者病情,恢復視力[2]。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于對青光眼視神經損傷患者所采用的明目湯聯合甲鈷胺圖形視覺誘發電位(P-VEP)及視野的影響進行深入的探討,結果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昆明市中醫醫院收治的青光眼視神經損傷患者共60例患者,診斷標準:(1)西醫符合《眼科學》[3]中診斷標準,中醫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診斷標準:眼壓≥3.19 kPa(24 mm Hg);視野檢查發現青光眼性缺損;視神經乳頭出現青光眼性改變。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2)為早期和中期損害,經青光眼手術治療后,所有患者眼壓控制在正常范圍(<15 mm Hg)。排除標準:(1)高度近視者;(2)重度青光眼視神經損害者;(3)肝腎功能障礙者;(4)有精神疾病者等。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女性14例,男性16例;年齡44~79歲,平均年齡(52.80±5.86)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28±0.91)年。對照組女性9例,男性21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2.25±5.81)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21±0.93)年。2組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通過昆明市中醫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2組患者在青光眼手術后,均給予腦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吉林省恒和維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944,規格:5 mL)60 mg混合250 mL生理鹽水進行靜脈滴注,1 次 /d。
對照組給予甲鈷胺注射液(湖南五洲通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7884,規格:0.5 mg)治療,注射劑量0.5 mg/次,肌內注射,3次/d。治療4周。
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明目湯治療,成份為:刺蒺藜 10 g、丹參 10 g、柴胡 10 g、紅花 10 g、銀杏 10 g、葛根 10 g、當歸 10 g、牡丹皮 10 g、燈盞細辛 10 g、川芎 10 g、黃芪10 g、梔子9 g、防風3 g。1劑/d,分早晚2次服用,治療4周。
(1)比較2組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視力恢復至發病前或視力恢復至1.0,視野恢復正常為治愈;視野擴大10度以上,視力提高4行以上為顯效;視野擴大5~10度,視力提高1~3行為有效;視野及視力未改善或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5]。(2)比較2組治療前后P-VEP變化情況。采用視覺誘發電位P-VEP系統(美國Bio-logic公司生產),檢測P-VEP振幅、潛伏期。(3)比較2組治療前后視野變化情況。采用視野分析儀(德國蔡司公司生產)測定光敏度和視敏度。(4)比較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惡心、頭暈、嘔吐等。
應用SPSS 20.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以(±s)及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分別采用t及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總有效率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73.33%,P < 0.05),見表 1。

表1 比較2組臨床療效[例(%)]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2組P-VEP振幅均升高,且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2組P-VEP潛伏期均縮短,且治療組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比較2組治療前后P-VEP變化情況(±s)

表2 比較2組治療前后P-VEP變化情況(±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對照組 30 治療前 4.12±0.94 131.21±3.21治療后 5.56±1.02* 119.19±2.50*治療組 30 治療前 4.13±0.96 131.25±3.28治療后 7.56±1.21*# 101.22±2.56*#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2組光敏度、視敏度均升高,且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比較2組治療前后視野變化情況(±s)

表3 比較2組治療前后視野變化情況(±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光敏度(度) 視敏度(db)對照組 30 治療前 19.12±3.92 7.22±2.52治療后 23.51±3.13* 10.93±3.18治療組 30 治療前 19.13±3.96 4.35±2.18治療后 27.56±3.21*# 10.96±3.27
對照組患者中,出現惡心、嘔吐的患者各1例,治療組患者中,出現惡心和頭暈的患者各1例,不良反應率均為6.66%,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4 比較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例(%)]
青光眼的發病率、致盲率以及復發率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視神經損害是其致盲的主要原因,臨床目前常使用甲鈷胺控制或降低眼壓,但長期使用會發生不良反應,患者多不能耐受。青光眼屬中醫學“青風內障”的范疇,中醫治療青光眼視神經損傷以化痰熄風,滋補肝腎為主要治則,多以中成藥為主。
中醫相關理論認為,青光眼主要屬于的是五風功能出現了一定的障礙,七種情緒和人體五風中存在的內傷是導致青光眼的原因,并且這三方面之間相互作用,能夠使人體的肝氣出現郁滯從而導致青光眼,大部分的患者多少都有血流不通暢、肝氣郁結的情況。而明目湯具有疏風散熱之功效,能夠有效疏肝解郁,養肝采用的是當歸等能夠活血,梔子能夠有效的清肝利膽,刺蒺藜能夠明目祛風。這個藥方主要的作用在于通竅明目、清熱疏肝,能起到舒肝清熱和改善視力的作用[6]。現代藥理學研究[7]證實,丹參可清除自由基、拮抗鈣離子、降低一氧化氮毒性,在形態學上不但能使細胞結構受到的損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減輕,從療效上能夠極大的有利于恢復視網膜電圖b波,使視網膜含有自由基的數量降低,能夠極大的保護視網膜缺血損傷。而甲鈷胺作為西藥能夠有效的恢復神經細胞功能,促進神經元軸突和髓鞘的再生,因此明目湯聯合甲鈷胺可以對視神經損傷起協同治療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P-VEP振幅均升高,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P-VEP潛伏期均縮短,治療組顯著短于對照組。提示明目湯聯合甲鈷胺能有效提高圖形視覺誘發電位振幅,療效顯著。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中藥當歸中含有的當歸素具有擴張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和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改善微循環,對眼組織局部產生活血化瘀的作用;燈盞細辛具有擴張細微血管,降低血管外周阻力,改善微循環,抗血小板聚集等藥理作用,藏紅花提取液可通過降低青光眼視網膜神經內的自由基,改善紅細胞和視網膜細胞的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2組光敏度、視敏度均升高,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2組不良反應率經比較無顯著差異,提示明目湯聯合甲鈷胺能有效提高患者視野,且無明顯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明目湯聯合甲鈷胺能有效減輕青光眼視神經損傷患者視神經損傷,有效提高光敏度和圖形視覺誘發電位振幅,加快病情恢復,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推廣應 用。